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禹01 作品

第九十七章 雁国以法立国

    夏丽婉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将毒血从张邺的伤口中吸出。

    夏丽婉紧紧地咬着牙,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她始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场面都笼罩在紧张而肃穆的气氛中。终于,医官完成了治疗,夏丽婉也累得几乎要倒下。

    众人赶紧上前扶住她,感激地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等的救命恩人。”

    夏丽婉虚弱地一笑,回答道:“这是我欠他的,只要能救回张邺,我什么都愿意做。”

    张邺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下来。

    经过一番紧张的治疗,张邺的伤势终于得到了控制。

    随着张邺发出了一声呻吟,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而夏丽婉已经退出人群,她没有中毒,但嘴巴却中了毒素,一时肿胀成了两根黑紫色的香肠。

    甚至开始糜烂,发出恶臭。

    众人松了一口气。

    此时,鸭儿关内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了下来。白远、吴罗刚、袁捷、公孙知等人团结一心,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袁捷说:“如今鸭儿关内有二十三万荆军和二十五万降兵,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守住鸭儿关应该没有问题。”

    吴罗刚接着说:“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外面的五十万雁军随时可能发起更猛烈的攻击。我们要加强防御工事,储备足够的物资。”

    白远则说:“大家放心,我会和降兵们好好沟通的,让他们知道只有和我们齐心协力,才能活下去。”

    在众人的努力下,鸭儿关的防御日益坚固。

    而外面的雁军多次发动攻击,都被鸭儿关内的守军顽强地击退了。雁军损兵折将不少,士气也逐渐低落。

    鸭儿关位置果然特殊,处在连纵的山脉之中,彻底地将雁国隔绝在外。

    守在鸭儿关,雁国不损耗个三四倍的兵力,是绝对攻不破的。

    雁军此次的统帅是中将军岳恒,雁国的军事最高统帅,是雁国的名将。

    他知道此次的荆军对手不一般,收回的庞城除了粮仓被劫走,城中基本没有什么损耗。

    尤其看到城中百姓的眼神,他心里发怵。

    何以如此呢?

    后来身边的门客周世乐告知,原来荆军入城,对百姓秋毫无算,还为百姓伸冤惩恶,深得雁国庞城百姓的认可。

    而他自己的士兵,自从来到庞城,不是抢民脂民膏,就是调·戏妇女,抢占财物,横行乡里。

    怪不得庞城的百姓如此眼神看待他们。

    中将军岳恒感到一种害怕,如果荆军真是如此,怕将来定是个大患。

    当听说,庞城有部分百姓自愿跟随荆军离开,入了荆国。

    岳恒已经无法淡定,立刻书信一封直达王廷。

    雁国王廷,君上雁穆公洛丹,看到书信,不屑一笑,道:“中将军言过其辞了,危言耸听。

    什么仁义之举,深得民心?那是仁家之说而已!

    凡民者,皆是歹人。无法不自制,无制不成群。

    孤为王,以法牧之!”

    丞相乔瑜言道:“雁国以法立国,方承百世之基。邱子仁学之道,愚人而已,没想到荆国人信以为真。可笑!”

    君臣相互一笑。

    雁穆公洛丹又道:“不过,荆人大胆,竟敢侵占我庞城,俘我二十五万子弟。此奇耻大辱,怎能罢休?

    中将军说得不错,应当给予荆人一次痛击。需要增兵至百万。丞相以为何?”

    “君上,如今荆国鸭儿关守兵二十多万,若要破城需要三倍多的兵力可完成。如此直接硬攻,这是我雁国不可以承受的。

    况且增至百万,这需要清空全国之力,全民皆兵得不偿失。

    如今云国、昌国、坤国又在虎视眈眈,意图称霸。

    我们为了一个荆国,犯不上!”

    听丞相说完后,雁穆公洛丹略微有些不服,道:“荆国此举,就这么放过他们吗”

    丞相乔瑜又道:“君上,老臣并不是此意。臣以为当与荆国议和,让他们赔偿战争损失,归还俘虏。以武力相逼,对方必然屈服。此消彼长,将来有的机会收拾他们”

    雁穆公洛丹听后,颇为认同。

    雁国一直来确实如此做的,周边大小诸侯国,皆是战败后赔偿金钱,或者赔偿城池。

    于是,雁穆公洛丹决定采纳丞相乔瑜的建议,与荆国议和。

    他派遣使者宣叶前往鸭儿关,与中将军岳恒商量,并向鸭儿关荆军传达了雁国议和的意愿。

    张邺余毒已经清楚的差不多,伤口还未复原。

    当接到雁国的议和条件后,他与白远、吴罗刚、袁捷、公孙知等人商议。

    他们一致认为,虽然荆军在鸭儿关取得了胜利,但长期战争对双方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果能通过议和解决问题,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张邺当即令人回复雁国的使者,表示愿意接受议和。

    双方约定在鸭儿关外的一片空地上进行谈判。

    谈判当天,张邺带领白远、吴罗刚、袁捷、公孙知等人来到约定地点。

    雁国的使者宣叶与中将军岳恒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双方互相行礼后,开始了谈判。

    雁国的宣叶首先提出了议和条件:荆国必须赔偿战争损失,包括被劫走的粮草和物资。

    同时,归还二十五万降兵,还有交出上将军旬佸。

    否则,雁国将继续发动攻击。

    张邺听后,微微一笑,说道:“贵国的条件似乎有些过分。

    这场战争是贵国先挑起的,我们只是被迫反击。

    如果贵国真的想要议和,就应该拿出诚意来。”

    雁国的宣叶闻言,脸色一变,说道:“那你们想要什么?”

    张邺缓缓说道:“我们的要求很简单:第一,两国互不侵犯;第二,二十五万降兵是自愿跟随我们的,不给;第三,我可以先交出上将军旬佸。”

    说毕,便让人将旬佸押了上来。

    上将军旬佸一看到宣叶和中将军岳恒,自然激动万分,犹如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然而中将军岳恒却冷眼视之,道:“叛将旬佸,君上已经诛杀你三族,这次必然把你捆到王廷治罪。”

    “什么?”旬佸震惊不已,不敢置信地看着岳恒,声音颤抖地说道:“我……我何时投降了啊!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宣叶和中将军岳恒都不再理会,也没有接走旬佸。

    雁国的使者宣叶气道:“按张元帅此话,这次议和就没有可谈的。张元帅应该拿出诚意,归还我二十五万雁人子弟”。

    张邺摇头,硬气地说道:“那就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