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探头 作品

第331章 让神君苦恼的知青19

木臻这次在农场待了半个多月,走的时候带上了跟何主任赊账来的小猪崽。

联系好运输队的人,带上李建国夫妇,三人一起,加上八只小猪崽,踏上了回向阳村的路程。

路上李建国夫妇负责照顾小猪崽,两人不错眼看了一路,眼睛熬的红彤彤,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向阳村到的时候,两人脚步发飘下车,李村长飞奔过来,有着一点不像这个年龄段的灵活。

李村长激动道:“苏知青,你辛苦了啊!”

木臻往后退了一步,比起李村长的情绪化,他很平静,“正军叔,不要急,小心你的腰。”

李村长踮起脚去看猪崽,“我的腰不重要,猪才重要,快,把它们都放猪圈去。”

李建国阻止道:“爹,我跟玉香来,猪崽到了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应激,我跟玉香都跟它们熟悉了,我跟玉香来。”

玉香点头,抱着猪崽不撒手,“对,爹,俺们来就好。”

李村长恍然,“对,你们说的对,就你们来。”

木臻不管别的,跟李村长说了一句,就转身回了家。

简嘉言正好下课刚到家,听见村子里传来隐隐的动静,他出门往远处看,正好看到沿着小路走来的木臻。

简嘉言胸口猛的起伏,狠狠眨了眨眼睛,情不自禁往前走了两步。

等确定是木臻,简嘉言扬起大大的笑容跑过去,“臻臻!”

木臻快走几步,牵住简嘉言的手,嗓音柔和,“阿言,我不在,有没有好好吃饭?”

简嘉言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才没挣扎,放松下来,说:“有啊,我第一天吃了白面,是我擀的,第二天吃了米饭,炒的菜是简嘉旭在山上挖的野菜,他非要吃油渣,我没让,他吃的比村里其他人白嫩,太扎眼了,少吃点……”

简嘉言像个小朋友一样对着归家的大人嘀嘀咕咕家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从第一天数到最后一天。

木臻没有厌烦,放松眉眼认真听着简嘉言说话,时不时赞同点头,“他确实有点,没关系,等煮几次高粱糊糊就会瘦下来了。”

简嘉言觉得十分正确,“我给他煮了好几天的玉米糊糊。”

木臻进门,“玉米糊糊也行,都能顾温饱,只是味道不怎么好。”

简嘉言一手关上门,另一只手舍不得从木臻手里拿出来,说:“村里很多人都只能吃一顿饭,很多人都吃糠。”

木臻知道,甚至比简嘉言知道的多,“村里每家每户都是一大家子,孩子也多,粮食分到一个人手上自然会少,村里要开始养猪,等这批猪崽长大,过年的时候卖掉就能给大家增添点口粮。”

“到时候留下一两只杀掉,你还能尝尝杀猪菜的味道。”

简嘉言好奇,“好吃吗?”

木臻笑了,“有肉怎么会不好吃?”

简嘉旭推门进来,“肉?哪里有肉?”

简嘉言黑了黑脸,一脚踹上他的屁股,“这里有肉,要吃吗?”

简嘉旭收回一个要字,抱着小一逃回屋。

不出木臻所料,过年时几只猪崽都长成了二百来斤的肥猪,村里的人看着它们,眼睛都在冒光。

李村长把猪卖掉后,一部分钱给木臻,用来还给农场何主任那边。

另一部分留下用作明年买猪崽,留下两头猪,在大队院子里就开始杀猪。

整个向阳村热闹非凡,有拿着盆接猪血的,有帮忙按着猪的。

每家每户都分了猪肉,剩下的,就在院子里直接生火做饭。

简嘉言看着面前喧嚣的场景,眼眸中划过丝丝亮光和暖意。

木臻分到了一块五花肉,简嘉旭凑在做饭的大妈跟前不离开,木臻摇了摇头,“明天我们吃红烧肉,嘉旭很馋。”

简嘉言抿唇一笑。

小声道:“不,包饺子。”臻臻喜欢饺子。

他抠了抠脸颊,“嗯,我夏天的时候晒干了一些野菜,跟肉包在一起,味道很不错的。”

木臻看向他,微微凑过去,“好,你说了算。”

简嘉言的脸颊又红起来。

杀猪菜吃的最开心的人是简嘉旭,最不开心的人也是他。

因为数量很多他能吃饱,但让他失望的是,味道没有家里的好。

更让他觉得晴天霹雳的是,他饱的一口凉水都塞不下去。

他哥回家要包饺子。

!!!!

简嘉旭抱着小一嘤嘤哭泣,太惨了,早知道他少吃一点。

干嘛吃那么多!

小一用爪子推了推他的脸,没成功。

小一蹬了蹬腿,好生气,真的好生气。

木臻走过来解救出小一,“时间还早,等会你肯定饿了,去写作业吧。”

简嘉旭眨眼,对,他还有作业没写。

真是,惨上加惨啊!

向阳村在第二年养殖规模又扩大了一些,猪吃的东西不够,李村长急的团团转,又找到木臻。

在村长眼里,木臻赫然成了深藏不露的典范,什么都有办法。

木臻也确实有办法,他拿出报纸,念给李村长听。

李村长认真听完,忍不住问,“饲料是什么?”

木臻解释道:“饲料能降低养殖成本,现在饲料还没彻底流行开来,要弄到不简单,最重要的是,它需要票。”

李村长瞬间泄气,“太贵了,不行。”

木臻摇摇头,不觉得不行,“我们弄到是很困难,但是公社那边出头的话,事情就会变简单,没钱赊就行,饲料加上草料拌在一起,猪崽三四个月就能出栏。”

木臻道:“秦书记很关心大家的生活,正军叔去找他帮忙,拿上这张报纸,他会帮忙的。”

现在饲料还没有人用,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向阳村要做这第一个的话,木臻不介意推一把。

李村长忧心忡忡离开,满脸笑容回来,木臻就知道事情成了。

一个月后,向阳村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养殖业,木臻走到哪里都有人对他殷勤打招呼。

木臻一直淡淡的,也没有扑灭村民的热情。

时间一久,众人也都知道苏知青面冷,不过没关系,他心热啊!

苏知青多热情,村里的养猪场多亏了苏知青才能办起来,有本事,有工作,有技术。

有人动了心思,开始给木臻说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