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嘉宾 作品

第349章 俞飞鸿的处女作

第349章俞飞鸿的处女作

离开《惊声尖叫》剧组后,林克来到隔壁的工业光魔公司特效公司查看《永远的蝙蝠侠》特效部分制作进度。

这部电影从四月份开始特效部分,经过四个多月的制作,目前完成度接近99%,预计在本周内制作完成。

林克看了一遍特效部分,找到负责特效部分的安德鲁亚当森制片,指出12处有待商榷的细节问题,要求对方注意一下,最好及时纠正过来。

安德鲁制片看了看,用笔记下来,表示后期检查时会要求特效师们做出修正。

林克又看了两遍,再没看出什么问题。

他打电话给华纳兄弟总制片理查德福克斯,告诉他《永远的蝙蝠侠》后期制作预计在本周内完成,华纳方面什么时候举办试映会最好安排在10月份之前,十月份他要去北非拍电影。

理查德福克斯说那就放在月底。

林克说好。

“嗨~林克,很高兴在这里看到你。”

刚放下电话,看到大导演乔治卢卡斯从电梯口走过来。

乔治卢卡斯今年51岁,须发皆白,戴着圆框眼镜,长相斯文儒雅。

卢卡斯不止是好莱坞著名大导演,也是工业光魔特效公司的老板。

该公司创立于1975年,在过去二十年里为100多部电影提供过视觉特效制作服务,包括《星球大战》系列,《侏罗纪公园》、《终结者2》、《变相怪杰》《鬼马小精灵》等。

卢卡斯也凭着工业光魔公司和卢卡斯影业等产业,赚到二十多亿美元身家,成为娱乐圈里身价仅次于林克和大卫格芬的亿万富翁。

“卢卡斯先生,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

林克笑着伸手与卢卡斯握了握。

“哈哈,听过你来过公司几次,只是我时间不凑巧没见到你,今天听说你来了,我特意下来找你聊聊,有时间吗”

卢卡斯导演笑道。

“当然!我也期待能与你聊聊。”

在卢卡斯导演的邀请下,林克来到楼上的办公室喝了杯咖啡,一起聊聊电影,当前的北美市场,以及越来越盛行的cgi技术。

在聊到电影特效时,林克对具体的技术研究了解不多,只是从科幻小说作家的角度提出三维特效技术,利用光影特效和双眼视差,再借助简单的工具,让观众看到更立体的电影效果。

还表示正带人研究这种技术。

卢卡斯导演表示这种想法很有趣,也会安排公司特效师来研究这种技术,希望有机会多交流和合作。

林克答应下来。

聊了十多分钟,林克起身告辞。

来到楼下车里,他拿出手机看到有一个未接电话,是从圣迭戈别墅打来的,他重新拨打过去,电话响了几声,话筒里传来俞飞鸿清丽悦耳的声音。

“林克,在忙吗,上次你说想看看我拍的电影,这几个月我在学校里拍了一部毕业作品,想请你指点一下,你有时间吗”

俞飞鸿的声音带着几分犹豫。

“你要毕业了时间过得真快。”

“是的,我这个专业的学制是两年,我各科考试通过了,可以提前半年毕业。”

俞飞鸿有点小得意。

“恭喜你,今天太晚了,你这周有时间就带着片子来洛杉矶,我们在公司影厅里看看。”

“明天怎么样,你明天有时间吗”

俞飞鸿连忙问道。

“可以。”

第二天上午林克开完工作会议出来,就听到莱温斯基汇报说俞飞鸿来了。

林克回到办公室,就看到俞飞鸿拘谨地坐在沙发上。

穿着普通体恤,洗白的牛仔裤,扎着马尾辫,着装打扮像是个女大学生,清纯透彻干练。

不过她比普通女大学生更靓丽,白净秀丽的脸颊,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搭配着身上那股温婉的气质,即使年纪不大,也给人一种成熟御姐的味道。

“林克,你开会结束了。”

“飞鸿,坐下说。”

林克伸手示意,在对面沙发坐下,“我以为你下午才来。”

“我快毕业了,在圣迭戈也没事做,就提前过来了。”

俞飞鸿挽了下耳边的被烫过的秀发,白皙修长的手指和红润的脸颊相映成趣。

“这是你带来的录像带。”

林克看了看桌上的黄皮纸袋。

“是的,资金有限,我们用手持摄像机拍出来,画面质量有些糟糕。”

“没关系,我也用手持摄像机拍过电影。”

既然是录像带就不用去影厅里观看,办公室里有录影带播放机,可以在这里观看。

俞飞鸿把录影带放进播放机里,电影开始播放,名字叫《儿子的男朋友》,片头制作很粗糙,没有配乐,也没有字幕,画面主要是圣迭戈的街道和众多建筑。

从这片头给出的信息来看,电影讲的应该是家庭问题和同性恋。

在他看电影时,俞飞鸿紧张地抓着牛仔裤腿,视线不时落在他身上,注意着他一举一动,只要他稍微皱一下眉头,她心口会忍不住嘭嘭乱跳。

“别紧张,喝茶!”

林克看着电影说道。

“好!”

俞飞鸿端着茶杯喝了几口,因为喝的太快,差点呛到,她捂着红唇,表情略显尴尬。

林克也没理会她,继续看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来自内地的母亲,听说儿子患病做手术,不远万里飞到美国照顾,只是在照顾儿子期间,她发现儿子的朋友爱德华总是频繁出现在儿子身边,对儿子很照顾。

一开始她以为两人是关系很要好的朋友,也没当回事,还颇感欣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门外看到两人接吻,老阿姨顿时如遭雷劈,三观炸裂,当场晕厥过去。

醒来后老阿姨严厉呵斥儿子,要他立即与爱德华分开,儿子拒绝,称两人是真心相爱。

老阿姨差点又气晕过去。

母子开始冷战。

老阿姨到处找医生想治好儿子的‘病’,让他变成一个正常男人,娶妻生子。

但在帮儿子求药过程中,她接触到很多和儿子相同的‘病例’,也遇到过几位这方面的医生,发现儿子没有病,是一种正常现象。

无论媒体还是电影、邻居,都在劝说公众,身为家人要学会接受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老阿姨还是不能接受。

后来儿子再次发病,需要换肾才能活下来,而爱德华毫不犹豫地把肾换给了儿子。

老阿姨被爱德华的行为打动,后来也接受了事实。

最后的镜头是老阿姨坐在病床中间,一只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发,一只手搭在爱德华的肩膀上。

画面比较和谐。

电影结束。

“林克,怎么样”

俞飞鸿紧张地看着他。

林克摸着下巴继续盯着电视屏幕,这部电影让他感觉有点熟悉。

有一部分像是李安导演在93年拍摄的《喜宴》,讲的是同性男主角为了敷衍父亲的催婚,与非法移民女画家假结婚的故事。

另一部分像是一部独立电影《轻轻摇晃》,这部电影主演是《唐伯虎点秋香》里饰演‘华夫人’的郑佩佩,讲的也是华夏老妈和取向不正常的儿子。

不过那部电影里的儿子是死的,老太太飞到英国处理儿子的丧事,在处理后事时才发现儿子有个男性密友,是一个很温柔痴情的外国小伙子。

老太太也在震惊中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相比起来,这个故事内容更深刻,艺术水平更高。

俞飞鸿这个版本前面三十分钟拍的还不错,后面换肾的部分有点狗血剧的味道。

在狗血爱情剧里,观众看到男主角给女主角换肾换心就感动得稀里哗啦,就认为他们是真爱。

这部电影里也一样,这种写法属于用正常男女关系的角度来描述第三类感情,没有揭示这类感情的内涵和动人之处。

从编剧角度来说,属于偷懒了,在创作时没有提前做好功课,没有深入挖掘人物的真实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