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为家人们分忧

姜大满把带来的三条麻袋都拿出来了,“老三,你帮我撑着。”

这么多木耳,随便搂上一捧,就有好几斤,跟白给的一样。

“宝根还说,驼峰山上除了树就是草,要啥没啥呢。”姜三满嘴角都快扯到耳朵根了,“这一大片木耳,他们就没发现?”

姜万田一边装木耳,一边哼哼,“那是因为他们家里没有福娃娃。”

就算跑遍整个驼峰山,能捡一筐蘑菇回去都不错了。

“爹说得在理,嘿嘿。”

三条大麻袋很快就装满了,可林子里还剩不少木耳呢。

姜万田抬头看看天色,“老三,你腿脚快,要不回村一趟,再拿几条麻袋过来吧。对了,把小四和小七爷叫来,咱争取多采点回去!~”

就算吃不了,也能卖钱,或送给村民们尝尝。

“行,我这就下山。”

眼见三哥要回村子,姜甜甜忙拦住他,“三哥哥,不用特意跑一趟。”

“可是、可是麻袋已经装不下了。”

“可以用这个装。”

姜甜甜打开小挎包,从里面拿出一个透明的小袋子。

然后在老爹和哥哥们面前抖了抖。

袋子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变大,感觉能把整片林子都装下了。

姜大满不可思议,“这这这、这是什么东西?”

怎么越抖越大呢?

姜三满比较有经验,上次打来的那头驼鹿,鹿血就是用这种袋子装的。

看着很轻薄,却结实耐用。

“问那么多干啥,反正木耳飘轻,不沉,有东西装就不错了。”姜万田插了一句。

只要不洒出来,他就有办法拖下山。

姜甜甜抿嘴一笑,“爹爹,这一个够用吗,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

其实她是想把这些木耳直接收到空间里的。

可又怕吓到老爹和哥哥。

而且这次拿出来的袋子非常结实,是用碳纤维编制而成的。

不是普通的塑料袋,即便碰到尖锐物体,也不会划破。

“够了够了。”姜万田眼睛乐成一条缝,上前抱了抱小闺女,“闺女,你为家里做了这么多,爹都不知咋感谢你好了。”

奶团子眉眼弯弯,“爹爹,是您和哥哥们运气好,才能见到蛋和木耳的,跟我没关系。”

“是是是,没关系。”姜万田一副我都懂的表情。

有了大袋子,大满和三满几乎把整片林子的木耳都扫荡空了。

又把原先三个麻袋的木耳倒进去,把袋口系上后,爷三遍轮番上阵,开始往山下拽。

下坡路很省劲,遇到陡峭的地方,袋子自己就往下滚动。

天色将将擦黑,爷几个才把木耳运回家中,所幸没被人看见。

“嚯,你们这是打劫去了吗,居然采了这么多木耳。”姜二满满脸震惊。

苗香莲也是一脸诧异,“这驼峰山上有木耳吗?”

“当然有了,我们遇到的那片林子,遍地都是木耳,采都采不完。”姜三满笑着道。

采野货的乐趣只有亲自体验过的人才懂。

尤其是在山里转悠大半天,一无所获,正要打退堂鼓时,突然给你一个惊喜。

赵萍菊拿起一个木耳,轻轻捏了捏,“还有点潮,得晒晒才行。”

“大嫂,晚上炒木耳吃吧。”奶团子建议道。

“好。”赵萍菊抿嘴一笑,“等会大嫂就去洗白菜,再切点五花肉,咱们做木耳炒白菜片,好不好。”

“嗯嗯。”

四满和七满也过来帮忙,把所有木耳都铺在院子的空地儿上。

明日太阳升起,暴晒一天就差不多了。

正堂内。

姜万田喝了一碗茶水,这才问道:“老婆子,那个黄媒婆怎么说?”

“人是见到了,礼也收了。”苗香莲叹息一声,“主要是翠花刚没不久,黄媒婆觉得晦气,觉得咱家老三克妻,所以不太爱保咱家的媒。”

姜万田一听,皱了皱眉,“这媒婆也是个心黑的,孙翠花是怎么死的,她心里不清楚吗,关咱家老三啥事?”

姜甜甜也觉得这黄媒婆有些拎不清。

孙翠花明明是自己服毒自尽的,一定要追究责任,那也是佟老六的过错。

苗香莲无奈地摇摇头,“娶媳妇这种事,一是要看缘分,二是要看门楣,得慢慢碰,不能太心急!~”

“理是这么个理,可老三一日不成亲,我这心里就一日不踏实。”

姜万田叹了口气,“那个郑寡妇是啥人你也看见了,若她整天来纠缠老三,闹出啥动静来,老三以后就更不好娶媳妇了。”

毕竟成过一次亲了,再想娶,肯定不如头婚那么顺利。

“爹爹,三哥哥不是那种沾花惹草的人。”姜甜甜一脸认真道。

姜万田‘噗嗤’一笑,“爹知道,但架不住有些人总来招惹他啊。”

“那三哥哥也不会犯错。”

三哥是个很顾家、很有主见的人。

跟孙翠花的那段婚姻,让他看透很多事情,也积攒了不少经验。

所以在没走进第二段婚姻之前,他会很在意自己的名节和声誉。

一顿木耳炒白菜片,吃得家人们馋嘴巴舌的,都没吃够。

赵萍菊只炒了两盘,还说这东西如果炒一大锅该不好吃了。

“大嫂,明天咱们还吃炒木耳呗。”姜四满笑着讨好。

“那也不能顿顿吃啊。”赵萍菊憋不住笑,“明早做面片汤吃,晚上再炒木耳吧。”

“好。”

苗香莲把背篓里的蛋捡出来,应闺女的要求,她拿出十个大的,留着给家人们煮着吃。

剩下的四十个蛋,都被挪到炕头的竹筐里去了,上面蒙着一层小棉被。

杜罗娟进来瞅了瞅,好奇道:“娘,这蛋真的能孵出来吗?”

二满说小姑从山里捡了一大堆蛋回来,起初她还不信呢。

如今一瞧,这蛋也忒大了吧。

比家鹅下的蛋还大一圈儿呢。

“经管好了,应该没问题。”苗香莲微微一笑,“刚才你爹都挨个儿看了,这里面没有寡蛋。”

“那敢情好啊。”杜罗娟笑容满面,坐在炕沿边儿上,随手拿起一只蛋,“如果都能孵出来,一天得吃不少饲料呢。”

姜甜甜一听,忙爬到炕头,“二嫂,咱家的鹅和鸭子,喂野菜吃就好啦。”

饲料什么的,她空间有的是,倒不用家人们操心。

“真的?”杜罗娟凑过去,亲了小姑子一口。

她感觉,只要有福娃娃在,这鹅崽儿和鸭崽儿,吃空气都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