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收网

第二天早上秦大河是被喊醒了,都六点了,得去收网。

艳艳还在睡觉,宝宝不醒她就不用醒。

此时天光大亮,鱼塘边上的邬桑树绿意盎然,空气都清新几分。

“我爸走了?”他皱着眉头,院子里的陆巡已经不见踪影。

“你爸去跑车了,下雨挣钱多,顺便送点货到院子里存着。”秦母干笑一声,老头儿走了她同意的,早上这一波起码多挣个百八十块。

秦大河:“......”

五十条网加上鱼获,他一个人得跑两三个来回。

早上虽然没有下雨,但大堤

真是服了,拿他当驴使唤呢。

“等会我跟你一起去收,妈也能干呢。”

“算了,你别(bai)摔倒了吧,今天也没下雨,我慢慢干。”

吃完早饭,拎着两个桶就出门了,今天起床有点迟,估摸着憨娃早就收好了网。

还没到大堤呢,村里的两个熟脸推着自行车上来了。

这边坡度很陡,必须推着才行。

“大河,都这么有钱了还下网啊?”

“搞点奶粉钱,两个崽子吃奶粉一个月得干我好几千呢。”

“策,真几把有钱。”

进口奶粉240一桶,家里两个小家伙三天一桶,一个月就是2400。

这个年代,一般人根本喂不起。

拎着桶下了大堤,立刻开始起网。

第一网就来了个惊喜,三两河虾,一条白鳝,还有两条小昂几。

第二网河虾二两不到,加上一条老头鱼和几个白条。

收网的时候还是蛮爽的,各种鱼获收入囊中,偶尔还来个惊喜。

有时候会捕上来一些不认识的小鱼,一律全部扔了。

正忙着呢,憨娃儿穿个胶鞋下来了,每次放虾笼这些东西都是他帮忙一起卖来着。

刚刚去家里得知秦大河一个人放网,立马过来帮忙。

“娃儿,早上怎么样?”

“好多河虾,小鱼也多。”娃儿憨笑一声,“哥,那个小昂几和老头鱼要不要养?”

“不要,这些杂鱼没啥用,小翘嘴或者青鱼、鲢鳙可以放里面。”

老头鱼和昂几虽然价格好,但体型太小,只能是其他鱼的口粮,很难繁殖开来。

这种大混养塘里自己会建立生态,不需要刻意放这些小鱼的苗子。

“哦。”

虾笼都是憨娃帮忙做的,标记他都认识,轻车熟路的收了起来。

鱼获真不少哦,秦大河越收越欢喜。

两条白鳝了,还有一条大口鲶的幼崽。

这种大口鲶可不能放鱼塘,太凶猛了,繁殖开来能给他清塘。

鳜鱼和翘嘴食量要小很多,生长缓慢,用来清小杂鱼还是不错的。

有了人帮忙,很快就把五十条网收了起来。

两个桶都装满了,

用桶盖子盖好防止跑了,秦大河拎着两桶鱼获回去,憨娃儿把两卷网拎着跟在后面。

也就他力气大才能拎动,网里面泡水了,五十条网上百斤重呢。

回到院子里立马分拣鱼获,有些小崽子鱼能养的丢到大湖里面。

由于憨娃经常往里面放鱼的缘故,现在秦大河也说不清里面有多少鱼。

“杂鱼留个三份,剩下的你带去卖了啊。”

“哥,我给师傅留了一份昂几。”娃儿拎着一个袋子放了下来。

大昂几也会被抓到,就是比较少,经常凑不齐一份。

“行,那我留两份杂鱼就行。”秦大河笑呵呵的把河虾拎了出来,估摸着有个十斤重。

分出来半斤大的,等会让憨娃带到大姐家给彬彬吃。

“你那小螃蟹多不多啊?我晚上凑个香辣蟹出来。”

“不多,就六个。”

“那算了。”他五十条虾笼也就搞了三个。

这玩意纯看运气,运气好一早上能搞几十个。

两份杂鱼收好,剩下的一股脑放到憨娃的三轮车上面了,卖了多少钱回来再算。

“阿哥,有没有翘嘴?”艳艳正好拿着换下来的尿片出来,看到两人在忙活就开口了。

“没有,今天吃杂鱼。”

“哦。”艳艳蹦蹦跳跳的回去了,昨晚可是滋润的很。

等憨娃走了,秦大河也开始忙活起来。

先是检查大瓮,又一坛果酸玉米泡好了,等会二舅母她们过来就装袋。

还得重新再泡几坛子。

沿着院墙边上的走廊已经摆满了大瓮,一次起码能泡两千斤,但发酵时间太长了。

现在销量一般,所有种类发酵玉米加一起,一个月也卖不了五千斤。

又在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锅开始蒸红薯,甜薯玉米主料不是玉米,是红薯。

一斤甜薯玉米,起码六两红薯泥。

这个算是成本最低的饵料,卖八块钱一斤,算上运费也能赚七块,红薯根本不值钱。

鲢鳙饵料现在利润已经降低很多,其他的饵料如果销量上去,能找补点儿回来。

“大河,烧点蜂窝煤放里面,等会你爸会拉豆渣回来炒。”

“晓得了。”

去边上捡了蜂窝煤放大锅

除非白天下大暴雨,不然小作坊是不停工的,现在鲢鳙饵料库存有点不够。

八点半的时候,二舅母和大娘正好到院子里,看到豆渣还没回来就先开始制作饵料。

新屋的仓库里面炒好的黄豆粉、豆渣、玉米粉等等都有,就是搅拌分装费功夫。

总体而言,这份工作还挺轻松的。

艳艳也到了上班的时候,抱着两个崽崽放在院子里。

“阿哥,我上班去了,下雨记得收宝宝。”说着她自己都逗笑了,搞得跟收衣服似得。

“知道,你去忙吧。”

二舅母她们在前面的堂屋忙活着分装的事儿,秦母忙在干家务,小家伙们只能他来看着。

也不知道他不在的时候,家里是怎么看顾过来的。

拿着毛巾给石牛擦干净,小家伙们穿着开裆裤在里面玩耍,各种玩具洒落一地。

“炒面,过来,给我看着点宝宝。”喊声过后,一黑一黄从门口屁颠屁颠的奔了过来。

“呃呃!”阿宝看到小狗就伸出手,他是最喜欢玩狗的。

青瓷叽里咕噜不知道说什么,扶着栏杆爬了起来,小眼珠子瞅个不停。

秦大河打眼就知道在找啥,冲着阳台喊了一声,“肥肥,青瓷喊你。”

“喵儿!”一个含糊的猫叫声,甚至能听出来血有点“稠密”的感觉。

胖乎乎的橘猫从阳台起身,身体后拉一个懒腰,隔着玻璃看了一眼院子。

随后慢悠悠的往后踱着步子,阳台移门关闭,它下来还得绕路。

三小只全部就位,秦大河喂了点吃的就去忙活了。

屋外传来发动机的轰鸣,秦父跑完一趟之后拉了豆渣回来。

“大河,帮忙抬一下。”

“来了。”

打开后备箱,防水布上全是一袋袋豆渣,堆的老高。

后排座椅拆下来的情况下才勉强装上去了。

二舅母她们拍了拍手也过来帮着一起抬,豆渣到了三个炒货机也要开始工作了。

四千三百斤豆渣,秦大河还得把运费和收豆渣的钱结算一下,二舅母她们看的都啧啧称奇。

这一家子真好玩,父子俩还算账呢。

“六百八,多给你二十抽烟,别说做儿子的不孝敬你啊。”数了七张青钞过去,秦父也没当回事儿,转身就递给自己老婆。

开黑车之后,他是彻底不缺私房钱了,每天攒个二三十一个月都几百块,还能额外报点花销。

比如玻璃水、加油之类的,随便报一下就能私个几十块钱。

“我走了啊,今天人真多。”秦父嫌弃的看了一眼陆巡,开着自己的桑塔纳出门了。

若非必要,他根本不愿意开陆巡,里面一股味道。

秦大河又是装鱼又是装豆渣,除了下雨从来不洗车,百万豪车还不如面包车光鲜呢。

昨天被撞了一下,看这意思,短时间内是不准备修了。

二舅母和大娘开始忙活着炒豆渣的事儿了。

把大锅添加蜂窝煤碎渣。

秦大河解开一袋豆渣,正好去把鲫鱼喂了。

这次降温倒是挺好的,鲫鱼塘密度有点大,温度再高就得抬网了。

“妈,你到院子里看宝宝,我去喂鱼巡塘。”

“巡个屁,这塘里鱼还没长大,巡它干啥?”秦母没好气的说道。

“看看嘛。”秦大河讪讪的回应了一句,推着小推车开始喂鱼了。

下过雨的池塘稍微有点浑浊,鱼儿都浮出水面了,密密麻麻的。

塘口够大,加上是活水,现在还没有翻塘的迹象。

随着一铲子豆渣下去,水面如同烧开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