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七满成亲啦
古人极其在意名节,如果让可欣姐跟七哥不明不白地住在一起,势必会有损声誉。
既然如此,就只能先把亲事办了,免得日后招来麻烦。
姜二满听了,摇摇头说,“妹妹的想法是好的,可小七今年才十六岁啊,拜堂成亲是不是太早了?”
他没记错的话,可欣姑娘今年也是十六岁。
虽到了适嫁年纪,可对男女之事还是一无所知。
屋子内的气氛有些沉闷和尴尬,久久都没人开口说话。
金可欣更是羞红了脸,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看。
最后还是苗香莲打破了沉默,笑了笑说,“要不就让七满一个人去吧,他们的亲事既然已经定下,就不会反悔了,晚几年成亲也无妨!~”
“我愿意跟七满走。”金可欣忽然抬起头,一脸坚定。
“可欣。”金景山横了女儿一眼。
你想去,也得问问七满愿不愿意带你走啊。
如果不情不愿的,就当他刚才没说过那些话。
一个男人若把女人当成累赘,就说明他压根就不是真心待她的。
然而,七满却义正严词道:“我愿意娶可欣为妻。”
“小七,你年纪太小了,再等两年吧。”姜二满劝道。
姜大满一听,直接恼了,“老二,你胡咧咧啥呢,十六七岁娶媳妇的后生多了,一抓一大把,怎么就早了?”
进屋倒水的赵萍菊也跟着劝道:“我听说下河村有个后生,十四岁就娶媳妇了,人家现在孩子都生好几个了!~”
姜二满‘哦’了一声,不敢插话了。
苗香莲叹息道:“既然两个孩子都愿意,那就赶紧给他们张罗亲事吧。”
“娘,马公公明个儿就要走了,来得及吗?”赵萍菊问。
姜甜甜笑眯眯道:“可以晚两天再走呀。”
沾沾喜气儿也是好的。
小乡主都发话了,马公公自然不敢拒绝,当即匀出三天时间,让姜家筹备亲事。
下聘礼,准备酒席,花轿,乐班子,喜服,喜帖等等,三日时间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了。
好在姜家儿郎多,办事效率高。
这不,次日天不亮,姜万田就领着全家老小进城采买去了。
喜服三天做不出来,只能买成衣。
还好杜罗娟眼光独到,量好尺寸后便给七满选了一身鲜亮喜庆的新郎装。
女方那边要备嫁妆,所以喜服之类的也得自个儿准备。
但金可欣没有娘,弟弟年幼,老爹又是第一次嫁闺女,啥都不懂。
苗香莲只好把二老媳妇和上官姑娘派过去,帮可欣忙活忙活。
“娘,您说,县太爷嫁闺女,会给她准备什么嫁妆啊?”赵萍菊一边挑碗,一边问道。
成亲新人要用红碗和红筷子,图个吉利,家里没有,得现买。
苗香莲悠了悠缩在她怀里熟睡的奶团子,“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即便没有嫁妆,娘就不认这个儿媳妇了?”
当年老大和老二媳妇嫁进来时,都是空着手来的,不也安安稳稳过了这么多年吗。
反倒是老三媳妇孙翠花陪嫁了两块料子和一罐茶叶,反倒没跟三满长久。
赵萍菊抿嘴笑笑,“娘,自打咱们搬到桃花村后,我每天都跟做梦似的,您能想到七满有一天能当大官,还能娶县令千金做媳妇吗,反正我是想不到!~”
当初在河湾村时,七满呆头呆脑的,还是个哑巴,整日跟木头打交道。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下后生,如今确有这般辉煌的成就。
都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七满现在一定很风光吧。
昨日才挣了三千两银子,今天就娶媳妇了。
真好。
苗香莲莞尔一笑,低头亲了一口闺女,“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没有甜甜,他们一家子估计早都死在逃荒路上了。
一听说家里要办喜事,清荷和三个小子也急匆匆赶回来,帮着忙活起来。
姜万田买了个猪头,正蹲在院子里燎着。
前来道贺的村民络绎不绝,一看到姜万田便拱手作揖。
“乡主老爷,你家那块地便宜点卖给我算了,你如今的身价可不比城里的员外低,若再出去种地,会被人笑话的。”
姜万田听后,冷哼道:“咋的,我是乡主老爷,以后就不用吃饭了呗?”
“可以花钱买粮食嘛,那白面细米都稀烂贱,别说你买不起。”
“屁话,买来的粮食有自己亲手种的香吗?”姜万田横了那村民一眼。
“切,你不就是想装装样子吗,当我看不出来?村里人谁不知道县太爷是你亲家,就算家里断粮了,人家也会巴巴地给你送来。就算不下地干活,也没人笑话你,装啥呢?”
说话之人名叫顾刁猛,是桃花村的老人了,平日里跟姜家没什么交集。
就是前段时间水井干枯了,来姜家打过几次水,连句感谢的话都没说。
今个儿也不知是抽了什么风,跑到姜万田面前阴阳了一通,存心给人添堵。
姜万田皱紧眉头,“老顾,你来说说,我装啥了?我是吃你家米了,还是喝你家水了?”
“那倒没有。”顾刁猛撇了撇嘴,“我就是觉得吧,你们家实力雄厚,有靠山,有背景的,就别住在桃花村了,早早搬到城里去享福不好吗?”
何必留在村里跟大伙儿抢资源、抢地种呢?
姜万田气得火冒三丈,‘呯’地一声扔了手里的刮毛刀,“老子搬到哪去住,跟你有啥关系,赶紧滚出我家院子,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从前他根本没得罪过顾刁猛,这人何故来找他的毛病?
脑子进水了吗?
“我呸!”顾刁猛啐了口唾沫,“请我我都不来。”
出了老姜家,郑寡妇从暗中溜出来,把顾刁猛拽到角落里。
“咋样,是不是把他气得够呛?”郑寡妇笑吟吟问。
顾刁猛在她腰上摸了两把,色眯眯道:“好悬没气抽过去,嘻嘻。”
“咋不气死他呢,活该。哎呀,大白天的,你别乱摸。”
“走,去我家待会儿,呵呵。”
“......”
婚礼筹备了两天,第三日黄昏,金可欣的花轿在一阵欢快的唢呐声中抬进了老姜家。
姜七满穿着媳妇,胸前绑着大红花,把金可欣从轿中搀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