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三满开铺子

第292章 三满开铺子

金景山昨夜是在姜家住的。

送走女儿后,他心里感慨万千,总觉得可欣再也不会回来了。

姜大满问,“爹,小七进宫干活,那弟妹住在哪儿啊?”

“是啊,我听说宫里不让带女眷进去吧?”姜二满也插了一句。

姜万田当然没想到这一层。

他以为只要当了官,就可以解决任何难题,何必为住宿这种小事犯愁?

殊不知,居家住房才是最大的问题。

“宫里不让带媳妇进啊?”姜万田看向金景山,闷声问道。

金景山做县令这么久,当然清楚这些规矩。

他长叹一口气,“亲家不必为此事费心,我已经给可欣拿了银子。等到了京城、办好入职手续后,就让他们在宫外租一套宅子住!~”

买肯定是买不起的,京城的宅子,随随便便拿出来一套,都是几千两、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

他一个小小县令如何能承担得起?

“还能出来住啊?”三满弱弱地问。

“咋不能?三满又不是妃嫔,又不是宫女,更不是太监。他可是六品官员,如何不能出来住?”金景山道。

要想图个便利,不想来回折腾,宫里自然会提供住处。

可偏要出去生活,就得自个儿找房子。

六品官员朝廷是不会分发宅院的,起码得四品以上才行。

姜万田一听,忙插了句,“哎哟,哪能让亲家出钱租房呢。你总共给可欣拿了多少银子,我填补上便是!~”

“一家人何必那么见外,快算了。”金景山无奈地笑笑。

他总共就那么一个闺女,如今嫁给六品官员,而且六满前途无量,脑筋活络,下有乡主庇护于他,上有太子给他撑腰。

说到底,是他高攀了老姜家才对。

不过是拿了点租房的钱罢了,何足挂齿?

将来就算七满和可欣在京城买房,他哪怕勒紧裤腰带,也得出大头才是。

回到家,小奶团子跑到菜窖口,掀开盖子闻了闻,“哇,好香甜的味道诶。”

“妹妹,果酒是不是酿成了?”姜二满一脸激动。

姜甜甜‘嗯’了一声,“明天就可以开坛啦,想尝尝味道好不好,如果有土腥味儿,那还得多酿几天。”

毕竟是用灵泉水勾兑出的果酒,味道即便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真好。”姜二满兴奋得直搓手,“那依妹妹看,这一坛果酒打算卖多少钱啊?”

周宝根卖的高粱酒,一坛撑死也就十几文钱。

坛子大一点的,可以卖到三十文到五十文。

可这果酒味道偏甜,爷们们不一定会喜欢啊。

姜甜甜道:“一坛起码要卖到十两银子!~”

她心里的价位是二十两一坛,但要根据百姓的消费能力和受众人群来定价。

“多、多少?”二满瞪大眼睛。

他是不是听错了?

“十两银子呀,这种酒不是卖给穷人喝的,所以定价自然会高一些啊。”奶团子笑眯眯道。

“那这也太多了吧,能卖出去吗?”二满挠挠脸,半信半疑。

姜甜甜抿嘴一笑,随手把菜窖帘子盖好,“当初三哥哥做奶豆腐时,还怕卖不出去呢,现在再看,早都供不应求啦。”

任何事情不去尝试、不去实践,就提早下定论,这是不负责的表现。

一旁的杜罗娟推了二满一下,“你还信不过甜甜是咋的,少说那丧气话。”

福娃娃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家里人都心照不宣,这次七满能当上鲁班坊的司工,全是甜甜在暗中助力。

她想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

后院,牛棚前。

姜三满拎着奶桶走出来,见上官站在不远处,便说,“这两日小七成亲,你里里外外也忙得够呛,先歇几天吧,我自个儿就能忙过来!~”

有秦夫人带头帮忙宣传,他的生意好的不得了。

根本不用摆地摊,往往刚把奶豆腐送到县城,就被客人一抢而空了。

每天都不够卖。

这也多亏了上官姑娘帮他忙前忙后,又是劈柴烧火,又是熬奶筛渣,还得照顾母牛。

这么多活计,光靠他一个人可不够忙。

“我不累。”上官抿嘴笑笑,忽然说道:“三满,我觉得你可以开一家奶制品铺子,把家里的牛送到城里饲养,这样一来又省时又省工,大大降低了成本。你每天也不用起早贪黑两头跑了。”

三满听了,沉吟片刻,“可以是可以,但老百姓总有一天会吃够奶豆腐的,万一他们腻了,铺子不就白开了吗。”

这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上官静柔走到他面前,莞尔一笑,“三满,你想要靠某样东西赚钱,就得在这个东西的基础上再创新和挖掘,保持多样性和新鲜感才能赚钱。”

“在我们国家,牛奶可以做成很多东西,比如酸奶、奶酪、奶豆、奶糖、奶油等等,只是做起来有些麻烦,光靠你我二人肯定做不成,得多雇几个帮手才行!~”

姜三满听到这里,不由好奇,“原来上官姑娘懂这么多啊,我真是学到了。”

之前妹妹也说过,牛奶是液体黄金,不止能做奶豆腐,还能做其他很多很多食品。

既然要开奶制品铺子,三满以后要学的东西真真不少。

“三满如果愿意,我可以把自己学过的、见到的,都教给你。”上官加深了笑容。

三满感动极了,本能地拉起上官的手,“那真是太谢谢你了,铺子一旦开起来,所赚所得,咱俩平分。不,你七我三如何?”

上官静柔被他这一举动搞得有些愣怔,忙抽出手来,红着脸道:“钱还没赚到呢,就想着怎么分了?”

这男人,还真是傻的可爱。

赵萍菊收拾了一整天,总算是把家里家外打扫干净了。

举办一场婚礼,明面上是喜庆,可人去楼空后,要收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忙完后她去厨房捣鼓一道小菜,端到正堂邀请家人们品尝。

“都来尝尝看,这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烤豆皮。”

小奶团子一听说有好吃的,忙迈着小短腿跑过来,“呀,大嫂又做新菜了。”

“甜甜第一个吃。”赵萍菊拿起一串豆皮递过去,笑着道:“帮忙给大嫂提提意见。”

奶团子重重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