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428夜校,大学
邹部长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虽说听起来挺离谱的,但实际上还真有可操作性。
有工资、有前程,吸引力十足。
但也会很累。
学习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情,尤其是跟着徐如林这样级别的学习。
“我打算在军区这边弄一个夜校,如果大家都觉得可行的话,那就回头在金城弄一个。”
徐青青有她的野心,弄夜校不过是一个试探罢了,看看中央这边的态度。
可行的话,她打算在金城这边弄个大学。
把金城机械厂还有其他厂里的工人都塞进学校里进修一番,有本事的自然会抓住这个机会。
要是没本事的,多认识几个字,稍微涨一些文化知识也是好的。
不过搞学校这事关系重大,还真不是军区就能决定的。
徐青青先试探邹部长的态度,如果可行的话,再拿着邹部长的意见去说服军区的首长们。
完美!
邹部长喝了口茶,好一会儿这才撩了下眼皮看向徐青青,“你忙得过来吗?”
“这种事我就是提个意见,具体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弄,我抓住大方向没问题就行。”
好一个抓住大方向没问题就行。
古往今来,多少事不都是如此?
抓大放小,保证自己的目的达到。
邹部长笑了笑,“这事我说了可不算,等回头我给你引荐下教育部的老赵,你跟他谈。”
徐青青笑了起来,“那就麻烦您了。”
“倒也不麻烦,不过老赵这人说话比较直,你跟他打交道别搞那些花花肠子,不然被骂了,我可帮不了你。”
徐青青听到这话瞪大眼,“骂我做什么,我又没胡搞乱搞。”
邹部长笑了笑。
没有乱搞,是有目的的搞事。
这就更可怕了。
不过年轻人嘛,爱折腾是正常的。
徐青青足够年轻,年纪轻轻又积累了这么多的资本。
想要迫不及待的尝试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邹部长还挺能理解。
就算这次遭遇挫败,也无所谓。
年轻,有足够的时间从头再来。
何况也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
不过徐青青压根不允许自己失败。
她找机会跟何晓戈他们打听,大概了解了这位教育部的老赵同志的一些情况。
“他跟知识分子一向走得近,觉得他们是可以拉拢的……”
何晓戈的话没说完,但徐青青明白了。
现在把羽绒服厂的那些知识分子们供起来当祖宗,大概也来不及了。
行的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见招拆招就是。
第二天中午,徐青青去教育部这边找人。
赵青来正在开会。
徐青青原本想等一等,正好在教育部食堂蹭个饭。
何晓戈说这的午饭还是蛮好吃的。
说是掌勺的大师傅原本鲁菜大厨。
鲁菜大厨不去国宾馆,怎么反倒是屈就在教育部的食堂?
徐青青觉得奇怪。
当然,她是绝对没有挖人的那个意思。
就是想尝尝看。
但秘书笑着引徐青青往会议室那边去,“我们领导等候多时了。”
徐青青奇奇怪怪,然后看到了会议室里一堆人。
准确的说,这是个小礼堂似的布置。
下面坐了好几十口子人,似乎教育部的人都在这边。
徐青青看到了台上的赵青来。
赵青来并不年轻,六十多岁的人头发半花,但精神面貌看起来十分的好。
徐青青客气的跟人打招呼。
赵青来招了招手,“坐,正好我们在开会讨论一些事情,小徐你也听听。”
不是,你们教育部的会议,我这个外人听什么呀?
徐青青觉得自己像是羊入虎口,尤其是座位安排在台上后,就越发觉得不对劲。
不过她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倒也没把这些来自台下的打量放在眼里。
泰然自若的坐在那里。
倒是让台下的人心思各异,要不是正在开会,恨不得跟同伴咬耳朵。
“我介绍一下,这位小同志,想来大家都听说过她的大名,怕是还有不少人去以她名字命名的网球馆打过球,将来要是有机会,不妨找小徐同志切磋切磋球技,当然要是被打哭了,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
小礼堂内一阵笑声。
徐青青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开场白。
开内部会议,介绍她做什么?
除非别有所图。
徐青青觉得这就像是鸿门宴,当然她不是汉刘邦。
就是不知道,赵青来这位老同志是想做什么。
正想着,赵青来笑着开口,“听说小徐同志想要在金城那边开办夜校,要不跟我们说说你的想法?”
徐青青回过神来,“是有这方面的想法……”
开办夜校或者说日后搞大学这事,不是三言两语。
徐青青考虑过许久,学生或者说生源问题,老师,教室、教材。
这些问题,她都有考虑过。
也跟徐如林还有秦烈讨论过这件事,两人都给了她一些意见。
一个想法,一再的思考讨论,再加上其他人给的意见。
结合着石雪云父母在养殖场那边教工人们读书认字这件事的案例。
徐青青在教育部的小礼堂说出自己的畅想时,可以说涉及到夜校的方方面面。
便是教育部的一帮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谁知道徐青青是有备而来呀。
难怪老赵敢让人在台上坐着侃侃而谈。
要不是知道这是徐青青第一次来教育部,老赵也是第一次见到徐青青本人。
他们还以为是老赵私下里筹谋,给了徐青青方案呢。
赵青来看向台下的一帮人,“说说你们的看法。”
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徐青青考虑周全,他们能说什么呢?
非要说点什么的话,那无非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念书识字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找份还不错的工作,既然军区提供工作,而且工资待遇还不错,我想很多人就没这个动力去上夜校念书了。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夜校怕是只流于形式。”
徐青青笑了起来,“如果单单找到一份工作足以糊口,那么为什么每年还要招工农兵大学生,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念这个大学?种地当农民、机关单位上班不都是劳动获得口粮吗?这中间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