布衣菜鸟 作品

第八十三章媒体采访间,雄威震群魔

    演播厅的防弹玻璃映出两人交叠的身影。

    邬凌用战术手套抹开玻璃上的冰霜,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深蓝台标在冻雨中扭曲成跳动的鬼影。

    他解开军装最上方那颗镀铬纽扣,露出巴尔干半岛留下的伤疤——那是三小时前刚植入的全息投影。

    “他们切断了地下车库通道。”盛瑶的耳坠式扫描仪闪过红点,二十七个热能信号正沿着通风管道爬行。

    她将电磁***塞进邬凌的战术腰带,手指触到他后腰处微微隆起的金属匣,那是量子计算机的紧急制动开关。

    演播厅大门被电磁脉冲轰开的刹那,克拉克的鳄鱼皮鞋正踩在提问席的电源线上。

    这位秃顶的军事评论家盯着邬凌胸前的勋章冷笑,那是他三天前在暗网悬赏百万要抹除的编号牌。

    魏记者藏在摄像机后的左手始终按在卫星电话的紧急呼叫键上,屏幕显示着六个正在倒计时的境外ip地址。

    “请问您如何解释上个月坠毁的侦察机残骸出现在邻国领空?”魏记者率先抛出问题,背后的环形屏幕突然播放经过篡改的雷达轨迹图。

    克拉克适时补充道:“听说贵国正在研发能篡改卫星数据的量子武器?”

    邬凌解开战术手套的动作停顿了0.3秒。

    盛瑶注意到他喉结处的微型传感器开始闪烁,这是量子计算机正在反编译对方数据流的信号。

    当克拉克试图展示所谓“重要文件”时,演播厅顶部的防火喷淋装置突然启动,水雾在空气中凝结成三维坐标图。

    “2023年北约联合军演的雷达覆盖盲区。”邬凌的声线像手术刀切开冷冻黄油,水雾坐标随着他的话语重组为全新的轨迹模型,“如果各位的数学能力达到初中水平,应该能算出侦察机坠毁时的抛物线函数。”

    观众席响起计算器按键的骚动。

    魏记者额头渗出冷汗,他藏在鞋跟的信号***此刻烫得吓人。

    当克拉克试图用激光笔指出所谓“证据”时,邬凌的勋章突然折射出刺目强光——那束光精准打在克拉克西装内袋,暴露了正在向境外传输数据的微型终端。

    “关于量子武器的问题,”邬凌解开军装袖口的动作带着某种韵律,露出战术手表上跳动的破解代码,“建议克拉克先生先解释自己公文包里那台量子密钥分发器的用途。”

    暴怒的摔门声与掌声同时炸响。

    当克拉克的鳄鱼皮鞋卡在变形的安全门缝时,魏记者发现自己的卫星电话屏幕跳出了熟悉的ip地址——正是他卖给境外势力的六个服务器编号,此刻正在量子计算机的吞噬下逐个熄灭。

    盛瑶数到第十七声掌声时,邬凌正在调整被激光灼出焦痕的领章。

    他后腰的金属匣传来轻微震动,量子计算机已经吞噬掉最后三个攻击源。

    防弹玻璃外的冻雨不知何时停了,冰晶在探照灯下蒸腾成稀薄的白雾,像极了三年前巴尔干半岛那个改变他们命运的雪夜。

    演播厅的防弹玻璃将最后一丝电磁脉冲的余波隔绝在外。

    邬凌解开战术手套的动作停在半空,战术手表投射出的破解代码突然在空气中凝结成实体——那是克拉克公文包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器正在传输的三十七个数据节点。

    “请各位注意投影坐标。”邬凌的食指在战术手表的触控屏上划出锐利弧线,水雾凝结的三维模型突然分裂成六个旋转的卫星轨道,“侦察机残骸的坠落点正好处于北美防空司令部的雷达修正盲区,这个数据……”他故意停顿半秒,战术手套的指尖擦过克拉克西装翻领上未干的防火泡沫,“在贵国去年出版的《现代空域监控技术》第204页有详细记载。”

    观众席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盛瑶的耳坠式扫描仪捕捉到七台开启录像功能的手机,她借着整理采访提纲的动作,将电磁***的功率悄然调高两档。

    当某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试图上传视频时,手机屏幕突然跳出量子计算机的红色警示框。

    “所以您的意思是……”魏记者擦着额头的冷汗,卫星电话的紧急呼叫键已经在他西装裤袋里熔化成塑料疙瘩,“这起事件存在第三方操控的可能性?”

    邬凌解开军装袖口的动作带着金属卡扣特有的清脆声响。

    盛瑶注意到他后腰处的量子计算机散热孔喷出微量水蒸气——这是数据吞噬完成的信号。

    防弹玻璃外的探照灯突然转向,将克拉克卡在安全门缝的鳄鱼皮鞋照得纤毫毕现。

    “诸位不妨思考这个问题。”战术手表投射出北约去年公布的演习区域图,与三维坐标完美重叠,“为什么三架民航客机的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 - B)信号会同时出现在军演空域?”他的拇指划过勋章表面的激光灼痕,全息投影立刻切换成民航雷达的原始数据流,“顺便提醒克拉克先生,您西装内袋的微型终端……正在向慕尼黑服务器发送加密数据包。”

    观众席爆发出的惊呼声中,盛瑶的指尖轻轻擦过战术腰带边缘。

    她的电磁***已经锁定二十七个正在运行的窃听装置,耳垂上的扫描仪蓝光闪烁三次——这是安全撤离的暗号。

    当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举起贴着防窥膜的平板电脑时,邬凌突然转身看向环形屏幕。

    军装领章折射的光斑精准打在平板内置摄像头上,量子计算机瞬间烧毁了存储芯片的电路板。

    “关于本国军事理念……”邬凌解开军装第二颗纽扣的动作让盛瑶心跳漏了一拍,那道伪造的巴尔干伤疤在镜头前泛着逼真的血光,“我们始终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他的战术手套拂过提问席,留下六组正在自毁的量子密钥代码,“透明化的防御体系、规范化的技术应用,以及……”防弹玻璃突然映出克拉克被安保人员架走的画面,“绝不姑息任何形式的军事污名化行为。”

    盛瑶的采访本掉在地上。

    当她弯腰去捡时,后颈突然感受到熟悉的温度——邬凌的战术靴正踩住本子里滑落的微型窃听器。

    纳米级电流从鞋跟窜出,将那个纽扣大小的装置熔成焦黑的金属片。

    “接下来是自由提问时间。”邬凌的声音突然放柔半度,这是只有盛瑶能察觉的变化。

    他的余光扫过女孩发丝间晃动的耳坠扫描仪,确认所有攻击源都已被量子计算机吞噬。

    路透社记者举起的右手在颤抖:“请问您如何看待国际社会对贵国人工智能武器的担忧?”

    战术手表弹出六层加密的军事研发目录,邬凌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是他们上周刚在保密会议上讨论过的内容。

    盛瑶突然咳嗽两声,耳坠蓝光连续闪烁五次,量子计算机立即启动反编译程序。

    “人工智能就像各位手中的录音笔。”邬凌的食指敲了敲提问席的金属台面,二十七个录音设备同时弹出存储卡,“关键要看握笔之人的道德准绳。”军装袖口滑落的激光指示器突然在魏记者鞋跟上烧出焦痕,“比如某些人鞋跟里藏着的信号***——这种技术如果用在正途,本可以预防三起空难事故。”

    掌声第三次响起时,盛瑶终于数清观众席上的媒体标识。

    她藏在采访本里的拇指轻轻摩挲电磁***,突然触到邬凌战术腰带残留的体温。

    三年前巴尔干半岛的雪夜记忆涌上心头——当时她也是这样,在量子计算机过载冒烟时死死按住他的应急开关。

    “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军事观察》周刊。”邬凌解开军装衣领的动作让盛瑶喉头发紧,那道伪造伤疤下的皮肤正在渗出纳米机器人伪装的“鲜血”,“关于第六代战机的研发进度……”

    盛瑶的耳坠突然高频震动。

    当美联社记者试图插话时,她抢先举起贴着防弹涂层的采访本:“我国始终坚持技术共享原则,就像我们愿意公开量子加密通信的核心算法……”她的指甲划过本子边缘,微型投影仪在空中拼出北约去年泄露的重要文件编号,“当然,是在某些军事集团停止卫星监控的前提下。”

    离场通道的安全门自动开启时,邬凌战术腰带的金属匣传来三次规律震动。

    这是量子计算机确认所有攻击数据都已备份完成的信号。

    他故意落后半步,让盛瑶的发梢扫过自己勋章表面——那里还残留着克拉克微型终端传输时的射频波动。

    停车场穹顶的探照灯将两人影子拉得很长。

    盛瑶的耳坠扫描仪突然发出蜂鸣,但这次邬凌抢先按住了她的手腕。

    他的战术手套夹着一封泛着冷光的信件,邮戳上的加密纹路正在量子计算机的照射下逐渐消退。

    “十分钟前安保组在转播车底盘发现的。”邬凌的声音带着巴尔干半岛风雪般的冷冽,手套上的温度却透过盛瑶的皮肤渗入血管,“用的是三年前那批纳米级显影剂。”

    盛瑶的呼吸凝滞在看见邮戳的瞬间。

    那个由北斗卫星坐标组成的暗记,正是她父亲在海外失踪前使用的最后一套密码。

    当她的指尖触到信封边缘时,量子计算机突然发出过载警报——某种未知的加密程序正在吞噬金属匣的存储空间。

    邬凌军装口袋里的战术手机突然震动。

    特别加密频道的消息提示灯疯狂闪烁,屏幕上的六个境外ip地址正在重新激活。

    但这次,量子计算机的破解进度条卡在了99.3%的位置,就像三年前那个改变所有人命运的雪夜。

    防弹玻璃穹顶外,今年的第一场雪悄然飘落。

    某个加密频段的电磁波穿透云层,将邬凌战术手表上的破解代码折射成诡异的光斑。

    盛瑶的耳坠式扫描仪突然自动对准西北方向,那里有颗同步卫星正在调整轨道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