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觉啊 作品

第390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15

万福听万春这么说,就知道有戏,眼睛顿时带着希冀,但是万春却在他眼中看到了贪婪的精光。

万春接着说道:“既然有卖饭的,要不咱们卖饼子吧。”

万福很失望,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呢。

“码头本身就已经有卖饼子的了,咱们过去一起卖,不是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吗。

这个办法不行。”

万春胸有成竹。

“爹,您听我说完啊,咱们在饼子中间夹上鸡蛋和小咸菜,也可以夹肉和蔬菜。

加什么东西价钱订的不一样就行了,客人想往里面加什么,让他们自己选。

每个买饼子的,咱们再赠送一碗汤。

用一个鸡蛋,把蛋花打的散一些,就能做出来一锅汤,咱们根本也没多少成本。

中午吃饼子那些人都是配的开水,有这么一碗蛋花汤在这里免费送,想来多少也能吸引一些生意的。

爹您琢磨琢磨能不能行,我先去热菜,生意不好您也得先把晚饭吃了。”

万福没说话,摸着下巴认真想着万春说的这个事情有多少可行性。

万春也没在意,她现在讨好万福,为的就是零用钱。

万福他们能赚钱最好,赚不着钱她也不在乎。

只要在万福心里留下她还有用,在她想要点零花钱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

万夏这里又是另一番场景。

万贵一家是因为万夏在山上采到一颗野山参卖了两百两银子,所以有钱到镇子上居住。

对外他们都和人说这房子是租的,其实这个房子就是他们买的。

二房的儿子万武今年十三了,被送去学木匠活,万贵也在木匠那找了个杂活,万夏母女俩就在家里绣帕子赚些家用。

但是万夏在知道父母不是她想的样子之后,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原本的打算是到了镇里生活后,开始教家里人做香皂赚钱,现在她改主意了,决定自己做。

平时也都是趁着家里没人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做准备。

万秋就更不用说了,她是锦鲤运,以前捡到钱财或者走了好运,在山上捡到猎物,基本上都会自己藏一部分,大部分和家里人分享。

现在是全部都自己留着,一点也不让万喜他们一家看见。

万喜在镇上的福运酒楼做小二,这家的老夫人之前被万秋救过,要给万秋银子报答的时候,刚好酒楼原来的小二回乡了。

这个活计就一起给了万喜,算是报答的一部分。

由于万秋经常来往酒楼和自己家里之间。

一次路上发生惊马,好几个人受伤,万秋就在路中间,马直接从她身边擦着身体跑过去,她什么事也没有。

每次她出现在酒楼,酒楼也会莫名其妙的生意变好一些。

酒楼掌柜发现了不寻常,就找人特意留意了万秋的动向。

福运酒楼的东家算不上什么好人。

已经在算计着,要是万秋真的运气比别人好,能影响自己家的生意,就把万秋弄回自己家,先当个干女儿。

以后要是想家里的生意更上一层,说不定这个万秋还有其他用途。

这样的福娃娃,既然被他发现了,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几位穿越女主在离开柳河村之后,没有了前期在村里的积累,全都没有原剧情中发展的顺利。

将来如何还不好说。

杨柳村

经过十多天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商队回来了。

这是全村的大喜事。

远远地看到走商的人回来,村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往村头跑。

这会儿所有人都在村头大柳树下,听这些走商的人讲这一路上的见闻呢。

村里人这会儿还在陆陆续续往这边赶来。

家里有人这一次跟着走商的,跑的最快,这会儿都上下仔细打量着自己家里人。

嘘寒问暖的问这一路上有没有危险,吃的好不好,累不累。

族长和里正也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人群自动给两人让出一条道路,让两人走到人群中心。

看到走商的人全都回来了,精神头也都不错,族长老怀安慰。

里正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这里面毕竟有他的长子,这些天他也是一直吃睡不好,担心这些人安全。

“好好好,回来就好,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好样的啊!”

王大虎看到族长和里正过来了,从自己家人身边走了过来,还是和走的时候一样,双手抱拳,腰板挺得笔直。

“族长、里正、各位叔伯婶娘,王大虎幸不辱命,把所有人都平安带回来了。

带出去的货全都卖出去了,咱们的货在读书学子之间很受欢迎,说是雅致。

还有很多人没买到,他们都和咱们订购了一些用品。

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都是咱们村能做的,就自作主张把活给接了下来。

这是订单,请族长和里正过目。”

这时候负责账房和物品记录的人也走了出来。

“族长、里正,这是账本、银子和这次走商的明细,我们两个对过账,没有出入。

现在也交给您两位,要是有哪里有纰漏,再找我们俩就是。”

里正打开账本,看了一眼,被惊了一跳。

这一次带走的物品,卖出去七百多两,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村里人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赚上半两银子,这一次走商,村里拿出来货物最少的人家,也能分个将近二两银子。

这还是在一点也没耽误农活的其余收入啊。

族长也看到了账面上的总钱数,高兴的满面红光,抚掌大笑。

“好,好啊。都是好样的!咱们这个生意有的做,柳河村的好日子来了啊!

其它的都先不说了,商队全都回去休息一下。

留在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动起来,咱们全村今天一起在村里吃个团圆饭,为咱们的商队接风洗尘。”

里正也高兴:“等着分钱的也别着急,等我和族长还有孙秀才,把这个账本再合算一下,每家该得多少银子绝不会少了你们的。

后天,大伙再到这大柳树下,大伙一起分钱。

咱们柳河村的名字,就是由这棵大柳树和旁边那条河来的。

从这一刻开始,咱们的好日子就快要来了。

也让这大柳树给咱们做个见证,跟着咱们一起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