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哪有机会得什么嫡子的后话还没说完,就被如意强势打断:“停停停,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分明是未来医学的魅力!”

“你是不知道,未来的科技到底有多厉害。那外科医学,更是到了鬼斧神工的程度。”

“现在产妇生孩子,遇上位置不好、头盆不称、脐带绕颈等事,能不能生,能不能活的就只看天命。几百年后可就不一样了,人家有剖腹产。可以把肚子剖开,把孩子拿出来,再缝上伤口。”

啊?

康熙愣住:“这这这,这如此手段,产妇焉有活路?”

答案是不但有,休养个三年以上,还能继续要二胎呢。

康熙呼吸粗重,看着如意的目光都渐渐灼热起来。

没办法。

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疆域、人口、经济与文化都是衡量是否盛世的标准之一。

尤其是在他得如意帮助,大力发展工商业。

武器制造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正摩拳擦掌,想要把如意所说的敌国摁在地上摩擦呢,大面积拓土开疆时候,自然就更需要更多的人口。

别的不说,就这宫中与诸王府都有多少妃子贵人折在生产这道关上的?

有天下间最好的太医、最全的药材,无数奴婢精心伺候着尚且如此,更何况寻常百姓家?

这个剖腹产真的很必要!

关键时刻,能救下许多产妇性命。

而且……

康熙闭了闭眼:“若是当年有这神术,赫舍里氏就不会死于产后血崩。朕不会因为怜惜胤礽从小没了额娘,而对他格外宽纵,养成如今这副性子。”

“若赫舍里氏还在,也必然能在我们父子间居中调停,不使事情到达这般不可挽回的地步……”

这个时候如意能说什么呢?

只能拍拍他肩膀,给他递块帕子:“逝者已矣,玄烨别太伤心了。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若你有心组织人研究外科相关,不止剖腹产,就是绞肠痧之类,也再不是什么要命的病。”

“外伤出血过多的,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解决问题。还有……”

劝不好,如意就举例,积极转移康熙的注意力。

别说,这招还真好使!

三两句之后,康熙就主动问:“绞肠痧也能通过开膛破肚的方式彻底治好了?”

“当然,那玩意儿实际就是阑尾炎。只不过是盲肠发炎了而已,直接打开腹腔切掉那截发炎的盲肠,再休息一段时间,伤口长好了,就与常人无异。”

“输血是……”

“对,就跟你猜测的那样,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将同血型的血液输给另外一个失血严重的人,就能够挽回其生命。”

康熙惊呼不止,只觉得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直到如意说她只知道这些操作,但并不知如何操作。医学是一个特别严谨的学科,学艺不精直接变成杀人凶手。

所以,最早的外科大夫都是从尸体解剖开始的。

一点一点的,了解人体构造。

从而慢慢摸索着,一步一步的到了甚至可以更换脏器救人的程度。

见康熙遗憾加迟疑,如意垂眸:“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但为了大清医学进步,有些东西还是不要卡的太死,你说呢?”

康熙说对,并且很快秘密将这事提上了日程。

悄悄培养起外科大夫来。

就……

不愧是为了防治天花,在宫中直接用宫女做实验的狠辣帝王。

做决定都不带打丝毫磕绊的。

如意笑着建议:“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左右这外科大夫已经着手培养起来了,玄烨就别把性别卡的那么死呗。”

康熙愣:“您是说?”

“呐,你可别忘了,咱们现在是讲究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别说那些汉女,就连满洲姑奶奶也都跟着注重起名节来。”

“剖腹产手术若是没有女医主刀,直接让男大夫来。你猜那些产妇会不会被各种非议,又会不会因为扛不住这些非议而寻死觅活?”

“就算她们热爱生命,不肯体面。那些把规矩、名节看的比命更重的老古董们,会不会帮她们体面?”

“退一万步说,侥幸活了命。她们自己心里有没有疙瘩,夫婿心里有没有疙瘩。好好的夫妻,会不会因为这么一场手术后形同陌路?”

好家伙,一连数个假设,把康熙都给整惶恐了。

赶紧说找找找,这就找。

一定仔细培养一些女外科大夫,从根子上避免某些悲剧的发生。

只是……

需要解剖尸体才能一点点练就的医术,真会有那么多女子愿意学习且坚持下来吗?

康熙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提议都给完了,如意才不管他如何实施呢。

就只静静关注结果。

嗯,相信康熙的用心与实力,只要他惦记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帝。那么他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变不可能为可能。

绝不会轻易放弃。

事实上也确实,连蒸汽机那样超越时代的好玩意儿都被他们鼓捣出来了。

轮船下海,后装线膛炮成功发射。

区区医学而已,他还不相信举国之力都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了。

康熙眉头微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到底要交给谁。

如意则等着盼着,恨不得望穿秋水。

一天天扳着手指头数日子,计算九阿哥胤禟现在到了哪里,有了些什么收获,什么时候才能满载而归?

又会不会带来一些关于倭子国的消息,甚至率大清战舰打将过去的理由?

如果有的话,她得想什么法子才能跟着去一趟,实现一下每个中原人刻在骨子里的东京樱花梦呢?

而千万里之外,刚刚经历过一场酣畅淋漓售卖的九阿哥还在惊叹:“天啊,天啊,难怪皇玛嬷说海贸利润巨大,且大清的货物都很畅销呢。这家伙简直一本万利,供不应求啊!”

“可惜爷只有一艘轮船,拉不了许多货物。不然的话,这一次就够震撼整个大清,让朝堂上下一心,全力支持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