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猴年 作品

第1278章 当连横对上合纵的时候



    兖州。手机端

    卫觊一身孝白,拜倒在地,哭诉着自己卫氏在河东的悲惨遭遇,泪流满面,凄凄惨惨,让人看了也不由得生出悲切之感。

    曹操好生劝慰了一番,然后便让侍从先搀扶着卫觊下去,感觉有些头痛,不由得伸手揉了头一侧的额头。

    曹操对于斐潜的情感,相当的复杂,随着斐潜一步步爬升,速度之快,足矣让曹操瞠目结舌,尤其是当斐潜获得了征西将军这个职位之后,曹操更是心如千万滋味涌来,又混杂在一处,酸甜苦辣咸什么都有。

    所以说,在曹操的心目当,对于征西将军自然还是有所忌惮的,可是毕竟离着还有些距离,这忌惮么,严格讲起来多少还是早了些。因此虽然卫觊哭得凄惨,但是要让曹操这样领兵为卫觊去报仇,也不是很现实。然而什么都不做么,又难免会寒了人心。

    征西将军斐潜在河东动了手,反倒是害的曹操不怎么好对卫觊下手了。虽然曹操心清楚卫觊多半是袁绍派来放在自己身边的,但是其他普通官武将未必清楚。想想看,投奔曹操而来,结果老巢被人抄家了,然后曹操不仅没帮忙,反倒是落井下石,一并收拾了,这要是传出去,以后谁还愿意跟着曹操?

    曹操看着卫觊的背影,沉默半响,对着荀彧说道:“若,伯觎此事,汝意如何?”曹操这句话问出来,其实想着让荀彧帮忙转一个弯子,找一个台阶下算了,毕竟眼前还有好多事情,怎么可能为了卫觊兴师动众的去找征西将军斐潜的麻烦。

    荀彧闻言,当然懂得曹操的心思,沉默片刻之后说道:“明公,彧以为不可,应以当下大局为重,还请明公熟思再三。”老大将锅甩了过来,自然要背起来,难道说再甩过去?并且站在当下的局势之下,荀彧心也确实认为不应该因为卫觊一事打乱了接下来的战略布局。

    曹操装作有些不高兴了,皱着眉头说道:“伯觎遭此大难,某心有戚戚焉,若不出兵匡扶河东卫氏,又如何酬得伯觎多年辛劳?”

    郭嘉坐在曹操另外一侧,听得这句话,顿时不由得心一哂,但忍住了,并没有现于颜色之。自从曹操发觉卫觊有些不对劲之后,不露声色的将卫觊边缘化了,基本派给卫觊的任务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成也好,不成也罢的那种,因此曹操说卫觊功劳辛苦,当然是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荀彧默然听完曹操的话,拱拱手,什么话也没说。帮着背锅已经是很不容易到了,结果还要背着锅唱念做打,这个事情,荀彧表示爱谁谁。

    曹操看着荀彧的模样,也知道荀彧的态度,不由得暗自啜了啜牙花子,又不好说些什么。原本卫觊的事情是预料之外的,荀彧不赞成打乱原有的计划也在情理之,更何况之前荀彧已经给过梯子了,是曹操自己不下来,可奈何之?

    郭嘉笑了笑,说道:“明公,不妨让某借吊丧蔡公之名,走一趟并北……某与征西,多少还有些交情,若保得卫氏些老小妇孺,亦算是多少慰伯觎之心。”

    “如此,大善!”曹操连忙顺着梯子便呲溜下来,再不下估计要被晾着了。

    荀彧虽然再卫觊的事情,没有给曹操什么面子,不过毕竟还是在曹操手下为臣,所以稍微表示一下态度也算了,当下当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拱了拱手,淡淡的说道:“当下兖州虽定,亦有隐患,若不早除,必受掣肘,还望明公早做决断。”

    吕布走了,兖州之还有隐患,那么隐患是什么,自然也显而易见了。

    曹操有些迟疑。

    郭嘉一看,旋即将目光垂了下来,鼻观口,口观心,原先他不建议荀彧做这种让人记恨的事情,但是荀彧坚持,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曹操看着荀彧,脸颊颤抖了两下,却没有说什么出来。兖州眼下,确实是大体平定了,但是实际也是千疮百孔,大不如前,蝗灾兵灾消耗了太多的底蕴,至少起曹操最初来到兖州的时候下降了三到四成!

    若是将来没有战事也还算可以慢慢的去恢复,去休养生息,但是现在明显东西南北都是敌人,未必那个那个善良,秋获收了起来,像是流水一样立刻花了出去,官吏俸禄,军队粮饷,还有破败城池的修缮,庄禾田地的整理,加各地河工,各地营造,各处救济常平补盗仓场修治等等,哪一处不需要用钱,那一点可以敷衍?

    属于曹操掌握范畴内的地方财政,留存例已经到了少到不能再少,一切都是在苦苦支撑而已。

    兖州这个时侯,其实和大汉王朝差不多,如同一台运转了一二百年的机器,零件磨损的差不多了,到处都在漏气,到处都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动,里面油水早干涸。曹操现在想要重新修整,但是掌握的资源却是历年来消耗得最多,收获得最少。

    但是民间却依旧积淀着大量财富,淤积在那里转动不得,而且兖州现在实际被一分为二,很多士族豪右也在徘徊,并不是完全都支持曹操,更加影响了曹操的财政。

    荀彧的意思很明确,兖州只能有一个主人,因此曹操和张邈之间迟早有一天要爆发矛盾。既然如此,何不趁着张邈不备直接先下手为强?

    曹操低下头,目光落在自己的手,沉默不言。他不是没有杀过人,而是杀了很多,但是杀对自己有恩的人一次够让自己难受的了,没想到现在还要杀第二次……

    走了权柄这一条路,难倒真的需要孤独一生?

    厅堂之内静悄悄的,荀彧和郭嘉都没有说话,似乎也在思索着什么问题。

    那滚烫的人血流淌在手的感觉似乎重新回到了曹操的脑海当,刺了。张邈对曹操有恩,这一点确实没有错,但是不代表张邈对曹操下全军都有恩情。

    从荀彧郭嘉毛玠等人,到单单归附旗下的青州兵,跟张邈没有半点关联,都是曹操一点点积攒下来的,难倒这些人都需要替曹操去偿还张邈的恩情么?

    “……然,如今崩坏之局,明公确实片刻耽搁不得。兖州处处,均需钱粮,但是濮阳一带,每日工役材料粮菜钱,直需万钱!左近河工,亦需治理,一旦秋冬日水枯之时不治,明年潮起必然受灾……”荀彧继续缓缓的说道,“……明公亦知,名之不顺,言之不正也……若号令相侼,兖州军民又何去何从?更何况此乃大将军制衡之计也,明公岂能视而不见?”

    荀彧盯着曹操,目精光四溢,言辞铿锵有力:“民生河工之事,或可暂且敷衍,或可勉力支撑。唯独军伍之事,不可再乱!钱粮不济,兵卒何安?天不可二日,军不可二帅!若再有吕陈之辈,明公可有良策以对?”

    荀彧郑重的拱拱手,说道:“彧言辞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一切能敷衍过去算了事,而是需要长远的规划。荀彧的话,道理既深,又处处都在为自己这个主公盘算,实在是贴心到了极处,一时间让曹操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若之意,某知矣……”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不过,大将军此处……”算是曹操舍得放下多年友情,向张邈动手,袁绍这个方面依旧不好交代。张邈刚刚向袁绍表示投诚,然后曹操将张邈干掉了,袁绍会怎么想?

    荀彧看了一眼郭嘉。

    郭嘉咳嗽两声,吸引了曹操的注意力,笑嘻嘻的说道:“此事不难。”

    “哦?”曹操连忙说道,“嗯,志才请讲。”这么些时日下来,曹操自然知道戏志才是个假名,但是既然郭嘉不主动揭破,曹操也同样装糊涂。

    郭嘉摇了摇脑袋,呵呵笑了两声,接下来的计策,荀彧是打死都不会说的,毕竟牵涉很多,万一搞不好是抄家灭族之祸,只有郭嘉敢,嗯,严格说起来便只有戏志才敢。反正戏志才是个假名字,到时候算是被人知晓了,也可以一推而二五六,不会牵扯到家族之人,自然是最为合适的献策人选了,所以郭嘉压低了声音说道:“师出有名即可……”

    “……张使君曾遣使联系豫州刺史……”郭嘉慢悠悠的说道,“明公可假其名,书信密约反叛大将军……自然出师有名矣……”

    豫州刺史郭贡是袁术的人,张邈之前确实有联系过郭贡准备夹击濮阳,结果因为计划不周全,节奏没有凑到一起去,郭贡来的时候,张邈吕布都没有到,结果郭贡以为自己被利用了,又看荀彧表现得异常沉稳,觉得自家孤军奋战很有风险,便退走了。

    袁绍和袁术原本不和,所以若是曹操写个假书,然后说袁术约张邈为内应,准备在什么时候起事,那么袁绍怎么看?最关键这个事情张邈确实做过,所以曹操往泼脏水的话张邈还真不好分辨得清!

    “大将军若知后将军谋划,定然动怒……主公为大将军分忧解难,何罪之有?”郭嘉慢悠悠继续说道。

    曹操沉吟了片刻,点点头说道:“或可一试。”曹操话虽然如此,但是依旧有些目光闪动,显然是还有些担心。

    郭嘉看了,缓缓的说道:“主公可是忧虑,袁公北定幽州之后……”

    曹操吸了口气,点了点头。袁绍和袁术像是两座大山一样压在头,像曹操这样在夹缝当求生存的自然不好受。

    袁绍向北,进攻幽州,而袁术像是约好的一样,转向进攻南面,两个人似乎都憋着一口气,等着谁先平定的一方之后,然后在原决出胜负一样。

    但问题是原是哪里,不久是属于曹操这一块兖州徐州之地么?

    自己打生打死打出来的一片天地,结果实际是两个大佬预定下来的决战沙场,自己像是敢死营,随时都可能在下一次的战斗当死去,这样的感觉谁会觉得好受?

    郭嘉笑道:“主公身居宝山何不知也!”

    曹操目光闪动了一下,说道:“此话怎讲?”

    郭嘉指着西面说道:“征西如今连并北关汉,权倾西北,又与主公有旧……主公何不亲善之,引其为援,以连横对合纵!”

    曹操喃喃的重复道:“连横合纵?”

    郭嘉笑道:“二袁以天下如局,逐鹿原,确实豪迈!不过却小视了天下英雄!岂能时时事事皆如其愿?!主公可与征西连横,征西取西北,主公取东南,届时天下二分,鹿死谁手亦非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