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蒂格岛的道林辰 作品

第427 章 老王家

当然,看上收藏酒这个生意的人自然不止阎阜贵一家,95号院好几家人都在四处找好酒,都想在何雨柱那捞一把。

毕竟大家都知道何雨柱现在财大气粗,钱在他眼里就和纸没什么区别。

最关键的是,你把酒给何雨柱,何雨柱是真的给钱啊。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来何雨柱家的人那是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来卖酒的。

就连过年的时候,也有不少人特意过来,只为了从何雨柱手里赚到一点钱。

整个四九城因为何雨柱的缘故,老酒的价格都往上涨了三四成。

“当家的,别再收酒了,现在地窖里都放不下了,本来就有不少杂物在里面,好不容易收拾出来的位置,现在又满了。”

王玉莹抱怨道。

“行,行,行,不收了,等下我就挂块牌子放院门口,写上‘拒收任何酒’,行了吧。”

何雨柱笑道。

起初他也只是觉得好玩,毕竟后世某音里,有那么多的收酒大师,天天说什么一瓶酒值一套房,让他看到这些老酒后,兴致莫名其妙地就被提起来了。

看到上年份的好酒就想买下来,等以后也在某音上发发视频,打开地窖给他们看看,自己拥有多少套房。

王玉莹见何雨柱这么轻松就答应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嘴里一大堆想说的话被压了回去,莫名还有点不舒服。

闷闷地坐在石桌旁,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

何雨柱看出王玉莹有点不高兴,便走过去坐在她旁边,“怎么了,不是答应你不收了吗?怎么还不高兴?”

王玉莹转头看着何雨柱,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时间有点茫然。

想想自己生了八个孩子,结果孩子们都好忙的样子,过了年后就都走了,好不容易有个孙子,现在也要去上幼儿园了。

“好了,好了,你要是想孩子们,那我陪你去找他们好不好?”

何雨柱显然也感受到王玉莹的异样,安慰道。

“当家的,我们是不是也老了?”王玉莹靠在何雨柱怀里,轻声说道。

“什么老不老的,你这妮子说什么傻话呢,你男人可比你还大八岁呢,你要是说自己老了,那我该怎么说!我可一点都不老,要不是咱们国家不允许,我还想和你再生一个呢!”

何雨柱开玩笑道。

王玉莹闻言,一下子笑出了声,打了何雨柱一下,“还生什么生,我都50岁了。”

“咋不能生,你妈不是说了吗?你们村之前有个55岁的妇女还怀了一对双胞胎呢!你说厉不厉害?”

何雨柱笑道。

王玉莹笑笑没接话,只是脑子里已经有那人的身影了。

“要不要咱们去你们村看看,反正现在开车也很方便,顺便带你练练车。”

何雨柱询问道。

“我还是不练了吧,这汽车开着实在太吓人了,我可不想撞到别人。”

王玉莹直接拒绝,想当初她也学过开车,老是分不清离合器和刹车,闹出不少笑话,她是不想开了,反正要是想用车,何雨柱都会陪着她。

“瞧你这点出息,这样吧,改天我给你弄辆三蹦子,那东西和自行车差不多,你肯定可以骑。”

何雨柱说道。

“摩托车啊,骑不了,骑不了,速度太快了,我控制不好。”

王玉莹还是拒绝。

“那你还是骑自行车吧,算了,也别骑车了,我带着你,省的你到处瞎跑。”

何雨柱想了想说道。

“当家的,我想去挖点野菜。”王玉莹笑道。

“行,我们现在就去,去你爸妈家,他们农村那边野菜多。”

“好,都听当家的。”

商量完后,给孟小枣打了一个电话,说了一声,两人就带了一点生活用品和两只狗,开车去下水村了。

三四月份正是野菜茂盛的季节,王玉莹刚到王家,就高高兴兴地带着王家几个小辈出门挖野菜了。

此时的王老实和王玉莹她娘都已经老了,尤其是王老实,现在基本不下地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多年的下地劳作,还是让他成了一个佝偻着背的小老头,天天坐在树墩下和别人抽抽烟、喝喝茶。

王玉莹她娘则继续带着她的曾孙子们,生活过的很是舒心。

“柱子,这次过来多住几天吧?”王玉莹她娘说道。

“行啊,娘,我当然没什么问题,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做,都退休了,我能一直住到您烦我为止。”

何雨柱笑道。

“不烦,不烦,一点都不烦,娘高兴着呢,娘巴不得你一直住在这呢!以前条件不好,怕你住不惯,现在你看看,这小楼都盖起来了,屋里啥都有,随便住!”

王玉莹她娘很大方地说道,满是褶皱的脸上挂满了自豪。

这些年何雨柱自然没有忘记王玉莹的娘家,还是提供了不少帮助的。

王家也算是四九城里最先富起来的一批农村老百姓了。

老王家现在都开枝散叶了,王玉龙、王玉虎,还有王玉江,这三兄弟都是特能生的主,每家都生了五六个孩子,这大一家子人都快赶上一个生产小队了。

改革开放以后,干什么的都有,有何雨柱这尊大神在,想做点啥,他都有门路解决,当然前提是不能犯法。

“柱子,那个现在有很多人进村来收古董,出价都挺高的,咱们卖不卖啊?”

王玉莹她娘小心翼翼地问道。

“娘,不用卖,这些东西啊,您留着就行,当然您如果缺钱了,也可以拿出一点来卖,但别卖给他们,卖给我就行。”

何雨柱说道。

“那不行,不能老让你出钱,你帮我们老王家已经够多的了,不能再麻烦你了。”

王玉莹她娘直接拒绝道。

她知道,要是卖给何雨柱的话,他肯定往高了给,不能占他便宜了。

“那您就卖给我那个姓韩的徒弟,他懂这些古董,他也肯定会给您高价的,千万别卖给那些来村子收东西的人,他们啊,就知道骗。”

何雨柱提醒道。

“行,娘知道了,主要是现在孩子太多了啊,怕他们觉得到时候分的不公平,把这些东西都换成钱,平均分给他们,他们就不会有什么抱怨的了。”

王玉莹她娘叹气道。

“娘,您身体好着呢,才七十多,别想那么远,只要您在,咱们老王家还是您说了算。”

何雨柱笑道。

他相信王玉莹她娘喝了不少自己的灵泉,不说上百岁吧,活到九十多岁应该是没问题的。

“老咯,老咯,管不了事咯,村里的那些老姐妹都走了好几个了,我也得打算好了先,万一哪天病倒了,那就来不及了。”

王玉莹她娘有点伤感地说道。

农村人一般八十多岁已经算高龄了,毕竟这年代的农村老人吃了太多太多的苦,种了一辈子的地,干了一辈子的活,吃了一辈子的苦,能坚持下来的老人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