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凤凰朝拜

第173章凤凰朝拜

------------

贤阳知道,她一直知道先皇后偏爱于她。免费看书就搜:闪爵小说网

从懂事开始,先皇后珍惜的好玩的都会先给她,再给德阳。

本以为是体恤她生母不在身边,才多加疼爱。

后来知道,不是的,是先皇后在为她的一生做打算。

德阳可以疯玩,她却要在梁下日日背书。

书背不完,不准吃饭,字写的不好,便要用藤条抽打手背。

宇文家特请了探花郎教导两位公主,也只教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小时候,还不能明白这片良苦用心。

长大后,当贤阳被人称赞大魏第一才女时,众人便明晓了。

她藏着墨玉不让人看见,却藏不住贤阳宫。

德阳对她的嫉妒越来越盛,不光嫉妒她,还嫉妒被她剥夺的母爱。

她自知有愧,知道自己抢了贤阳的东西。

所以从小便避其锋芒,那些责骂侮辱,她都一一承受,不敢告诉其他人,

仿佛只有这样,她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显皇后的母爱。

所以,当宫内流言四起,甚至传到了嫡公主十六岁的生辰宴上。

她明知那杯参茶有问题,还是喝了。

一杯参茶让她在床上躺了足足半年,差点没要了她的命。

先皇盘查,她还以自己误食为由替德阳开脱。

她并非伤心,难过,愤怒,只是有些委屈。

“我委屈曾经的愧疚,曾经因为些许疼爱便沾沾自喜的自己,委屈像是偷了别人东西的自己,原来那些遥不可及的,本就是我的。”

本就是我的东西,我却因为得到它而惶惶不安。

那些年,我到底错过了多少好时光。

先皇后为何将宇文家的墨玉给了贤阳?

她是慢慢的察觉了什么,还是仅仅对于贤阳的疼爱?

凌锦意不知,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有些谜底终究解不开了。

像她曾经所言,结果的是好的,便好了。

未来还有好时光可以享受。

后宫这刀风刮过去,也就过去了。

放眼后宫并没有什么变化,贤阳公主同样闭门不出,淑慧太妃协助太后掌权。

只是少了一个耀武扬威欺凌霸世的德阳,奴才们的生活好过了些。

一晃两日。

寻找绣娘的任务,阿英光荣的失败了。

阿英辩解,此事不怪她,每每找一个绣娘,凌锦意会先进行交谈。

每次交谈,她都警告人家,教导女红一事断断不能散播,否则就把舌头割下来。

别说教导旁人,那绣娘都快吓死了。

阿英最后总结,不怪我笨,都是您太凶。

凌锦意有苦在心口难看,她真的不希望此时散播开来,日后在被人抓住小辫子。

她挽着袖子不信邪,打算亲自去绣房走一趟。

新年刚过,绣房难得清闲几日。

年前小主们需要穿的袍子衣服,都已经准备妥帖。

至于春装,要再等上一个月才开始准备。

凌锦意静悄悄的到了绣房的院子,大院内有一株腊梅的开火红正旺。

内务府李来财在旁后者,听从差遣。

绣房的掌事嬷嬷看起来很年轻,大约四十出头,一身素袍子,身上并无花样。

凌锦意随手搭上着银瓜子,安抚她,不必紧张,自己就是随便转转。

院内正中央的大厅,便是绣房的集中工作地。

一张张绣桌整齐排列着,一串串五彩斑斓的丝线和布料,看着赏心悦目。

凌锦意背着手,东瞧瞧西看看,仅有的七名宫人没见过太后,也不知道她是谁。

可眼神往后面一瞥,见到了规矩跟着的李来财和掌事嬷嬷。

她站在一小宫人身旁,瞧着她手指翻飞,红线如同被施了魔法,半只凤凰就像是水泼在绢布上一样流畅。

她问道:“这是什么?”

“回……回主子,这是凤凰朝拜图。”

“这是给哪个宫绣的?”

小宫人涩生生的,“给贤阳宫,内务府说,嫡公主需要有件想要的狍子,命绣房制作。”

凌锦意动手摸了摸,“这是漂亮啊!”

见面前这位二八少女很是好说话,小宫人也逐渐大胆起来。

“这只是样板,绣房让我、莺儿姐姐和彩霞等十位宫人,各自琢磨凤凰朝拜的花样,绣出来看谁的漂亮,便用谁的。

真正的袍子,要用金丝线、云中雾、烟罗等丝线修成。”

厉害厉害,随便一件孝敬的袍子,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心血。

怪不得古代珍品多。

凌锦意感叹的点头,顺便夸奖道:“我觉你绣的很好,一定能入选。”

小宫人脸色红红,“谢主子夸奖。”

她微笑着继续闲逛,正堂内不挂文人字画,竟然挂了几块布匹。

有典雅的万里江山图,有热闹的的花团锦簇,还有鸳鸯戏水孔雀开屏……

全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眼扫过去竟带出些文化的厚重。

掌事嬷嬷与小宫人耳语了几步,便凑上前来。

她介绍说,这都是绣房出色的绣娘,谁的绣的好,谁的绣品才能挂在这里。

各宫前来的做衣物时,在这里挑,看中谁的绣工,便可指名让她来做。

凌锦意突然一笑,并非绣品,而是管理方式。

内务府有令,她没有一言堂,而是用银子在绣房内展开比赛。

谁的作品好,谁能全权负责,还有银子。

各宫来挑人,不偏不倚,就作品的挂墙上用事实说话。

像绣房、御膳房这种地方,基本上都是一言堂。

谁出头,谁负责什么,都是掌事嬷嬷自己说了算。

没想到啊,绣房竟然实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竞争上岗,人人平等。

这么先进的管理方式,她竟然在后宫看到了!?

凌锦意含着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掌事嬷嬷一愣,忙跪地说道:“奴婢秋露。”

“原先做什么的?”

秋露愣了几秒,“奴婢本是绣娘,十二岁进宫,一直待在绣房,二十五岁时并未选择出宫,姑姑年老,特赏了银子出宫养老,奴婢便尽职掌事嬷嬷。”

凌锦意点头,“很好,你今年多大,看面相已过而立之年?”

“奴婢三十又二。”

她手一挥,“好,销了秋露的奴籍,转皇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