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 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这座坐落于郑州市商城路东段路北的古建筑群,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故事,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文化记忆。
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方有今日之规模。踏入庙门,仿佛穿越时空,步入了一个古老的世界。中轴线上,建筑依次排列,层次分明,红墙绿瓦,飞檐斗拱,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其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山门的木雕、砖雕工艺精湛,人物、花卉、瑞兽等图案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穿过山门,便是仪门,它庄重肃穆,与山门相得益彰。
过了仪门,便是戏楼。戏楼是城隍庙的一大特色建筑,飞檐高挑,装饰华丽。过去,这里常常上演各种戏曲,热闹非凡。每逢庙会,戏台上好戏连台,台下人头攒动,喝彩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戏楼的木雕装饰同样精美绝伦,题材丰富多样,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艺术创造力。
再往后走,便是拜殿和大殿。拜殿宽敞开阔,是人们祭祀城隍神时举行仪式的地方。大殿则是城隍庙的核心建筑,供奉着城隍神的塑像。城隍神在古代被视为城市的保护神,深受百姓的敬仰和崇拜。大殿建筑高大雄伟,斗拱交错,梁枋彩画绚丽夺目,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置身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
除了这些主要建筑,城隍庙内还有东西廊房等附属建筑。廊房内陈列着各种文物和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了郑州的历史变迁和民俗文化。漫步其间,仔细观赏这些展品,能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
郑州城隍庙不仅是一座祭祀场所,更是郑州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届时,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精彩纷呈,如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庙会上还有琳琅满目的传统小吃、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岁月悠悠,郑州城隍庙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荣辱。如今,它已成为郑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八方来客。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魅力,更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这座古老的城隍庙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灵魂 。
在郑州的城隍庙中,供奉着一位备受敬仰的人物——纪信。他是汉高祖刘邦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其英勇无畏和忠诚奉献而闻名于世。
时光倒流至公元前204年,当时楚汉相争正酣,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局势岌岌可危。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纪信挺身而出,毅然决定冒充汉王刘邦,以迷惑楚军,为刘邦创造逃脱的机会。
据《资治通鉴》记载:“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在一个深夜,陈平巧妙地安排了两千余名女子从东门出城,楚军见状,果然中计,纷纷向东门发起攻击。
而此时,纪信则乘坐着刘邦的王车,车上装饰着黄色的车篷和左边的大旗,他高声喊道:“粮食已经耗尽,汉王决定投降楚国。”楚军听闻此消息,皆欢呼万岁,纷纷涌出城东观看。
就这样,刘邦趁着楚军注意力被吸引的瞬间,率领数十名骑兵从西门疾驰而去,成功逃脱了楚军的围困。
然而,纪信的命运却令人惋惜。当项羽发现中计后,见到纪信,怒不可遏地问道:“汉王在哪里?”纪信毫不畏惧地回答道:“他已经逃走了。”项羽恼羞成怒,最终将纪信残忍地烧死。
这段历史故事,充分展现了纪信的忠诚和勇敢,他为了保护刘邦,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郑州城隍庙供奉着纪信,正是为了纪念他的英勇事迹,让后人永远铭记他的奉献精神。
纪信叹
周权〔元代〕
沛中龙奋芒砀云,咸阳楚炬三月焚。两雄角起鹿在野,三户有楚无强秦。
貔貅百万纷如雪,戈矛尽染英雄血。旗旄晓蔽天河云,兵尘夜暗中原月。
荥阳数载战不休,重围食尽汉亦忧。将军诈帝出降楚,脱帝虎口真良筹。
无何诸将已平楚,事定论功裂茅土。独无旌美到将军,不得褒名纪盟府。
男儿死节志已酬,瞑目地下夫何求。吁嗟功怨俱悠悠,汉廷雍齿还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