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爱屋及乌

赵嬷嬷这话是不是在敲打他啊。

毕竟这桃花村是在他的治下,若姜家老少挨欺负了,或受了什么委屈。

他没出手相帮,回头让晋王爷知道,他这头上的乌纱帽,是不是就不保了?

“大人,你吃菜啊。”姜万田随手给金景山夹了一块肉。

赵嬷嬷倒是没太在意金县令的反应,而是把桌子上的菜给奶团子夹了个遍。

眼看饭碗快装不下了,她才笑吟吟地放下筷子。

“县令叔叔,那猴子肉好吃嘛?”姜甜甜忽然问了一句。

金景山闻言,笑着回道:“好吃,野味馆的吴掌柜手艺很好,他用干辣椒爆炒了两盘,还跟薄荷炖了一锅肉,剩下的用炭火烤上了,味道确实不错!~”

一点土腥味儿都没有。

赵萍菊一听,好奇道:“就没想着做卤肉吗?”

“这老吴头做什么,我只管吃便是了。”金景山抿嘴一笑,“况且我以前从没吃过猴子肉,偶尔尝尝,倒也不错。”

姜万田道:“那大人这些年肯定吃过不少野味了。”

“倒也没吃多少,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但凡能弄来,我几乎都吃过。”金景山轻咳一声。

他这人不贪财,不好色,不嗜赌。

唯一的爱好就是吃野味儿。

因为跟其他官员不合群,所以这些年甭管业绩如何,都一直爬不上去。

赵嬷嬷抬起眸子,看了他一眼,“金县令倒是口福不小呢,比我家王爷吃得都全乎。”

金景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忙放下碗筷,拱了拱手,“嬷嬷,下官虽然好吃,但诸多野味都是下官自己花钱买来的,并没有鱼肉百姓、收受贿赂啊!~”

赵嬷嬷忍俊不禁,觉得金县令这人倒是挺有意思的。

她不过随口说了句,就把县太爷吓得魂不守舍。

从他的胆量就能看,金县令不是那种贪得无厌、大肆敛财的人。

在老姜家吃完饭后,天色已经暗淡下去了。

姜家老少把县太爷送到门口。

“甜甜,上次你说猴肉可以涮火锅,不知这汤锅该怎么做啊?”

金景山笑着询问道。

姜甜甜也没卖关子,直接打开小挎包,从里面拿出一张纸。

递给金景山,“喏,需要的配料都写在上面啦,大人回去照做就行了。”

金景山双手接过,上下扫了一眼。

这调配火锅汤料,居然需要十几味香料。

还得去弄牛油。

其中有很多材料他都没听说过。

“甜甜如果得空,可以去我府上帮忙做一次火锅,若能把我夫人和家里的厨子教会,我会好好感激你的!~”金景山道。

姜甜甜一听,哭笑不得,“大人,这配料已经写得很详细了,您拿给厨子一看就知道。”

何必让她亲自跑一趟呢。

其实金景山也有自己的小打算。

一顿饭下来,他发现姜家老少、包括赵嬷嬷,全都围着这小奶团子转。

老话讲,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虽然放在这里不合适,但只要能跟这丫头处好关系,日后晋王府那边应该也会对他青眼有加的。

爱屋及乌嘛,他现在真的很想升官。

苗香莲笑着插了句,“大人,我们才刚搬过来不久,家里家外还有很多事儿没做完,等闲下来后,再让甜甜去你府上帮忙吧!~”

“也好。”

金景山轻轻颔首。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反正老姜家就住在桃花村,他日后常过来看看他们便是了。

又嘚啵了几句,金景山才上了马车,缓缓离开了。

姜万田虽然喝得有点迷糊,但正事儿还要办的。

“老大老二,你们把家里的水桶都找出来,去村里多打点水回来。金县令不是说了吗,这十里八村的水井大部分都干了,咱多存点水,省得以后抓瞎。”

“爹,家里总共就一个大水缸啊。”姜大满笑着道。

“实在不行,明个儿就去县城再买两个大缸回来,反正天冷后要盐酸菜和芥菜疙瘩,没缸肯定不行。”

一旁的赵萍菊听后,微微一笑,“爹,要想把过冬的菜腌齐,起码要准备四口大缸。”

光腌酸菜,就得两大缸。

算上芥菜疙瘩、大头菜、辣白菜和萝卜之类的,还得多备出来两三口缸。

家里人口多,所以腌的东西自然也多。

如果腌少了,还没到腊月就没吃没,就不好再腌了。

一是买不到这些新鲜的秋菜,二是冰天雪地的,腌菜也不方便。

姜万田‘嗯’了一声,看向大满,“听见了没,多买几口缸回来,挑结实的买,别被人糊弄了!~”

“知道了爹。”

“还有小七,那马车啥时候能做好?”

如果用马车去拉货,就省得雇车装缸了。

来来回回还能省不少运费钱。

李七宝竖起一根手指头,没说话。

“咋的,还得一年啊?”姜万田瞪大眼珠子,“小七,你明明都会说话了,咋还像个闷葫芦似的,你这样以后还怎么娶媳妇啊?”

“是......一天。”姜七满额角淌下一滴冷汗。

姜万田叹了口气,“那你明天抓紧把马车做出来,后天让你大哥二哥去城里买缸,还有那白菜和芥菜种子啥的,也多买回来点,还有......算了算了,后天我跟你们一块去吧。”

说完,他看向两个孙子,“正好领着大仓和二仓去书院走走,打听一下上学的事情!~”

有些事他都不敢细想,初到一个地方,杂七杂八的事儿太多了。

好在家里小子多,能帮他分担很多杂事。

不然全靠他自己,得活活累死。

“爹爹。”姜甜甜从老娘伸手探出小脑袋,“家里的水井清理干净了吗?”

金县令说,村子里的水井随时都会干涸。

既然自家有一口井,姜甜甜无论如何也要弄出水来。

“哎呀,爹这一忙活,把这事儿都忘了。”

姜万田一拍脑门儿,忙吩咐小子们,“老大,你去找根绳子,二仓,你长得小,等会儿让你大叔送你下井,把井底的死猫烂狗和脏东西都清干净。”

“爷爷,井那么深,我不敢下。”姜二仓一脸恐惧。

井底黑布隆冬的,万一冒出一只鬼怎么办?

姜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