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觉啊 作品

第392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17

几个老太太胡闹了一通,在冯二丫的几次求饶之下,到底是把冯二丫给放开了。

冯二丫这会儿笑的肚子疼,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不过嘴还是硬的。

“你们现在还是赶紧想好藏钱的地方吧,省得晚上睡不着觉。

不过耗子洞之类的就别藏了,别再被耗子给拿走了。”

胡四家的和李木头家的折腾这么一会儿也累了,胡四家的在旁边喘着气休息,李木头家的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看来你这是之前往耗子洞里藏过啊,这么有经验。

要不你告诉告诉我是哪个耗子洞,我有时间帮你找找,说不定还能把你丢失多年的银子找出来呢。”

然后她也学着冯二丫神秘兮兮的样子,靠近冯二丫耳边,小声说道:“等找到了,我就让你看看你丢失的银子的样子,然后我就和胡四家的一起去镇里吃顿好的,叫你在旁边闻味。”

胡四家的在旁边捧臭脚。

“这个好,咱俩一起找。这老货自从家里就剩她一个人开始,越来越皮了,是得找个机会好好治治她。”

冯二丫切了一声,又躺回躺椅上,这回还哼起了小曲,要多气人有多气人。

李木头家的看冯二丫这个样子,也不开玩笑了。

“自从你教村里人手艺开始,你就没怎么出过家门,几次都是村里有大事,你才跟着一起露个面。

走吧,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

人上了岁数,更得常活动,老闷在家里哪行呢。

再说等分完钱,大伙更得卯足了劲干活,到时候你这里整天进进出出的都是人,想出去都没有机会了。

赶紧的吧,所有人都去,就你一个人在家有什么意思。”

两个老太太连拉带拽的,总算把冯二丫拉出了家门。

等把她拉到族长家附近,直接就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族长家的正门口。

在这里给冯二丫他们占位置的,全都是各家扛把子的老太太,在家里说一不二的人物。

她们往这个位置一站,还真没有人过来抢地盘。

儿女们还给老太太们搬来了小板凳,冯二丫看着这个架势,这是直接把村头大柳树下的情报局会议,搬到族长家门口来了啊。

看着各家孩子孝顺的样子,叫冯二丫想到了一句话,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

虽然这里面好几个老太太本身在家里就是当家人,但是儿女们以前的照顾,绝对没有现在这么殷勤。

和老太太们一起聊天,还能主动给搬小板凳的事,更是想都别想。

这些儿女都是因为自己家老太太和冯二丫关系好,他们眼睛都能看到的好处就在身边,自然会更加在老太太身边溜须拍马。

冯二丫坐到小板凳上的时候,村头情报局的会议已经开始了,这会儿正在讲隔壁村嫁闺女的事呢。

那还等什么,赶紧加入吧。

村头情报局的会议,有一点必须要谨记在心,谁先走,谁就会成为下一个议题。

所以冯二丫坚决要等会议结束后,和其它老太太一起离开,不给她们在她身上寻找议题的机会。

这次老太太们的会议开的格外漫长,中午吃完饭,大伙连午觉都没睡,下午又在族长家门口集合了。

直到下午两点多钟的样子,族长家的大门,才在众人的期盼中打开。

族长、里正、孙秀才还有跟着商队的账房和物品管理员,作为队长的王大虎也赫然在列。

村里人知道,所有的账目都已经核算清楚了。

其实正常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只不过这是头一回,两边对账都格外仔细,就怕之前做的准备再有什么纰漏。

趁着上午算账的时候,族长和里正也把王大虎他们这些商队的人全都叫了过去,仔细打听了走商的经过,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所以才会拖这么长时间。

看到这些人从族长家走出来,所有人都停下了说话声,向族长家门口聚集过来。

族长和里正环顾了一下人群,里正往前走了两步,站到石台上,高声说道:“所有账目都已经合算完了,每家该得多少银子,我这里也全部都算好了。

你们是想今天就把银子领了,还是明天咱们祭过祖之后,在祖宗面前领钱。

这是咱们村头一回做生意赚了钱,理应告诉祖宗一声,咱们有了发财的途径了,儿孙能过上好日子了。

到底怎么做,我和族长商量了一下,听大家伙的。”

人群中有了小声的议论声,但是很快就有一个汉子高声说道:“族长、里正,我想今天就领钱。

既然要祭祖,领了银子也能给祖宗们上点好些的贡品。

咱们过上好日子了,也给祖宗们吃顿好的。”

听了他的话,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牛娃子说的对,光告诉祖宗咱们有好日子了不行,咱们得给祖宗也上些好东西才行。”

“我也同意,我们一家虽然不是族里的,但是往上数三辈都葬在咱们村。

我也要让爹娘长辈们看看我现在的日子有多好,让他们放心。”

同意今天发银子明天祭祖的声音此起彼伏,族长和里正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里正抬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既然大家都想今天发银子,那就这么定了。

明天家里的爷们儿都早点过来祠堂,咱们祭祖。”

说到这里,里正停顿了一下,然后大手一挥:“别的不多说,发银子!”

这一声说完,立马传来一阵欢呼声。

族长家门口,被人摆上了桌椅板凳,桌子上放上文房四宝。

孙秀才主笔,账房协助,族长等人在旁边作为见证,开始了柳河村第一次商队收益分发。

点到一个人的名字,后面还会高声喊出他所得的银子数量。

那个人上前,对照他交出来的物品,所卖钱数。

全部都能对上后,领银子,签字按手印。

每个上去领银子的人都是满脸带笑,领到自己家的银子后,全家就会聚在一起,把银子数了又数,然后紧紧握在手里。

旁边还会传来村民的各种打趣声。

领到银子的人家也不恼,跟着大家一起乐呵。

领完银子的人都留在族长家门口,等着看其它人家领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