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仁心中暗自欣喜,同时也开始仔细琢磨在郑家中拉拢谁最为合适。
这段时间,他可没有闲着,在城内暗影司的配合下,对郑家人展开了详细的调查了解。
郑家中,郑芝龙有五兄弟,分别是郑芝龙、郑芝虎、郑芝麟、郑芝凤(即郑鸿逵)、郑芝豹。
可惜郑芝麟早已亡故,如今剩下的四兄弟在隆武朝中都担任要职。
此外,还有被称为“十八芝”的芝字辈堂兄、族兄等郑氏兄弟。
郑芝龙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郑渡、郑恩、郑荫、郑袭、郑世默、郑成功,以及田川七卫左门,其中郑成功与田川七卫左门是郑芝龙的日本夫人所生,为一母同胞。
在郑家,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便是郑芝龙的侄子郑彩。
郑家的权力核心,主要就是郑芝龙几兄弟、儿子郑成功以及侄儿郑彩。
王得仁通过深入了解得知,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因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忠君思想极为浓厚,为人正直宽厚、大度包容。
而他的父辈、叔叔们则为人圆滑世故,投机意识浓重。
这也是隆武皇帝愿意重用郑成功的原因之一,其中自然也不乏分化拉拢的考量。
郑芝龙对此虽感无奈,却也清楚儿子的观念与自己不同,不过郑成功的能力确实远超常人,包括他的其他几个儿子。
王得仁心中暗自思量,在隆武帝还在位的情况下,想要拉拢郑成功,那是绝无可能的,于是很快便将郑成功排除在了选项之外。
如此一来,就只能在其他人中寻找合适人选了。
在郑家之外,还有一人身处核心圈子,那便是施福。
施福,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施琅的族叔,他是郑芝龙的心腹之人,虽说身为外姓,却对郑芝龙忠心耿耿,甚至超过亲兄弟,显然也是不可拉拢的对象。
王得仁经过一番分析,觉得自己只能在郑芝龙的几个兄弟以及郑彩身上想办法了。
在郑芝龙的几个兄弟里,郑鸿逵与郑芝龙理念观念极为相似,肯定不可取。
郑芝豹与郑芝虎又都是没什么主见之人,只知道唯郑芝龙马首是瞻,同样不可取。
思来想去,最后就只剩下侄儿郑彩了。
这郑彩早年就跟随郑芝龙在海上闯荡,还参与了金门岛料罗湾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海盗集团展开激战,并一举将其击败。
此役意义非凡,首开东方国家击败西方殖民帝国的先例,使得当时的明朝成功控制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
凭借着这些经历和功绩,郑彩在郑家中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
其军事势力的独立发展,为他日后与郑芝龙分道扬镳甚至背叛提供了物质基础。
通过排除法,王得仁认定自己的工作重点就是拉拢郑彩。
虽说从多方打探来的消息表明,郑彩性格暴躁,平日里飞扬跋扈,行事独断,还惯于排斥异己。
可在王得仁看来,这些都不是阻碍他拉拢郑彩的关键因素。
王得仁盘算着,等隆武帝接见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提出与隆武朝互市的请求,同时争取和郑家的核心成员见上一面,好好商谈一番。
这样一来,他便能顺理成章地与郑彩深入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巧妙地传达给对方,先探探对方的口风。
王得仁精心穿戴整齐,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前往隆武朝堂,准备觐见朱聿键。
在皇宫内侍的引领下,他来到了皇宫勤政殿前等候。
没过多长时间,就有太监扯着尖细的嗓音高声唱宣:“宣夏朝使臣觐见!”王得仁深吸一口气,抖擞了一下袖袍,昂首挺胸、阔步迈入大殿正中央。
抬眼望去,大殿上首的金銮宝座上端坐着年轻的隆武皇帝朱聿键,身着明黄色龙袍,显得格外威严庄重。
下首则是文武两班大臣,整齐地分列左右。
只是文武两班中人员并不齐整,毕竟黄道周等人出征浙江在外,好几个位置都空着,让大殿看起来有些冷清。
“大夏使臣王得仁,拜见皇帝陛下!”王得仁微微弯腰,双手抱拳,行了个揖手礼。
此时大殿内一片安静,倒没有人挑剔他没有行跪拜之礼。
隆武皇帝朱聿键伸手轻轻虚托,脸上带着几分探究的神色,开口问道:“夏任免礼,夏使多次求见朕,究竟所为何事啊?”
王得仁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回道:“回皇帝陛下,臣奉我王之命,特意出使福州,只为促进双方友好往来、开展合作。”
朱聿键微微挑眉,追问道:“此话怎讲?”
“我大夏盛产丝绸、瓷器、食盐、铁矿、铁针等,这些物资可销往贵国,或途经贵国销往海外。
同时,贵国的各种商品也可直接销往我大夏境内,如此一来,定能繁荣双方的商业往来,还望皇帝陛下能恩准。”
王得仁条理清晰地阐述着。
隆武帝听完,微微沉吟,随后将目光转向郑芝龙,问道:“此事郑爱卿怎么看?”
郑芝龙这段时间正为出兵的事儿烦恼不已,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一亮,连忙回道:“回皇上,此乃好事啊!既能互通有无,又能促进我朝商业的繁荣发展。”
朱聿键心里暗自大骂:哼,只怕是发展你郑家的商业吧!但他也明白,这件事对朝堂确实有益处,便又转头看向文臣中的刑部尚书瞿式耜,问道:“瞿爱卿,你认为可行否?”
瞿式耜向前一步,出列恭敬地回道:“如果夏朝没有其它附加条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臣觉得此举不失为良策。”
朱聿键思索片刻,最终点头同意道:“既如此,朕允夏使所请,双方互市。”
“谢皇上!还请皇帝陛下准予臣在贵国境内考察,以便确定首批互市的商品类目。”王得仁紧接着继续奏请道。
朱聿键再次点头应允。
王得仁见目的达成,便告退离开皇宫,返回自己下榻之处,满心盘算着如何去拜访郑家相关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