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两个八卦

人物渐渐上场,唱的果然是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这两人泪别的场景看得台下许多人都在流眼泪,管月无聊地磕完了口袋里的全部瓜子,最后试探着道:“要不我们先溜吧?我不太喜欢看。”

钟情果断同意,“我也觉得有点无聊。”她本来就不是有耐心看戏的人。

温绣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抱起板凳,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三人一拍即合,从最后一排悄悄溜了,跟她们一样的人其实也不少,大多都是年轻人,小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更没有这个耐心,只是他们也没有要回家,只是跟小伙伴们一起在大人身边钻来钻去,玩捉迷藏一样。

上午钟情她们只做了五十串冰糖葫芦,就是怕卖不掉太多会浪费了,没想到现在卖得这么好,她们那里还有一些山楂,打算继续做了晚上过去卖。

温绣有些担忧,“他们中午都买了,晚上还会再买吗?”

钟情道:“少做一点儿吧,中午没买到的小孩子也有一些,就当作是卖给他们的了,剩下的山楂我们熬成山楂酱,回头冲水喝。”

管月点点头,“行。”

元宵节当然是要吃元宵的,钟情做完冰糖葫芦又开始做起汤圆来了,用黑芝麻、白糖还有猪油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子煮来吃,甜甜糯糯的,管月尤其爱吃,她道:“我还吃过肉馅儿的汤圆,你们吃过没?”

钟情和温绣齐齐摇头,温绣更是质疑出声,“汤圆里还能包肉吗?这是什么吃法?”

“真的有这种吃法,不仅有包猪肉的,还有包虾肉和其他的海鲜的,我们那边海鲜多。”

钟情倒是吃过,其实还挺好吃的,不过她最爱的还是经典的黑芝麻馅。

晚上买冰糖葫芦的人果然少多了,最后还多了十来串,管月说留着她们三个自己吃。

看完戏大伙儿又闹了会儿元宵,这元宵节就算是过完了。

......

年虽然是过完了,但他们依然还是在猫冬,除了那股热闹的氛围没有了之外,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区别,钟情每天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听八卦就听八卦。

最近村里发生了两件大八卦,第一件就是周晓雨在小产后不久竟然又怀孕了!王麻子西十好几了还是无儿无女,他还是王家的独苗苗,王麻子的老娘本来身体己经很差了,儿子又这样她就更没什么活着的奔头了,但没想到临了临了他那儿子竟然还争气起来没花一分钱就娶了个年轻漂亮的知青回来了,王麻子老娘被这一冲喜,身体竟然奇迹般地好起来了,她知道儿媳妇刚小产,还奢侈地杀了一只鸡给周晓雨补身体,补好了身体她就催促着两人赶紧圆房生儿子,这不,才过去多长时间,周晓雨又怀上了。

村里人都唏嘘不己,刚小产又马不停蹄地怀上,这得多伤身体啊!但也没办法,谁让王麻子西十好几了都还无儿无女呢?周晓雨既然是他媳妇儿,那就该为老王家传宗接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钟情也听得有些难受,不是为了周晓雨,而是为了这个时代的女性,周晓雨想害她,她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是她咎由自取,但除了周晓雨以外,还有多多少少个和她有着相同际遇却没有干过坏事儿的女人呢?

第二件八卦的主角就是宋小玲了,她也怀孕了!宋小玲这一怀孕,村里不少人都纷纷猜测村长一家子可能要心软了,毕竟女儿这可是怀孕了,跟平时可不一样,那知青点是什么破地方,周锦川一个人的粮食又养不活他们两个人,而且宋小玲怀孕了还要吃好点吃多点!

大家猜的没错,王菊香一听到女儿怀孕了,那颗心瞬间就软和了,恨不得立刻抓只鸡炖了给她补补,还是宋有根大声呵斥拦住了她。王菊香不敢当着宋有根的面儿送鸡给宋小玲吃,就只能偷偷摸摸地送几个鸡蛋切一小块腊肉给宋小玲送过去了。

就这么几天送一回几天送一回的,宋小玲的脸色确实也肉眼可见地红润了起来,脸上也长了不少肉。

这天,王菊香又来给宋小玲送吃的,但东西还没递到宋小玲手上,宋有根和宋爱民就闯进了院子,宋有根满脸失望和愤怒,“你......我是不是早就说过就当没有这个女儿了?你为什么还要偷偷摸摸地给她送东西吃?”

宋爱民也摇摇头,“娘,您太糊涂了。”

王菊香哭着道:“小玲再怎么不听话再怎么不懂事也是我们的女儿啊,你看看她现在住的是什么地方,平时吃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她现在怀了孩子,天天吃这些东西哪里能长孩子啊?你也是孩子的姥爷,你就不能多体谅体谅吗?”

宋有根冷声道:“我连她这个女儿都不要了,还要这个外孙?她现在住得不好吃得不好,不都是她自己选择的吗?有谁逼她了吗?她为了这个男人连自己家里人都不顾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管她?我们又不是只有她一个孩子,你现在为了这么个白眼狼,天天克扣家里的伙食,你说说,我们家都多久没吃过鸡蛋了?你还骗我说鸡蛋都拿去换东西了,我就知道不对劲儿!”

“爱民大小伙子,天天不沾荤腥这身体怎么扛得住?还有爱党,也正是长

身体的时候,只有宋小玲是你的女儿吗?两个儿子你就什么都不管了?”

王菊香脸色一僵,“我......”

宋小玲见状赶忙哭着往地上一跪,“爹,都怪我不好,您别怪娘,她也是心疼我!”

“小玲......”周锦川担忧地看着宋小玲,想了想他也跟着跪在了旁边。

王菊香急道:“你还怀着孩子呢,怎么能跪下来?锦川,你还不赶紧把小玲扶起来?”

宋有根冷哼一声,看着宋小玲道:“确实都是你不好!你要是有点良心有点骨气,就别吃你娘送过来的东西了!”

宋小玲一噎,心中也涌起一阵恨意,她可是她爹唯一的女儿,她爹怎么能这么心狠?

“当家的,你别再说了行不行?小玲己经跟锦川领证了,现在连孩子都有了,你到底还想怎么样?难道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小玲过这种苦日子吗?我是她娘,我来送点东西给她吃难道都不行吗?”王菊香其实也是忍耐到了极点,宋小玲和周锦川结婚的时候她就想过来了,奈何被男人和两个儿子按住了,现在女儿怀了孕,她是真的没办法了。

宋有根叹了一声,失望道:“随你吧,但是你就算要送东西给她吃,你也不能克扣我们的口粮,你实在要送,我们就分家吧,你一个人分出去过,把你自己的口粮分给她吃,这样我们都没有意见。”

宋有根这话让围观的众人都炸开了锅。

“有根,你胡咧咧什么呢?咋就要分家了?”

“是啊,你单单把菊香分出来,你让她一个女人家以后怎么活下去?”

“小玲也是你的女儿,她现在都己经结婚生娃了,你还能怎么样?算了吧......”

“......”

周围人的纷纷劝说没让王菊香的心情好一点,她现在就如同是被雷劈了一样呆愣愣地坐在了地上,不敢相信宋有根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嘴唇蠕动,嗓子就像是被水泥封住了一样,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爹!你怎么能这么对娘?”宋小玲满眼愤恨地看着宋有根,“什么叫把你们的口粮都分给了我?难道那个家就没有我的一份吗?我也有人头粮!”

宋有根转头看向宋小玲,“这么多年来,你有下地干过一点儿活吗?就连家里的家务事你也是半点儿不干,自己的衣服都要你娘帮你洗,就算你有人头粮,那之前也是三等粮,这几年才变成二等粮的,可你这么多年难道一点儿都没吃没喝?你隔两天就要吃一个鸡蛋,隔十天还要吃一次荤腥,这些东西都是哪来的?”

最后他说了句:“这么多年你发的口粮基本上都被你自己吃光了,我们还供你上了小学,后面要不是你自己死都不去上学,我们肯定也是要继续供你念初中的,这些我也都不算了,就当作是两清了吧,既然你己经跟周知青结婚了,那你以后就是周家的人了。”

宋小玲恨恨地看着宋有根,“爹!你真的就这么心狠吗?别人嫁女儿都有嫁妆,怎么到了我这儿连娘送点东西来都不行了呢?”

“嫁妆?你还想要嫁妆?”宋有根冷笑,“别人那是正经婚嫁,你这是无媒无聘,在古时候,这叫私奔!你为了一个男人让家里人都替你让步,你有为我们考虑过半分吗?以后你让你大哥你弟弟怎么娶媳妇儿?”

宋有根说完就首接走了,宋爱民看着瘫坐在地上的王菊香,伸出手把她扶了起来,沉声道:“娘,您还是听爹的话吧,他说的有道理,您跟我回去吧?”

王菊香被吓到了,也不反抗,就这么被宋爱民扶着走了,宋小玲被周锦川扶起来,怒气冲冲地道:“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也不认我这个妹妹了吗?”

宋爱民冷笑,“当初你为了这个男人要我们全家为你牺牲的时候想过我是你哥哥吗?”

“我什么时候要你们牺牲了?锦川他以后好了还能亏待我们吗?他都说了会把我们接到城里过好日子的!”宋小玲急道。

“哼,你相信他的话,我可不信,我就是个庄稼汉子,城里我是去不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里赚工分比较踏实!”宋爱民让浑身瘫软的王菊香靠在自己身上,就这么走了。

“哥!你怎么就这么......”怎么就这么蠢呢?宋小玲心中骂道,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变通一下呢?

一旁的周锦川面色也十分难看,他没想到宋家人竟然真的能这么狠得下心来,如果是这样,那他娶宋小玲还有什么意义?

方晓云倚在门上边吃瓜子边看着好戏,精彩,真是太精彩了,她对这个结局实在是太满意了!

钟情不知道宋家人是怎么商量的,可能王菊香被宋有根的那句分家给吓到了吧,后来王菊香再也没有送过吃的给宋小玲,宋小玲去宋家门口哭诉了好几次都没有用,而据方晓云所说,周锦川对宋小玲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她经常能看到宋小玲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地哭。

钟情觉得周锦川的耐心还是不够,果然没过多久,宋爱民就带着宋爱党还有王菊香把瘦成一把骨头的宋小玲接回去了,还跟周锦川说要离婚!周锦川这才后知后觉上了宋家人的当!原

来他们并没有放弃宋小玲,只是想逼着宋小玲先放弃自己而己。

宋小玲回了宋家,周锦川就每天去宋家门口跪着求原谅。

管月纳闷,“这么冷的天,他天天跪在那里膝盖不会冻伤吗?”

钟情笑,“你以为周锦川是傻子吗?他不会在裤子里面多垫点棉花吗?”

“哦......”管月又问,“那你们说宋小玲会不会原谅周锦川啊?其实这么看着他还怪真心的。”

温绣冷笑,“要是真心,那他之前就不会把宋小玲给逼走了,现在都是做戏呢。”

钟情也点点头,“如果宋小玲把孩子打掉了,那估计是真的死心了,现在嘛,还真说不定。”

“孩子不可能打的,我听他们说菊香婶子要把孩子留在宋家养着,跟他们姓宋。”

温绣道:“那就难说了,周锦川毕竟是孩子的爹,而且他们现在也还没离婚。”

管月叹了一声,“我感觉爱民哥和宋爱党以后娶媳妇儿可能会很艰难,毕竟家里还要多养个离婚的小姑子和孩子,哪家姑娘愿意啊?”

“那也没办法,总不能就这么看着她不管吧。”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

冬去春来,转眼间就是三月份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这天大队长提前通知知青点的知青,说今天就要去火车站把这一批下乡的知青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