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菜鸟 作品

第一四六章揭最终真相

    防水靴底撞在潜艇耐压壳上发出金属闷响,邬凌借着荧光棒最后的微光扫过舱壁。

    那些深绿色涂料剥落处露出密密麻麻的铆钉孔——这根本不是常规潜艇报废流程会留下的痕迹。

    “十点方向有气密门。”他扯下战术手套,指腹抹过门框边缘的油渍。

    三小时前在通风管道里记住的润滑油型号数据突然在视网膜上跳动,这扇门在七十二小时内被开启了十九次。

    当第七枚弹壳从自动步枪里弹出时,盛瑶带着哭腔的喊叫突然刺破耳麦:“他们改了自毁倒计时算法!”邬凌侧身闪过飞溅的混凝土碎块,战术平板上原本180秒的倒计时正在以斐波那契数列缩减。

    “解算剩余氧气量!”他把最后两枚emp手雷抛给身后满脸血污的观察员,自己用牙齿撕开止血绷带缠住左臂。

    断裂的肋骨随着剧烈呼吸发出细碎摩擦声,但此刻更需要疼痛来保持清醒。

    敌人首领从防爆玻璃后的控制台站起身时,邬凌正用军刺挑开通风栅格。

    那些提前安装的激光绊雷在红外夜视仪里织成蛛网——和五年前黑海演习时某国特种部队的布防模式完全一致。

    “知道为什么留逃生通道吗?”首领的中文带着伏尔加河口的卷舌音,手指敲击着屏幕上跳动的辐射值,“你们拆掉的不过是第三燃料舱。”他身后的全息投影突然展开,显示着整个海岸线的地质断层正在泛红。

    邬凌的瞳孔突然收缩。

    三小时前经过的二级泵房位置,此刻在地图上标注着六个正在融化的铅封容器。

    他想起潜艇残骸上那些反常的铆钉孔——那分明是安装中子屏蔽层的定位孔。

    “动手!”观察员突然撞开左侧的武器架,二十七个合金零件在坠落过程中反射着不同颜色的警示灯。

    邬凌的视网膜自动补全了这些碎片的运动轨迹——和三天前在军事学院拆解过的北约新型脉冲炮完全吻合。

    十二名重甲士兵破墙而入的瞬间,邬凌的战术平板自动锁定了他们肩甲上的菱形标志。

    那是某跨国军火公司去年被联合国勒令销毁的生化动力外骨骼,此刻却喷着墨绿色伪装涂层。

    “退到B型走廊!”他拽着中弹的通讯兵翻滚过配电箱,子弹在防弹衣上擦出的火星照亮了墙角的俄文警示牌。

    那些褪色的“辐射危险”标志下方,崭新的液压装置正在将某种黑色液体注入通风管道。

    盛瑶的实时定位突然在战术地图上剧烈闪烁。

    邬凌分神查看的刹那,某个重甲士兵的机械臂已经勒住他的喉咙。

    战术腰带卡扣在窒息感中发出断裂声,那枚刻着盛瑶生日编号的金属扣划着弧线坠向控制台。

    当金属扣接触某个红色按钮的瞬间,邬凌突然看清了首领瞳孔里闪过的惊恐。

    这个微表情让他想起两个月前在五角大楼听过的某场讲座——关于海床地震波对潜艇通讯系统的干扰理论。

    缺氧造成的耳鸣声中,那些被自己用来忽悠外国专家的虚假数据突然在记忆里重组。

    当机械臂即将捏碎喉结的刹那,邬凌的右手突然摸到了战术背心里那支伪装成钢笔的激光测绘仪——某个荒诞的战术构想突然在神经末梢炸开。

    激光测绘仪的金属外壳在掌心发烫。

    邬凌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自己曾用这支伪装仪器偷测过某国代表的虹膜数据——当时他信口胡诌这是新型生物识别***。

    重甲士兵的机械臂突然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邬凌将测绘仪对准天花板锈迹斑斑的通风口,那里残留着两小时前爆破时震落的铅粉。

    暗红色激光束穿透粉尘的瞬间,整个舱室的辐射警报器突然发出尖锐蜂鸣。

    “中子散射!”敌人首领的俄语惊叫被淹没在设备重启的电流声里。

    邬凌趁机用膝盖猛击机械臂关节处的液压管,墨绿色伪装涂层下迸出的不是鲜血,而是淡蓝色的冷却液——这些外骨骼果然装载着违禁的生化动力核心。

    战术平板在电磁脉冲(emp)手雷余波中闪烁两下,突然跳出熟悉的坐标网格。

    这是上周他为应付北约观察团随手编造的“量子雷达反射模型”,此刻却与天花板的铅粉分布完美重合。

    邬凌翻身滚到控制台下方,沾满血污的手指在触摸屏上划出七道交错的折线。

    全息投影中的海岸线断层突然扭曲成漩涡状。

    那些被首领引以为傲的地质数据开始以违反物理规律的方式坍缩——正是邬凌在黑市论坛发过的假论文里提到的“海床谐振效应”。

    “不可能!”首领疯狂敲击着键盘,防弹玻璃映出他扭曲的面容,“这套算法明明通过了六国智库验证!”

    “你忘了我才是最初的算法提供者。”邬凌扯下战术背心扔向通风口,二十七个合金零件在坠落过程中恰好遮挡了三个红外传感器。

    他两个月前故意泄露的武器设计图在此刻显露出真正用途——当电磁脉冲(emp)手雷的余波与生化动力核心共振时,所有外骨骼士兵突然像提线木偶般僵直在原地。

    盛瑶的定位信号突然从战术平板边缘跳进辐射区。

    邬凌抓起控制台上的加密通讯器,用军刺划开外壳,露出里面熟悉的国产芯片组——这根本不是敌方的设备,而是海军情报处上周刚配发的第三代加密模块。

    “倒计时是假的!”他对着耳麦大吼,同时用带血的拇指按住生物识别区。

    全息投影上的辐射值瞬间归零,六个铅封容器的位置坐标突然变成首都防空司令部的ip地址。

    敌人真正的攻击目标根本不是海岸线,而是隐藏在军事演习中的数据洪流攻击。

    首领的咆哮声被自动步枪扫射打断。

    邬凌贴着墙根突进到控制台后方,发现对方藏在西装内袋的电子烟正在散发淡紫色烟雾——这是某网络安全公司特制的信号增强剂。

    所有线索在此刻串联成清晰的脉络:所谓的地质灾难威胁,不过是掩盖网络入侵的***。

    当军刺穿透首领右肩时,邬凌的太阳穴突然感受到熟悉的刺痛。

    这是他在军事学院落下的老毛病,每当识破关键谎言就会发作。

    首领西装翻领内侧的微型投影器还在循环播放某段加密视频,画面里闪过国防大学服务器机房的建筑图纸。

    “瑶瑶!截取第七代防火墙的量子密钥!”邬凌用牙齿撕开首领的衬衫纽扣,藏在怀表里的生物芯片立刻开始自毁程序。

    但盛瑶早在五分钟前就黑入了潜艇的通讯系统,此刻正将篡改后的数据包反向注入敌方服务器。

    首都防空警报响起的瞬间,邬凌按下了战术腰带里的紧急联络器。

    十二个军事基地的防火墙同时启动他预留的“幽灵协议”,那些伪装成演习数据的病毒程序被反向包裹在多层加密壳中。

    当敌人以为成功突破第三层防护时,真实的军事坐标早已替换成北极圈内的废弃雷达站。

    庆功宴的镁光灯下,盛瑶胸前的勋章反射着礼堂水晶吊灯的光晕。

    她踮脚为邬凌整理衣领时,指尖突然触到个冰冷的金属片——是那枚刻着自己生日编号的战术腰带卡扣,此刻正静静躺在邬凌的西装口袋里。

    “他们准备给你颁发共和国勋章。”盛瑶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摄像机镜头正在不远处调整焦距。

    邬凌却盯着宴会厅墙角的信号***,那里有缕不正常的电流声正以特定频率波动。

    授勋仪式进行到奏国歌环节时,邬凌的视网膜突然捕捉到某个侍应生腕表的反光角度。

    那是种特殊的镀膜工艺,三周前他刚在某国情报官的随身物品上见过。

    当对方转身的瞬间,西装后摆隐约露出条两厘米的金属线——正是海军情报处正在测试的微型磁场探测器。

    宴会厅的香槟塔突然发出细微震颤。

    邬凌借口整理勋章快步走向安全通道,战术皮鞋踩过大理石地面时,某种熟悉的震动频率顺着骨骼传至耳膜。

    这与他七小时前在潜艇耐压壳上感受到的次声波残留完全一致。

    通道防火门的电子锁闪烁着绿色幽光,邬凌把手掌贴在识别区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生物信息验证延迟了0.3秒。

    这个异常值让他后背瞬间渗出冷汗——上次出现这种情况,是五年前黑海那艘载着“文物”的科考船突然改变航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