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保密
其实这几道三年级的题属于语文题,相当于那种成语填空。首发免费看书搜:零点看书
一个成语写出来了几个字,让学生填最后一个字。
其中有一道题叫做明修栈道,()渡陈仓。
当陈晋看到了这道题的时候,瞬间就是眼前一亮。
没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道题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却解决了困扰了陈晋和穆良玉最大的难题。
“好了,你的这些作业我都帮你写好了,你回去好好记一下,下次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陈晋也完全没有任何耽搁,马上把练习册写好了,然后头也不回的返回了家中。
“妈妈,叔叔这是怎么了,看起来为什么这么着急?”
“他不是说要有什么急事去办吗,怎么突然就头也不回的回家了?”
“这个叔叔好奇怪……”
小女孩嘟着嘴问个没完没了,实在弄不懂这个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怪叔叔究竟怎么了。
陈晋返回了家中,立即给穆良玉起草了一封信,然后就扔进了聚宝盆里。
这其中包含着陈晋给予穆良玉的锦囊妙计,足够让她应付现在所有的难题。
有时候,陈晋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
明明一点都不懂军事,明明都没有参加过什么行军打仗,甚至连古战场都没有去过一次,但总是能够给出最佳的建议。
这种灵光一动,可一点都不输于古代的那些什么神机军师。
甚至陈晋有时候都是幻想,如果自己跟穆良玉身份互换一下,或许他也能够成为一方名将,建功立业,打下一片广阔的江山。
另一边,洛城之中。
穆良玉还在看着那一张作战地图陷入了沉思。
她觉得自己现在所面临的处境并不太理想,而且以目前的兵力,想要彻底问鼎西北,还是相当勉强的。
最主要的是她现在也是缺兵少将,值得信赖的手下将领根本就没有几个。
辛庆礼算上一个,不过那只善于防守,只能把他放在大后方,稳定既得利益。
李青飞也勉强算是一个,不过他实在是太年轻,容易意气用事,如果没有穆良玉压着他,他肯定会贪功冒进,甚至会酿成大祸。
至于随军谋士,以及手下那几个猛将,那根本就上不了什么台面。
总体上来说就相当于几个超级兵,根本没有独当一面的作战能力。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现在穆良玉的手下有那么几个名将,那么她都有可能会选择分兵几路了,可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穆良玉明明都拥有了半壁江山,可是到了领兵打仗的时候,却还是要亲自上阵……
“叮叮咚咚……”
就在这个时候,聚宝盆那边突然响起了一阵清脆的声音。
穆良玉突然神经一紧,急忙放下了手中的作战地图,快步的走了过去,然后非常虔诚的跪在了地上,嘴里面又着实祷告了好几分钟,这才非常谦逊的把里面的信件给捡了起来。
“神明,这就是你赐给我的计策吗?”
“妙,简直精妙绝伦!”
“如此一来,简直就是一箭三雕!不愧是吾之神明,简直就是神算百出,百无一漏。”
穆良玉将信件上的内容仔仔细细研读了好几遍,最后佩服的五体投地。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如此一来,天下绝对不会有人能够识得此计策。
不过这种计策必须要严格保密才行,绝对不能出现一点纰漏。
一想到这里,穆良玉就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除了她和神明之外,绝对不会把这条计策的具体内容告诉给任何人。
哪怕是随军谋士这种忠心耿耿的人物也不例外。
她相信自己身边的人绝对不会主动把计策泄露出去,但就算是为了提防他们在做梦中以梦话形式说出去,穆良玉都要把这个计策牢牢的烂在自己心里。
“来人,听令!”
穆良玉直接将陈晋所寄给他的信放在了烛火之上,一边焚烧,一边让手下亲兵召集军营中的所有将领谋士过来开会。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所有文武分列两侧,泾渭分明的等待着穆良玉的发言。
“诸位,我已经与神明沟通过了。”
“神明的意思是让我们走第三条路,兴建大型船只,顺着黄河逆流而上,直取西北。”
穆良玉也没有过多的废话,一上来就开始直奔主题。
“殿下,万万不可呀。”
“我军多为骑兵,现在舍陆为水,那就相当于自断一臂,到时候战斗力大打折扣,被敌方水军围歼,那该如何是好?”
“没错,殿下,咱们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我可是听说,黄河上游的荔城拥有着楼船上百,小舟不计其数,而且守城将领非常擅长水战,到目前为止完全没有一次败绩,咱们与他一争长短,实在是不智之举。”
众位将领听闻之后,立即七嘴八舌地表达出了反对意见。
“神谕就是如此,尔等还有什么好说?”
“既然神明指明要咱们走第三条路,那么肯定是在后续另有安排,不管敌人怎么善于水战,难道还能善于神明?”
“我意已决,三军按此行事,从现在开始,马上全力打造各种战船,军械,弓箭,不得有误,三个月之后,我将顺水路引军西进。”
穆良玉面无表情,斩钉截铁的说道,完全不允许有任何质疑。
众位将领、谋士面面相觑,虽然心中还是觉得特别忐忑,但是见到穆良玉已经下了死命令,而且无所不能的神明也指明要走第三条路,那他们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毕竟谁也背负不起违反军令,违逆神明的罪名。
“殿下,既然我军要顺黄河而上,直取西北,但是目前还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
“那就是我军金钱紧缺,根本无力打造那么多楼船战舰,以及那些贵重的军械,这又该如何是好?”
随军谋士一人见血的指出了现在的问题所在。
穆良玉军团一路北伐,钱粮消耗巨大,而且对于治下百姓还采取了宽容政策,所到之处,避免赋税,手中的金钱确实捉襟见肘,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