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朝阳扭头问道:“娘,晚饭有鱼羹吗?”
“有,哪儿能忘了你爱吃的。”
朝阳爱吃鱼,最爱吃的是玉蝉鱼羹,将鱼剥皮去骨切片,用黄纸包裹荫干,以绿豆淀粉涂抹,用木槌敲打至薄如蝉翼后切条,在熬制好的鱼汤中加入黄酒,酱油,白胡椒粉慢煮,做出来的鱼羹口感滑嫩,滋味很好。
朝阳最爱吃凤仪宫小厨房做出来的玉蝉鱼羹,还要往鱼羹里面加些笋丝才好。
裴抒早早就吩咐小厨房准备了,说着,她摸了摸圆圆的脑袋,道:“还做了圆圆爱吃的冷修羊。”
裴抒本不爱吃羊肉,怀着朝阳和圆圆的时候变了口味,觉得羊肉吃起来也不错,可两个孩子一出生之后,她又不喜欢吃羊肉了,朝阳随了她,不怎么喜欢羊肉,圆圆倒是挺喜欢吃羊肉。
听了这话,圆圆嘴角不甚明显的上扬了几分,他又问:“有芙蓉肉和酱牛肉吗?”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满意了,去看花盆里他种下的花长得怎么样了,前几天长了几个花苞,应当快要开花了。
裴抒和周宸对视一眼,不自觉笑了笑,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很爱操心,芙蓉肉是裴抒爱吃的,周宸则是喜欢牛肉。
可孩子惦念着,两人自然是高兴的。
晚上,朝阳和圆圆回了自己的院子。
两个孩子大了,自然不能和以前似的和裴抒住在一起,一人有一座小院子。
上学的时候,朝阳多数时间都住在花萼园,圆圆虽比其他皇子公主入学早些,可也还没到搬出去住的年纪,他每天读书散学之后都要回来住的。
两个孩子离开之后,裴抒看周宸,问:“夫君可要手谈一局?”
“大好的时间,下什么棋。”
周宸拒绝的很干脆,前段时间忙,他有小半个月没来过凤仪宫了,两个孩子走了,这种没人打扰的时候还下什么棋。
裴抒自是知道周宸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手肘撑在桌面上,手掌托着下巴,看人的时候也不好好看,眼尾轻轻扫着周宸,嘴角轻轻上扬。
“还不到睡觉的时间,不下棋,那按着夫君的意思,该做些什么消遣活动来度过这漫漫长夜呢?”
皇后漂亮,几年过去了依旧没什么变化,时间不曾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依旧年轻好看,尤其那一双眼睛格外的引人注目,深邃有神,引得人沉溺其中,眨眼间长翘的睫毛一扇一扇的,眼尾处投下一抹阴影处,小勾子一样勾人。
看着皇后,周宸只觉得心里被皇后投了一把火,火势升腾渐旺,不断乱窜着。
直直看着眼神没有任何躲避的皇后,眼眸深邃不见底,如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无尽的惊涛骇浪的海面,周宸喉头上下滑动,“做些什么消遣活动?自然是让皇后和朕都觉得快活的消遣。”
听着周宸平时朗润的嗓音有些发紧,裴抒心中发笑,怎么像个不经世事的毛头小子似的,瞧着像是憋狠了一样。
心里这样想着,裴抒难免有些走神,忽然察觉到眼前的光亮消失,被一大片阴影笼罩着,下一瞬她整个人就腾空,被人打横抱起来,落入了结实有力的怀抱中。
回过神来,裴抒抱着周宸的脖子就笑,凑在周宸耳边小声把刚刚心中所想说给周宸听。
听了皇后的话,周宸哼笑一声,虚虚搭在皇后侧腰上方的手探到柔软的地方毫不客气捏了一把,“毛头小子可不会像朕这样,让皇后舒服。”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卧房,周宸俯身将皇后放在床榻上,脱了鞋子上床的时候随手将床边挂好的床帐扯下来。
一室暗香浮动,尽数掩藏于四方的床帐之中不泄半分,偶有一只纤细漂亮的手死死抓着床帐,凝脂般漂亮的手腕随着床帐的晃动而若隐若现,才窥得无边春色的一角,很快又被另一只筋络分明的有力大手拽着重新拉回床帐之内。
一夜无眠。
裴抒睁开眼的时候床帐中已是一片明亮,她眨了眨眼,缓了一小会儿才清醒过来,侧头看去,周宸躺着的那一边已经空了。
她抬起胳膊,手背搭在额头上,床帐里都亮了,时间肯定不早了,真是没说错,周宸真是憋狠了,昨晚上折腾了好长时间。
沐浴过后又困又累的她被周宸抱着回卧房的时候瞟了一眼摆放着的沙漏,子时都快过了。
缓过神来,裴抒扯了扯床铃,掀开被子坐起身的时候不由得扯了扯嘴角,又重新躺回去趴在床上。
很快,迎春和念秋进来了。
“娘娘醒了。”一人一把拉起床帐,整好挂在床边。
“念秋给我捏一捏腰和腿,酸的厉害。”
“好。”念秋坐在床边,替娘娘按摩。
“什么时辰了?”
“娘娘,巳时过半了,皇上不让吵醒娘娘,传话免了今天的请安。”
“今儿可真是起晚了。”再过一个时辰就该吃午饭了,“朝阳和圆圆呢?”
“娘娘,公主和太子被皇上接去太极宫了,现在还没回来,皇上今儿教考各位皇子公主的功课。”
按了一会儿,裴抒身上舒坦了,起床洗漱收拾好之后,也快吃午饭了,朝阳和圆圆回来了,周宸跟着也一起来了。
“朕想着该给圆圆看伴读的人选了。”
昨晚上没下成的棋,今天中午饭后下成了。
周宸落下棋子,道:“明年给圆圆安排伴读,按理来说,圆圆今年就该有伴读了。”可小家伙身边只跟着两个不大不小的宫人,伴读还没能真正定下来。
皇子公主都有伴读的,皇子五岁真正入学的时候就有两个伴读了,公主六岁,有一个伴读。
伴读的人选都是王公大臣家中和皇子公主年岁相仿的孩子。
朝阳两年前就有伴读了,出自裴家的一个女孩子,比朝阳大一岁,性子很好,和朝阳很合得来。
自今年伊始,就有不少家中有和太子年纪相仿的儿子的大臣都翘首以盼,盼着自家儿子能被选进宫里陪着太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