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半个时辰后,在柳惠的安排下,沈隽意和姜映梨坐上了前往镇国公府的马车。搜索: 今晚吃鸡 本文免费阅读
一路上,姜映梨握着沈隽意的手,柔声安慰:“阿隽,谢老太君想见你,我想是真心实意的关心。”
沈隽意苦笑一声:“我知道。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怕我无法给她想要的回应。”沈隽意坦言,“她希望我认祖归宗,恢复谢家血脉的荣光。但我……”
姜映梨温柔地看着他:“你还在怨恨谢家抛弃你吗?”
沈隽意摇了摇头,答道:“不是怨恨,只是……我已经过了现在的生活。我是沉隽意,不是谢家的什么人。”
姜映梨淡淡叹息:“阿隽,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有时候,认祖归宗不一定意味着要抛弃过去的自己。你永远是沈隽意,无论你姓什么。”
沈隽意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中稍安:“有你在身边,我就足够了。”
马车缓缓停在镇国公府门前,府门大开,门童已等候多时。
“沈公子、姜夫人,老太君已经在翠云堂等候多时了。”一位管事上前引路。
沈隽意扶着姜映梨地下马车,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这座威严的府邸。
穿过几重庭院,沈隽意和姜映梨终于到了翠云堂。
院中桂花飘香,清雅宜人。
谢老太君坐在堂内主座上,谢夫人则站在自己的身侧。
看到沈隽意和姜映梨出现,谢老太君眼中立刻闪烁起喜悦的光芒。
“阿隽,阿梨,你们来了。”谢老太君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沈隽意和姜映梨上前行礼:“老太君,夫人。”
谢老太君激动地站起身来,向前一步,仔细打量着姜映梨:“阿梨,你的病好了?柳惠那边治疗得怎么样了?”
姜映梨微笑道:“多谢老太君关心,我已大好,全靠老太君引荐温家,才能够化险为夷。”
谢老太君欣慰地点点头,又转向沈隽意:“阿隽,科考如何?可还顺利?”
沈隽意恭敬答道:“托老太君之福,考试顺利。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了。”
“好,好!”谢老太君满脸笑容,“以你的才学,定能高中。来了,都坐下说话。”
众人依次落座,丫鬟奉上香茗点心。
谢老太君的目光几乎未曾离开沈隽意,眼中满是慈爱。
“阿隽,自从上次一别,我日日思念,今日一见,你果然越发英俊了。”谢老太君感慨道,“真像……真像你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沈隽意微微低头,没有接话。
谢夫人随后开口道:“阿梨,你的身体均衡,需要好好调养。这是我特地从宫中求来的‘九转还魂丹’,对调理气血大有裨益。”
说着,她取出一个精致的玉盒,递给姜映梨。
姜映梨受宠若惊,连忙动手接过:“多谢夫人厚爱。”
谢老太君满意地点点头:“阿梨是好孩子,识大体,明事理,又精通医术。阿隽娶了你,真是福气。”
姜映梨被夸得脸脸微红,谦虚道:“老太君过奖了,是小女子有幸得遇良人。”
谢老太君听了这话,更加欢喜,笑着对谢夫人说道:“你瞧瞧,这才是天作之合。阿隽有了这样的贤内助,未来定能大有作为。”
谢夫人也笑着点头:“确实如此。阿梨通医术,又贤良淑德,真是难得的好儿媳妇。”
沈隽意看着长辈对姜映梨如此温柔,戒备也不由自主地放松了几分。
他不得不承认,谢家对姜映梨的关爱是真诚的,这也让他对谢家的态度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谢老太君见沈隽意神色缓和,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趁机道:“阿隽,阿梨,我有个提议。既然阿梨的病已经好转,不如你们就搬到府上来住吧?”
“这样我也能时常见到你们,还能照顾阿梨的身体。”
沈隽意闻言,身体微微一僵,刚要开口,姜映梨已经先行答道:“多谢老太君厚爱,只是我们已经在城中置办了住处,一应俱全,搬来搬去实在麻烦。条件且阿隽备考,安静为宜。”
谢老太君脸上闪过一瞥,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也罢,你们喜欢自由自在,老婆子我也理解。只是……”
她期待地看着沈隽意,“能常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吗?”
沈隽意望着谢老太君期盼的眼神,不忍拒绝,点头道:“自然会常来察看老太君。”
谢老太君顿时笑逐颜开,又转向姜映梨:“阿梨,你的病虽然好转,但还需调养。老婆子我这里有些养身的方子,待会儿让人抄一份给你带回去。”
姜映梨感激地点头:“多谢老太君关心。”
宾主尽欢,沈隽意也渐渐放松下来。
他发现,谢家的心思确实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他想象中的虚情意。
特别是谢老太君对姜映梨的假关爱,让他不得不重新利用自己对谢家的愿望。
午后,沈隽意和姜映梨向谢家告辞,谢老太君依依不舍,再嘱咐他们要保重身体,常来府上行走。
离开镇国公府后,沈隽意感到心中的重担轻了许多。
“阿梨,谢谢你。”他轻声道。
姜映梨疑惑地看着他:“为何谢我?”
“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远不会正视谢家对我的感情。”沈隽意慢慢道,“我一直以为他们只是为了弥补才想认回我,但今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姜映梨微笑着握着他的手:“阿隽,血脉的羁绊有时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深刻。谢老太君是真心实意的把你设在孙儿身上的这一点,点我能共同。”
沈隽意点了点头,眼中的情感复杂而深沉。
姜映梨问道,“我们要不要去看一下宁姨?我们离开这么久了,她一定很担心。”
沈隽意颔首:“对,该去看看宁姨了。不过……”
他看向姜映梨,“我们先去拜访萧侯爷,如今宁姨现在正在雷县的温泉山庄。”
“雷县?那不是我之前……”姜映梨惊讶道,“宁姨为何会去那里?”
沈隽意轻叹一声:“科考前,我收到萧侯爷的书信,说宁姨身体又有些不适,御医建议她去温泉山庄调养。本想科考后立即前往,未料你又病倒了……”
姜映梨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对不起,耽误了你去看望宁姨。”
“傻瓜,说什么傻话。”沈隽意轻轻揽住她的肩膀,“你的病更要紧,若不是你好转,我如何安心去看宁姨?”
姜映梨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如今我已无大碍,我们这就去拜访萧侯爷,然后动身去雷县。”
“我没事,况且雷县的温泉对我的身体也有好处。”姜映梨说道:“宁姨待我如亲生女儿,我也牵挂她的身体。”
沈隽意看着姜映梨的眼神,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先去拜见萧侯爷,了解宁姨的近况,再做打算。”
萧府门前,两尊石狮威武庄严,门楣上“安襄侯府”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彰显着这座府邸的显赫地位。
门房见是沈隽意和姜映梨前来拜访,立刻恭敬地行礼:“沈公子、姜大夫,正巧侯爷刚回府不久,请随我来。”
穿过几进院落,两人来到了萧府的书房外。
书童轻轻敲门:“侯爷,沈公子和姜大夫来访。”
“请进。”里面传来萧疏隐的声音。
沈隽意和姜映梨步入书房,只见萧疏隐正在案前研读一份公文,见他们进来,挑了挑眉,放下了手中的笔,站起身来。
沈隽意和姜映梨行礼:“萧侯爷。”
萧疏隐挑了挑眉:“你的病好了?”
姜映梨点头:“多亏温家相助。”
沈隽意直入主题:“萧兄,我们此次前来,是想问问宁姨的近况。”
萧疏隐放下茶盏,神色略显凝重:“宁姨的风疾又犯了,加上年事已高,御医说她需要在温泉山庄静养几个月。”
“严重吗?”沈隽意紧张地问。
“不算严重,但需要好好调养。”萧疏隐安慰道,“温泉山庄环境幽静,有温泉浸泡,对风疾大有裨益。我已经安排了最好的大夫和侍女随侍左右。”
姜映梨关切地问道:“萧侯爷,我们想去看望宁姨,不知……”
“我正有此意。”萧疏隐接口道,“等会我也要前往山庄看望宁老太太,不如我们一同前往?”
沈隽意和姜映梨对视一眼,点头应允:“如此甚好。”
萧疏隐略一沉思,又道:“不过,山庄路途遥远,姜大夫的身体刚好,恐怕难以承受长途跋涉的辛苦。”
“我没事的。”姜映梨说道。
萧疏隐看出她的决心,不再劝阻:“既然如此,我会安排马车,路上多备些休息的地方,确保姜大夫不会太过劳累。”
“多谢萧侯爷体谅。”姜映梨感激地说。
商定好细节后,萧疏隐又问起沈隽意的科考:“沈兄,此次科考如何?”
沈隽意谦虚地答道:“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只能听天由命了。”
萧疏隐笑道:“以沈兄的才学,必定能取得好成绩。等放榜那日,我必设宴庆贺。”
沈隽意扯了扯唇角,“不必如此劳烦萧兄。”
“言归正传,”萧疏隐话锋一转,“稍晚我派人送你们过去。你们先暂且休息片刻!”
沈隽意和姜映梨欣然应允。
离开房间后,两人被请去了花厅,沈隽意问道:“阿梨,你确定自己的身体没问题吗?”
姜映梨笑了笑,“阿隽,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宁姨一人在京郊,我有点担心,再说,了,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那蛊毒也被压制住了,不会有大碍的。”
沈隽意握住她的手:“我只是担心你……”
“我知道,你从前可没这么墨迹。我们可是答应了你娘,要好好照顾宁姨的。”姜映梨拍了拍他的手,“而且,宁姨应该也很担心我,我过去见见她,倒是也叫她放心。”
沈隽意颔首:“有道理。不过,路上有任何不适都要立刻告诉我。”
"嗯,我答应你。"姜映梨点头。
等过了会儿,他们到门外的时候,萧疏隐已在那里等候,身旁停着两辆华丽的马车,车前是四匹健壮的骏马。
"沈兄,姜大夫。"萧疏隐迎上前来,"都准备好了吗?"
沈隽意点头:"一切齐备,多谢萧兄安排。"
"这辆马车是特意为姜大夫准备的,里面铺了软垫,还备了暖炉和毛毯,保证舒适。"萧疏隐指着其中一辆马车说道。
姜映梨感激地行礼:"多谢萧侯爷周到考虑。"
行李安置妥当,一行人启程出发。
马车缓缓驶离京都,向雷县的方向行进。
下午日暮时分,马车终于驶入雷县境内。
远远望去,青山环绕,云雾缭绕,景色秀丽宜人。
"前面就是温泉山庄了。"萧疏隐指着远处的一片建筑群说道,"山庄依山而建,有十多眼温泉,水质甘甜,温度适宜,最适合调养身体。"
随着马车的前进,一座雄伟的大门渐渐映入眼帘。
门匾上"温泉山庄"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门前的石狮威武庄严。
一行人下了马车,管事早已恭候多时,见是萧疏隐前来,连忙上前行礼:"侯爷大驾光临,下人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萧疏隐摆摆手:"无妨。宁老太太可还安好?"
"回侯爷的话,老太太这两日精神甚好,每日都要到花园走动走动。"管事恭敬地答道,"得知侯爷今日可能到来,老太太一早就吩咐了厨房准备了侯爷爱吃的菜肴。"
萧疏隐微微一笑:"老太太有心了。这两位是沈隽意公子和姜映梨大夫,宁老太太的亲人,特地前来探望。"
管事闻言,立刻向沈隽意和姜映梨行礼:"沈公子、姜大夫,久仰大名。老太太时常念叨二位,今日终于见面,实在是太好了。"
"宁姨现在何处?"沈隽意迫不及待地问。
"老太太正在后园的亭子里品茶。"管事答道,"请随我来。"
一行人跟着管事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一处清幽的园林。园中花木扶疏,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溪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游过,荡起阵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