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文具多啊 作品

第545章 激战南天门

夏沫通过无线电,联络上了还在丛林中向老街镇方向机动的五个战斗小组,让他们改道向南天门方向穿插。

达艾朋和通米莱两人凑在一边嘀嘀咕咕,他俩不知道夏沫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山地攻坚战就是军事强国一般都不敢轻易触碰!而且南天门山背倚华夏,不但没有腹背受敌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可以让进攻方投鼠忌器——就算雇佣兵公司手里掌握着重火力,可一个不小心就会把炮弹砸进华夏境内,那样很容易会引发两国的外交争端,后患无穷。

三兄弟联盟距离最后的胜利,还差一场南天门山地攻坚战和一场老街镇的城市巷战。这两场战争全都是硬茬子,哪个都不好打。

俄军打巴赫穆特靠的是上百万发炮弹和和数以百吨计的航空炸弹、滑翔炸弹,其中包括了号称“炸弹之王”的fAB-3000高阻重型无制导航弹和1.5吨级的odAB-1500航空温压弹;以色列打加沙靠的是大规模精确制导轰炸和纵横中东的梅卡瓦主战坦克;现在“天怒”公司这个姓夏的年轻老总居然敢当众夸下海口,要连夜夺取南天门阵地,他的底气到底是什么?

达艾朋和通米莱作为民地武的首领级人物,他们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蒲甘军政府之所以在这种劣势的战况下依旧想要守住老街镇,那是因为果敢这块热土对蒲甘军政府的现任领导人敏昂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果敢可以说是敏昂来晋升的垫脚石,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2009年8月,当时五十三岁的敏昂来亲率两个师的优势兵力,以雷厉风行的姿态,突袭果敢同盟军。他利用同盟军内讧的机会,只用了三天就击垮了“果敢王”彭家生的部队,彻底收回了果敢地区的控制权。

敏昂来的军事行动极大地鼓舞了蒲军的士气,也为他积攒了大量的声望。此后敏昂来能够顺利晋升上将军衔,并正式出任蒲甘军方的总司令,一直到通过军事政变正式上台执政,一切皆源出于此。

果敢同盟军一开始打出消灭老街dianzha集团,消灭五大家族的旗号,只不过是为了迎合华夏的需求,希望可以借此获得这位强邻的支持和帮助。

但到了战役的中后期,同盟军的目标已经一变再变,从消灭五大家族变成了消灭妙瓦底的数万dianzha人员,甚至把目标直接定在了全蒲甘三十多万dianzha人员以及他们的后台老板身上,剑锋直指幕后的军政府当局。

军政府当然不会对此视而不见,这种事引起了敏昂来的高度警惕甚至是恐慌。

敏昂来自2021年发动军事政变上台以后,蒲甘的经济是一落千丈。敏昂来对内大搞大蒲族主义,对其他民族采取措施进行强硬压制,导致了军政府当局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危机。

可以认为,现在蒲北的军事冲突已经不单纯是民族冲突了,而是隐约具有了争夺政权的苗头!

你说敏昂来作为一个军事强人怎么能容忍这些?他怎么可能轻言放弃?所以这几天蒲甘军方的发言人左敏一直在反复向全世界宣扬一个观点——蒲甘军方有足够的能力保卫老街,保持蒲北的稳定,他们一定会击退各个民地武装的进攻。毕竟,南天门上的军事堡垒集群可不是吃素的!

夜幕降临后,夏沫和三兄弟联盟的几位老大在警卫部队的护卫下,借着夜色的掩护,成功地转移到了南天门的山脚下,并重新搭好了帐篷。

凌晨两点左右,最后一个战斗小组上报他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对敌渗透,穿越了蒲甘军的数道封锁线,潜入了位于南天门阵地下面的一条山谷中。

山谷距离南天门炮兵阵地只有三百多米的垂直高差,因为山谷四周全是极难攀爬的悬崖峭壁,所以蒲甘军队在这里并没有再安排警卫防守。

夏沫这一次除了带过来两箱小型无人机以外,还特意带来了十个铝合金箱子,箱子里面是十架经过基地自己动手改装的大疆t30农业植保无人机。

t30是一款专业级的六轴飞行器,采用全新的桁架式结构,折叠式设计,折叠后整机尺寸可以显着缩小,非常方便运输和存储。

t30的机臂、桨叶完全展开后的水平翼展接近三米,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七十公斤左右,最大平飞速度10m/s,最大可承受风速6m/s,最大飞行海拔高度4500m。

t30最大的优点是具备多向避障和直线爬升的能力,可以轻松应对高落差和复杂地形下的运输难题?,其直线爬升速率可以达到5米/秒?,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无人载具。

基地的改装主要是针对t30的通讯距离,另外又加装了专用挂架,还特意加大了t30电池的容量。

经过改装后的t30,每次可以轻松挂载四条机器狼或者两名机器人,持续水平飞行二十五分钟,这个时间足够夏沫把两批机器狼或机器人直接空投到南天门山的炮兵阵地上。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它便宜啊!在华夏是要买多少就有多少,即便是不计算国家补贴的全能套装零售价,也不超过华夏币五万五,堪称是价廉物美的典范。

在达艾朋和通米莱无比震撼的眼神中,所有的机器狼和机器人全部被挂到了t30的专用挂架上。十二个飞手分成三个小队,一队操控小型无人机,二队操控t30,最重要的是三队,他们负责操控机器狼群和机器人。

每队的飞手人数分配是:一队三人,二队一人,三队八人。帐篷里除了安排了这十二个飞手,另外还专门安排了一台军用笔记本电脑,为三兄弟联盟的三位大佬现场直播这支无人部队的作战实况。

夜色漆黑如墨,先期起飞的十架t30依次升空,两分钟后,二十架小无人机在“嗡嗡嗡”的一阵轰鸣后,齐齐升入了夜空,瞬息后便已彻底消失不见。

小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更快,所以一马当先赶到了山顶的炮兵阵地上空。正从东南亚上空飞过的一颗华夏“高分”卫星精准地捕捉到了南天门山顶燃起的第一个火球。

无人机是直接俯冲抵近山顶地下工事的通风孔,把一颗燃烧弹直接从通风孔中释放进去的。可是蒲甘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通气孔设计非常巧妙,很快,塞进去的燃烧弹“骨碌碌”地又从不远处的另一个水泥洞中滚了出来,山头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t30降落到离炮兵阵地不到两米的高度,释放钩摘除,第一个机器狼作战分队被释放下来。

“砰砰砰砰!”最先触地的机械狼群屈膝缓冲,也有站不稳摔倒的,可很快又若无其事地翻身爬了起来。这些四足杀人机器的腹部伸出了黑洞洞的枪管,红外复眼在头颅两侧亮起了暗红色的光点。

“砰!”一个政府军的哨兵被一条机器狼捕捉到,机器狼射出一发子弹,哨兵仰天栽倒。

“轰!”数十米外,三个人形战术机器人以蹲姿顺利完成了着陆,然后它们轻巧地蹦跳着,沿着山顶纵横交错的交通沟迅速突进,封锁住一个坑道的出口。

“检测到热源反应!”机器人的作战程序开始告警,帐篷中用来转播的笔记本屏幕上闪动着一片刺目的红色。

机器人的电子眼突然转向了该坑道的出口,抬手射出了一发单兵制导导弹。

导弹精准地钻入坑道,产生了剧烈的爆炸,爆炸又引发了坑道口附近堆放的几箱炮弹相继发生殉爆……在一连串响声震天的爆炸声中,坑道中传出一阵“吱哇”乱叫的声音,这个坑道出口已经被彻底炸塌了。

机器人一击命中,却并不多做停留,继续向下一个坑道口赶去。

所有的坑道口早就被卫星提前标定了位置,按图索骥就完事了。

炮兵阵地上出现的机器狼数量越来越多,他们以战斗队形紧跟着机器人,以点射的方式对残留的敌人进行补刀。

t30空投下这些机器战士后,并不停留,随后斜飞到山谷上空,朝着下方急速下坠,它们还要去接送谷底的那五队特种战士。

一个蒲甘军的狙击手从塌方的坑道口钻了出来。他运气不错,刚才那么猛烈的爆炸并没有真正伤害到他!而且因为接近出口,坍塌的工事也没有活埋他,他捡回了一条命。更幸运的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伙计——一支伤痕累累的mA-sniper半自动狙击步枪居然也安然无恙。

mA-sniper半自动狙击步枪师从前苏联的svd狙击步枪,属于蒲甘本土化的mA系列制式枪械之一,性能和精度方面并不输svd。

狙击手摇了摇晕乎乎宛如醉酒的脑袋,慢慢把眼睛凑近了pso-1m2瞄准镜。

pso-1m2采用了被动式红外线探测器,可以辅助狙击手在黑暗中光线不足的时候展开狙击。

前方时不时闪起自动武器喷出的枪焰,但从瞄准镜中却看不到一个人影。

“见鬼了!”这名狙击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又仔细检查了一下瞄准镜的镜盖,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

又一个坑道口附近堆积的弹药被打爆,山头上再次炸开一个个巨大的橙红色火球。借着这一团团耀眼的火光,狙击手哪怕只凭肉眼也看到了三百米外的那个“人”。

狙击手“呸”了一口,熟练地拉动枪栓,瞄准那个“人”的背部“砰”的就开了一枪。

在狙击镜里,他看到了自己射出的子弹在那个人的背部擦出了一条明显的火线,子弹居然偏斜着滑走了。

“真是活见鬼!这是什么防弹衣?”狙击手不信邪地又连续开了两枪,可结果都一样:枪枪命中,但对方居然一点事都没有,依旧能跑能跳,动作利索得很。

正准备开第四枪的时候,狙击手在狙击镜里看到了那个“人”的侧后方有一个低矮的东西掉过头来,对准了他的方向。

狙击手本能地感觉不妙,刚想要缩头,在他瞳孔最后的惊恐缩放中,一颗子弹已经准确地射入了他的脑袋,整颗头颅瞬间炸开,像一颗熟透的烂西瓜被人大力敲碎……狙击手至死都不知道那开枪打死他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