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夫人闻言,朝门外唤了一声,“姜大夫进来说话。”
四满推开房门走了进去,见患者已经苏醒过来,便提醒道:“夫人,蒋小姐血糖超标,仅有万万不可再吃甜食了!~”
蒋夫人不解,挑挑眉问,“这跟吃甜食有何关系?”
那些点心、汤羹和菜肴等等,几乎都是甜的,难道以后湘儿都不能吃了?
这也太委屈她了吧,年纪轻轻就要忌口了。
姜四满很确定第点点头,“在下方才说了,湘儿小姐患得是糖尿病,她所服用的药物也是降糖用的,如果一边吃药,一边吃甜食,那药物就等于白吃了。”
做为一个合格的大夫,他得为自己的患者负责,况且这次来给伯爵千金看病,他可是代表百草堂来的,绝不能自砸招牌。
蒋夫人‘哦’了一声,轻轻摸了摸女儿的脸,“湘儿,咱就听姜大夫的,以后不吃甜食了,娘让厨房给你泡一杯绿茶好不好?”
说完,蒋夫人又问姜四满,“茶水总可以了吧?”
“没事,但也要少喝。”姜四满笑着点点头。
一旁的将伯爵有些愤懑,“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喝的,这跟湘儿的病情有何关系?干脆让她直接绝食算了,哼!~”
姜四满:“......”
所以我说得还不够明白是吗?
“伯爵大人,在下这里有一份糖尿病患者的食谱,您可以拿回去让厨子看一下,按照上面的要求给蒋小姐提供膳食。一是为了她的身体好,二来也避免再出现昏迷呕吐的情况。”
话落,姜四满从药箱子中拿出医书,然后铺开纸,照抄了一份食谱,双手递给将伯爵。
床榻上的蒋湘儿微微一笑,“多谢姜大夫了,你的医术真了不起,比那些故弄玄虚的老郎中强多了!~”
她这些年看过的大夫,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光汤药就喝了上百副,可没有一个方子是对症的。
今天姜大夫给她吃的药,让她身体很舒服,呕吐感和眩晕感居然消失了。
“蒋小姐过奖了。”姜四满拱了拱手。
很快,一壶花茶送了过来,蒋夫人帮女儿倒了一杯,“喝一口润润喉吧,娘已经让厨房给你蒸桥面馒头了,又准备了不少蘸酱吃,等会儿咱饱饱的吃一顿!~”
女儿醒过来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儿,将伯爵两口子正打算大鱼大肉的庆祝一番呢。
可姜大夫三令五申,必须让湘儿吃粗粮和青菜,肉类也只能吃鱼肉和猪瘦肉,什么肘子、皮冻、五花肉和甜茶之类的,碰都不能碰。
蒋湘儿‘嗯’了一声,一杯茶水下肚,她脸色好看了许多,“娘,这个姜大夫是从哪儿请来的,他真的很厉害。”
“是当地的一个郎中,好像是从百草堂来的。”蒋夫人帮女儿掖好被子。
“果然是高手都在民间呢,凭他的本事,去京城开一家药堂肯定没问题。”蒋湘儿笑吟吟道。
一旁的将伯爵听了,横了女儿一眼,“你先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吧,总打听他做什么?”
蒋湘儿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老姜家。
赵萍菊包了白菜猪肉馅饺子,一边招呼大满帮忙捣蒜酱,一边往大门外看。
“这天都黑了,爹娘他们咋还不回来呢?”
不就是看房子吗,用去一整天时间吗?
姜大满笑了笑说,“没准儿爹脑子一热,就把房子买下来了呢!~”
“哪来的钱买房?”赵萍菊把蒜酱缸子抢过来,“你去烧水,把炉子捅一捅。”
姜大满嘿嘿一笑,“不就是八百两银子吗,在我妹妹眼里,那根本不算钱。”
“你啥意思?”赵萍菊拧紧眉头,“我可警告你,别啥事都指望甜甜,她才三岁多,家里能过上好日子,哪一样不是甜甜挣来的,你还不知足?”
姜大满敛住笑容,怔了怔神,“不是,我也没说啥啊,我的意思是......”
“你啥意思我不管,要想住大宅子,就自己出去挣钱,别跟个吸血鬼似的,一缺钱了就伸手管甜甜要,挺大个男人,你也好意思?”
“萍菊,你这就有点不讲理了吧。”姜大满随手扔了炉钩子,气鼓鼓地瞪着媳妇,“我啥时候管妹妹伸手要钱花了?”
本来是闲唠嗑,哪知媳妇这脾气一点就着,越说越离谱。
赵萍菊白了他一眼,捣好蒜酱后,便去厨房烧火了。
姜大满无奈地摇摇头,正想去哄哄媳妇,大门忽然被敲响了。
推开一看,就见老爹牵着马车站在外面,娘站在一旁抱着妹妹。
“愣着干啥,快把们打开啊,做饭了没?”姜万田问。
“萍菊包饺子了,马上好。”姜大满忙打开大门,“你们咋才回来啊,房子看得咋样?”
一提这事儿,姜万田就愁容满面,“房子挺好,就是没钱买!~”
回来时他们去书院看看八满和大仓二仓,耽误了不少时间。
“好房子有的是,等以后有钱了再说呗。”姜大满笑了笑,“快洗洗手吃饭吧。”
姜二满一整天都待在菜园子里,眼见草莓越长越好,他心里乐开了花。
如果真像妹妹说的,草莓长熟了做成果酒,那些有钱人一定会喜欢吧。
杜罗娟在家做了一天衣服,这会儿累得腰酸腿疼,手脚僵硬。
一听说好饭了,她才收好针线,从屋里走出来。
“八满和大仓二仓明天要大考了。”饭桌上,姜万田突然提了一嘴,“若能考上,他就是什么生了。”
“老头子,是童生。”苗香莲笑着插一句
。
“甭管啥生,能考上都是好样的。老大老二,你们两个明天要是没啥事儿,就去书院看看,给孩子买点吃的,鼓励鼓励他们。”姜万田道。
姜二满挠挠头,“考完又不立刻放榜,得等几天呢,有啥好看的?”
“你听听,这叫人话?”姜万田敲敲桌子,“你自个儿都不重视孩子教育,还指望别人看着他们学习啊?”
姜二满‘哦’了一声,埋头干饭。
姜甜甜倒是觉得八哥和两个侄子都有希望考上,尤其是八哥。
这三个孩子但凡有一个能考上童生,放在桃花村也算是稀罕事一桩了。
毕竟桃花村建村以后,就没出过一个读书人。
晚饭过后,一家人坐在正堂闲聊,门外忽然来了一个信差。
“是老姜家吗,有你们的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