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毕,各自坐下。西施发给我几张照片,闺房写真照。
照片上的她,光彩照人。是真的很照人。毕竟,她的肤色,比大部分女子白。我不敢多看,合上屏幕。身体却开始不安分。
瞬间,我想到了赵总。他给我吃过一款茶叶。结果,弄得我很尴尬。
如今,西篱仿佛也习得了秘法,让我同样身处困境。有些事,你越想从脑中驱除,那个念头,反而会更加牢固。
下午,我发信号给西施,表示要去她家蹭饭。
西施答:“好呀,吃鱼好么。”
后面,跟着一个偷笑的表情。
捱到傍晚,终于不用再苦苦熬持。
临走前,我拉开抽屉,取出赵总送我的茶叶,嘴角带笑:“或许,晚上可以派上用场。”
西施厨艺一般,她自己动手做了两道菜,另有一条红烧鱼,是叫的外卖。
看得出来,她很用心。不但盛菜的盘子很美观精致,而且,她还注重氛围,关了灯,点了烛。
她如此解释:“吃烛光晚餐,浪漫温馨。”
西施做的凉拌牛肉、炒菠菜,味道一般。就连她从那家据说生意火爆的烤鱼店,叫的外卖红烧烤鱼,味道也不过尔尔。
然而,与人用餐,很多时候,吃的并不是味道,而是其他。吃饭时,我与西隔面对面坐着。她炒好菜后,特意换了一条红色连衣裙。
一头大波浪,让她颇有些野性的魅惑,让人心思活泛。
吃完饭,西施起身,去厨房洗碗。我则在一边泡茶,准备让西施,也尝尝这款茶的味道。西施忙完,坐回茶几边,我已经喝过两杯。
她虽坐着,目光却不时往卧房瞟一眼。我知道,她在暗示什么。但茶已泡好,再怎么样,也得尝一口。
我给她倒上一杯,示意她尝一尝。
西施微笑点头,端起茶,轻抿一口。
大约觉得味道不错,一仰脖子,一杯下了肚。
在西施放下杯子的同时,脸上的颜色就红艳艳一片,眼睛里的波光,更是热烈灿艳。
按照说,此时无言胜无声,无需再言语什么了。
但此刻,我忽然起想了d姐,倒不是想起她的相处,而想起了她的一句话。
她曾说过,酒要愈陈愈香。换过来说,便是,喝最香的酒,酿最浓的情。
如此一想,我便按住性子,不着急了。
继而,给西施倒了第二杯、第三杯。
西施到底是女子,我不主动,她过于热烈,就是放肆。况且,这是在她自己家里。总归,得矜持一些。好不容易,茶喝完了。
洗过茶具,铺垫已经足够多了。
我俩相视一笑,前往房间。
戏完水,西施依偎在我身边,浅吟道:“今晚太冲动了,好像有人,把身体里的魔鬼,放了出来。”
如她所言,戏水时,她的确有些冲动。
学着古诗里的样子,莲戏荷叶东,莲戏荷叶西。
至于,具体如何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则是需要两个章节,详细叙述的。在此,按下不表。
听西施讲罢,我想起茶叶,看来,这款茶,无论男女,都有效力。
但我没点破,只刮了刮她的鼻子:“叫你贪杯,明天起不了床,迟到会扣工资的。”
西施轻轻拍把我的脸颊:“都怪你,我扣了钱,你补给我。”
休息完毕,我欲起身,西施拉住我:“晚上就住在这,别回去了吧。”
我说:“不了,这样不好。”
其实,我更担心的是,我曾在小区里,见过到一辆小车,疑似董事长的号牌。
如果西施与董事长真有牵扯,一旦撞见我,解释起来,太麻烦了。
所以,还是少惹麻烦为妙。
西施见我执意要回,却也没强求留我。她扯过睡衣,披在身上,送我到客厅,突然想起什么,笑道:“唉呀,我差点忘了。”
我问:“有啥要交待的?”
西施说:“关于表嫂做的包子,你不是要我做宣传么。”
我笑:“辛苦施施了,还早呢,不着急。”
西施却拉住我,将我按在沙发上:“这件事还真挺重要,耽搁不得。”
我静静地望着她。
西施说:“杏花颂这个名字,听起来,的确很有诗意。不过,不利于传播。”
“嗯。你继续说。”我并没有否认她。
西施受到鼓舞,笑道:“说错了,你可别怪我。”
我答:“怎么可能呢。感激还来不及呢。”
西施说:“杏花颂会让人误解,以为包子是加了杏花作调料。但实际上,却不是。而且,这个名字有点故弄玄虚。”
之前,我光顾着名字独特,吸引人,真没仔细想这些事。
听西施这么一说,还真有些道理。于是,我鼓励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西施说:“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包子店是杏花开的,自然要跟杏花扯花关系。但现在,杏花主动提出,把股份让出来,你们仨一起运营。我觉得杏花嫂倒挺大气的,所以,我也相信,你们的事业,肯定会做大。”
我微微颔首,西施接着说:“包子是用悬花制作而成,悬花这东西,本身就有很多卖点,为何要舍弃呢。”
我心中隐隐一动,似乎猜到,她会取什么样的名字了。
“我看,倒不如,就直接叫悬花包好了。好听,又好记,而且有悬念。”
西施说完,装出小女人的温柔:“我觉得表嫂功劳很大,我为她鸣不平,瞎说一通,别介意啊。”
然而,听完西施的话,我直接起身,搂住她,在她的额头,连吻三下。
我很兴奋,倒不像西施所说,此事的功劳,全该归于表嫂。而在于,她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做事业的思维。
离开西施小区,我立马给杏花打电话。
自然,先问起今天的生意,以及顾客反馈。得到的答复,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只有一点,总有顾客对名字好奇。”
我闻言一动,当即便问:“我与朋友喝茶,忽然间想到一事,包子的名字,更改一下,更有利于后续传播。”
杏花说:“好呀,我听你的。再说了,你现在也是三巨头之一嘛。”
说话时,杏花开起了玩笑。“三巨头”是我的调侃之辞,在杏花找我、表嫂商洽过后,经我提议,我们仨建了一个三个人的微信群。
此事,自然由我负责。起群名时,一时没有合适的,我干脆用了“三巨头”。意在鼓舞杏花与表嫂,未来有个美好前景,正在等着我们。
用不了多久,我们仨,就会成为巨头式的商业人物。如此言语,当然是调侃,但也活跃了氛围。
征求过杏花同意,我又在三人群里,将包子改名之事讲了一遍。杏花同意,表嫂更没什么不同意的。
全票通过,我心里鼓荡着一股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