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推广种子

休沐,云右带着云舒一起去了这家如意饭馆。

云右笑着说:“听说这食店是太女开的,太女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我还听说这里的菜都很新奇。”

云舒也来了兴趣,和他爹一起去了如意饭馆。

只是看着菜谱,云右愣住了。

这些菜他一个也没尝过,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云舒接过食谱:“那我随便点了。”

“凉拌皮蛋、凉拌黄瓜、水煮肉片、酸辣土豆丝、玉米炒虾仁,再来个西红柿蛋花汤。”

小二连忙记下,去写菜单了。

云右小声嘀咕:“都是没吃过的,价格倒是公道。”

等了好一会儿,菜品才一个一个地端上来。

云右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端上来一个菜品,就惊呼一声。

“这,这是玉米吗?还能把玉米粒掰下来才炒着吃?”

“这红红的东西是什么?以前怎么没碰过,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吃?”

“这细细窄窄的东西是什么,怎么看着奇奇怪怪的?”

“这皮蛋黑乎乎的,能吃么?”

“还有这个绿油油的脆块块是什么?”

云右有很多疑惑。

云舒便说:“都可以吃,这是皮蛋,长得丑味道却不错,红色的点缀是辣椒,能提味……”

云舒一一将这些菜品介绍给他爹。

云右瞪大了眼,夹了一筷子的菜,吃进去时眼睛都亮了。

云右不解:“你这也是第一次来吧,怎么知道这些菜如何吃?”

云舒筷子一抖,面不改色地说:“有几次殿下留我用饭,吃过这些东西。”

云右便不再怀疑。

父子俩将整整一大桌子的菜给吃完了,心满意足的回去。

云右乐呵呵地说:“以后可以常来,这家食店的饭菜味道极好。”

只是两人都没想到,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如意饭店吃饭。

也就是这两日刚开业生意没那么好,后面生意火爆,怎么都挤不进去。

茶楼里,众人也没了听书的心思,大家伙都在讨论如意饭店。

颜宁乔装打扮了一番,来到茶楼正好看看如意饭店的风评怎么样。

“哎呦,今天我又没抢到如意饭店位置,生意太火爆了,这店家也不知道将饭菜价格往上调一调,都好几日了,愣是没抢到座位。”

“可不是么,我也就吃过一次,看见里面用的是稀奇古怪的新蔬菜,那什么黄瓜、皮蛋,还有西红柿,咱们那是见都没见过的。”

茶楼里的众人,开始叹气了。

颜宁小声跟她身边的护卫说:“你们去帮忙宣传一下杂货铺的种子。”

这时,魏武上前:“难道你们还不知道,祥云杂货铺能买到这些菜的种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了魏武的身上。

魏武便笑着说:“我早上去买厕纸的时候看见的,里头还摆着一些西红柿、黄瓜卖呢,皮蛋也有,若是早些过去,估摸能抢到。”

这时,茶楼里有几人悄咪咪地走了。

这时,有人问魏武:“那些种子当真能种出那些我们没见过的蔬菜?”

魏武挺直了腰杆子,他不答反问:“祥云杂货铺你们还信不过?”

众人恍然。

也有现在要过去抢种子的人。

但是还有人质疑:“就算种出来又如何,我们也不知道做法,还是吃不上如意楼那么好吃的饭菜。”

魏武继续说:“我都忘了,杂货铺卖食谱,里头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味道不比如意饭店的差。”

众人沉默了两三秒。

随后火速离开,一窝蜂地涌向祥云杂货铺。

魏武回来后,乐呵呵地说:“殿下,属下已经办好了。”

颜宁嘴角上扬,“可算是把那些种子解决了,只可惜,买种子的都是大户人家,乡下种地的百姓一个都没有分到。”

魏武安慰:“殿下不必着急。”

颜宁想着也是,总比之前无人问津来得好。

这种子还是得慢慢推广。

如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祥云杂货铺里此时一堆人站在那儿,乱糟糟的。

甚至有人为了一个食谱对人大打出手。

掌柜的提高了嗓音:“都别抢都别抢,横竖现在没有种出来,不着急抢的。”

“过几日会加印一千份,大家都不用着急。”

这话出来后,原本闹哄哄的一群人也都安静下来了。

有人还大致看了一眼食谱,“我的天,这里面竟然有酸辣土豆丝和水煮肉片的做法!”

“还有玉米排骨汤,这些不是隔壁如意饭店的招牌菜么?”

“直接卖食谱不好吧,隔壁店的生意……”

掌柜的心说隔壁饭店本就是太女弄出来推广新种子用的。

但这话不能告诉顾客。

掌柜的说:“这些你们就不用操心了,不会影响到隔壁店铺的生意。”

抢到菜谱的几人心满意足地回家,其他菜品没有,但土豆是有的。

可以回去做个酸辣土豆丝。

等等……

酸辣土豆丝好像要辣椒!

一群人咽了咽唾沫,立马就回家抢来的种子种下去。

那些新品种子被抢光了,有的人不甘心白来一趟,索性把那些改良种子买下来。

他们总觉得一样的食材,隔壁如意饭馆的就是好吃一些。

不少人猜测如意饭店用的是改良的种子种出来的蔬菜。

次日,颜宁再一次来到杂货铺,发现种子的货架都空了,不仅是新种子,改良种子也被卖空了。

颜宁道:“你们有空去一趟皇庄,让冯管事他们培育出了种子就拿过来卖。”

掌柜的连忙应下。

让颜宁有些意外的是,听掌柜提起京城附近的农户说起过,他们也要来购买种子,还说下次有种子一定要留给他们。

京城附近的农户都有钱,他们能做草纸和墨汁卖给京城的学生。

大家伙手上有银子,种子对他们来说并不算贵,所以不少农户都愿意买。

只可惜,种子数量有限,再买,就得再过几个月了。

有不少人还特地留了五个铜板当定金,只为了往后能买到这些种子。

也有人时不时就唉声叹气。

当初种子那么便宜,也没人抢,怎么就不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