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禹01 作品

第九十五章 带着百姓一起走

    “白远、公孙知”

    “末将在!”二人齐声。

    “你二人与本帅带十万人稳在后方,以防雁军赶上,为众军断后!”

    “末将领命!”二人先是齐声领命,不过白远又劝阻张邺道:“还请元帅在前领着大家回国,断后之事尽可交给末将二人”。

    事情交代地差不多,吴一刀也赶了回来,报了雁军的情报。

    号称五十万的雁军,人数不在少,估计有个四十万。

    大军距离庞城还有个五十里地,如果急行军,也就一天一夜便可到达。

    但对方人数大,攻城辎重多,估计得两到三天便可抵达。

    张邺不做迟疑,立刻安排众人归国!

    庞城,人声鼎沸,二十五万原雁国降兵,在吴罗刚带领的十多万荆兵的安排下,作为搬运工。

    一车车粮草被运走,每个士兵身上也背袋粮食。

    城里的百姓也都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咱们雁国大军不日就要抵达了”

    “是啊!听说整五十万兵力杀过来”

    “这不是荆人就要走了”

    “都在搬粮食走人呢”

    百姓间交头接耳,有的盼望自己国家的军队到来,有的无动于衷事不关己,有的有点害怕自己国家的军队。

    这个世界的行兵,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那怕自己国家的兵,所到之处,必然雁过拔毛。

    兵匪一词,向来对内对外都是一样的。

    有的主将更是坏的流脓,会干出杀良冒功的行为。不管怎样,战争带来往往是对百姓的伤害。

    而张邺的荆军却有所不同,这个异国他乡的荆兵,来到雁国庞城,秋毫无犯。

    尤其对待城内百姓,犹如子弟同亲。

    那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真可是深入民心,甚至深入异国百姓民心。

    给百姓伸冤昭雪,惩治贪官污吏,铲除地方恶霸乡绅。这样的军队,谁能不亲近?

    只是他们突然要撤走了,不舍的百姓占据多数。

    夏丽婉暂住在守城府,最先得知这个消息,她不假思索地就收拾了行礼。

    她找到张邺,有点羞怯,说道:“张元帅,你们要撤退,妾身也要跟随回国”。

    张邺看着她,自然同意:“好,待会你紧跟着我身边”

    “嗯”

    说实在的,之前安排任务,张邺确实把她忘记了。

    论安全而言,自然让她跟着吴罗刚的第一批人走更安全。

    但是吴罗刚早已经率人提前出发了,现在再去安排夏丽婉已经来不及了。

    夏丽婉看着张邺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说道:“谢谢你!”

    随着第一批人马的离城,张邺和白远的后面十万军也开始了离城。

    大队的人马一批批地出城,白远负责调度指挥。

    张邺骑着高头大马,紧随大军出城。

    夏丽婉独坐一匹马,由于不会骑,便有一位士兵负责牵马。

    她紧随张邺身侧,感慨着自己命运的多舛,如果当初自己不逃婚,或许今日自己就是元帅夫人了,而不是个未亡人寡妇。

    还好张邺没有落井下石,没有记恨自己,危难之际还会带自己走。

    毕竟自己指认乡绅韩康成恶行,将来雁军杀回庞城,必然会为那些被杀的城守大人、乡绅们翻案。

    到时哪还有她的活路。

    刚到城门,居然聚集了好多百姓。

    只见这些百姓,拖家带口的,赶着驴车或者骡子。

    有的推着独轮木车,有的赶着羊,或者抱着鸡鸭鹅。

    张邺目瞪口呆:“这?乡亲们,你们这是何意?”

    便有老汉走出,拱手道:“元帅,我等愿跟随元帅入荆国”

    张邺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看向这些拖家带口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夏丽婉见状,走上前轻声说道:“张元帅,这些百姓也是无奈之举啊,他们害怕雁军回来后会报复他们,毕竟他们曾归顺过我们荆军。”

    张邺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我理解他们的担忧,只是带着这么多百姓一起走,路途会更加艰难,而且我们的行军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夏丽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对张邺说:“张元帅,您一向仁德,这些百姓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您身上,若您此时将他们留下,他们必死无疑啊。”

    张邺看着夏丽婉,又看了看周围这些满怀期待和恐惧的百姓,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罢了,既然你们如此信任我,那我便带你们一同走。

    无论男女老幼,愿意跟从者,立刻跟随我们前往鸭儿关暂避,不可自误。”

    百姓们听闻,纷纷跪地磕头,高呼:“多谢张元帅,多谢张元帅!”那声音震天动地,饱含着无尽的感激与希望。

    张邺赶忙扶起一位老汉,说道:“乡亲们快快请起,如今我们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出发。”

    随后,张邺安排士兵们有序地组织百姓出城。

    白远在一旁协助调度,他大声指挥着:“大家不要慌乱,按照顺序慢慢走!老人和孩子走在中间,年轻人走在外面保护!”

    公孙知也在一旁提醒着百姓:“各位乡亲,跟紧队伍,不要掉队,一旦走散,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可就危险了。”

    夏丽婉则在队伍中穿梭,安慰那些害怕的妇孺:“不要害怕,有张元帅在,我们一定会平安到达荆国的。”

    就这样,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了庞城。

    一路上,尘土飞扬,人群和军队绵延数里,简直如同一场大迁徙。

    百姓们赶着驴车、骡子,推着独轮木车,上面装满了他们的家当和仅有的粮食。

    孩子们的哭声、大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乱世逃亡的画卷。

    在行军的队伍中,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忧虑。

    旁边的士兵看到后,主动过来帮忙拿一些东西,年轻母亲感激地说道:“多谢这位兄弟,若不是跟着张元帅,我们娘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士兵笑着回应道:“大嫂别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张元帅仁义,我们自然也要爱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