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追风使的昭仪 作品

第163章 彻查此事

第163章彻查此事

她开始念的时候,荣亲王是阴恻恻地冷笑的,眼神是那种玩弄暴虐的意味,但当苏锦清晰的声音在大殿回响,越来越高时,荣亲王的脸色开始转白了,他双手紧握成拳头,这样才控制住他的恐惧与慌乱。

谢长治也震惊不已,这不就是他暗中给裴慕然的试题吗?苏锦为何得知?莫非是裴慕然泄露给她?不可能!裴慕然泄露给她有什么好处,苏锦并不参加科考,家中也无成年男子参加科考。那她从何处得来?真的是民间传言?

这届科举,试题经由皇帝所定,收入密函之中,知道的人就几个人,荣亲王是其中一个,他做主考官,有卖官获利前科,莫非是他泄露试题,卖给其他考生,从中获利?

他正想着,梁文帝一拍龙椅,蓦地站起来,厉声问:“这题目,可是在莲香楼流传?”

苏锦道:“回皇上的话,当时饮茶喝酒的人不多,这些人都以为是假的,并没在意。只有两三人有兴趣了,上前与卖试题的人攀谈,后面进去了厢房做交易。苏锦起了疑问,尾随而至,偷听得来的。除了偷听到试题,还偷听到这试题是从荣亲王那里得来的。但现场并无引起轰动和喧哗。”

也就是说,只在小范围内泄露,并不是大规模的人尽皆知。

事情还处于可控阶段。

梁文帝暗松口气,一挥衣袖,声音威严地命令道:“刑部尚书,朕着你彻查此事,凡是涉案者,一个不放过!”

刑部尚书连忙出列道:“臣遵旨。”

梁文帝侧过头来,目光如刀锋般看着荣亲王:“荣亲王,朕记得你是这届科举主考官,试题是朕和你所定,你现在可有什么话要说?”

他一向称呼荣亲王为四弟,但如今竟叫封号,分明就是愤怒失望到极点。

他可以容忍荣亲王杀人折磨人,甚至可以容忍他卖官,但不能容忍他挑战天子权威,动摇国家根基。

天下考生都盼着三年一次的科举,期待高中状元,这是一场公平的考试,偏偏荣亲王就泄露试题,让天下考生怎么相信律法,相信正义与公道?

荣亲王知道事态严重,一改往常的高傲嚣张,连忙离席,面向梁文帝,惶恐地说:“皇兄,臣弟绝无参与!一定是他人泄露!”

梁文帝冷冷道:“此次试题只有朕与你知道,你说的他人,莫非是朕吗?”

荣亲王额冒冷汗,想了想说:“国子监的梁博士负责出题,他也知道试题,必定是他泄露!”

“你说什么呢,梁博士出了题后,就一直在国子监长住,直到科举考试结束。现在他人还在国子监,饮食起居均严密监管,请问他怎么泄露?”

荣亲王顿时哑口无言,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试题就被泄露了?

此事还有一人知晓,那就是晋王谢长治......

想到这里,他怀疑的目光转向谢长治。

梁文帝却厉声道:“刑部尚书,封锁莲香楼,务必在三日之内,找出贩卖试题之人,凡是涉案者,一个也不放过!”

“是!”

这个时候梁文帝已无心饮乐,他愤怒离席。

荣亲王想为自己争辩也无能为力。

大家都在震惊于科举考试试题的泄露,惴惴不安于这次到底牵连多少人,人人自危,根本无心饮酒作乐,再加上梁文帝离席,大家匆匆饮两杯,吃两口东西,就散了。

荣亲王一腔愤恨,本来在今晚的宴席上,借此对苏锦发难,通过赐婚娶她回府折磨,哪知道因为科举试题的泄露而让梁文帝愤怒。

这种情形下,娶什么苏锦?

梁文帝恨不得掐死他!

荣亲王越想越憎恨,越恨越想将苏锦那张白嫩清秀的脸蛋,如同撕宣纸一样,一点一点地撕碎!

这个死丫鬟,又一次破坏他的大事,而且这一次事关重要,搞不好,有可能身陷囹圄!

“苏锦,等着瞧,本王绝对不放过你!”经过苏锦身边时,荣亲王从牙缝里阴恻恻地吐出几个字。

苏锦嫣然一笑,如明媚的春光,也如盛开的海棠,美丽之中藏着杀意:“王爷,苏锦等着你。”

倘若她不提早布局,等赐婚之事既定事实,她离死也不远了。

与其被对方猎杀,不如主动出击,并且要一击即中!

像荣亲王这种凶狠怪兽,如果不能一招毙命,等他喘过气来,必须疯狂反扑。

所以,苏锦还有更大的招数等他,务必让荣亲王翻不了身!

步出大殿时,所有人都躲着苏锦远远的。

因为她今晚在大殿上的行为表现太过惊骇,看着文静又娇滴的少女,竟然蕴藏着滔天巨浪般的力量,掀翻了巨塔般的荣亲王。

但沈放却与她并肩而行。

“你太冒险了。”沈放毫不客气地批评她。

苏锦知他所指,很平静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你不怕他报复?”

“如果老虎的腿被打断了,你觉得它还有力气报复吗?”

沈放闻言惊讶,苏锦淡淡一笑,快步走远,留给他一个挺直而优雅的背影。

谢长治回到府上,第一时间把裴慕然叫过来,逼问他试题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他泄露的。

裴慕然坚决否认。

谢长治冷冷道:“本王不会泄露,试题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若不是你泄露,谁信?”

裴慕然还想说什么,谢长治一个绝情的摆手,便有两个手下将他拖走。

“关在地牢里,没本王的命令,绝不许任何人靠近!”

裴慕然是人才,他不许别人得到他;但他有背叛的嫌疑,所以要关起来,再细细查问,到底他是谁派来。

梁文帝下令彻查科举试题泄露,派兵封锁了莲香楼。

当时贩卖试题的人早就逃之夭夭,但购买试题的却有四五人,竟然是当朝官员,他们为了儿子高中,铤而走险,重金买试题,好几个花了几千两。

他们被捉起来,招认了交接的人,是荣亲王的亲信,就因为知道荣亲王负责监考,才相信试题是真的,并且放心购买。

荣亲王依旧喊冤,坚称自己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