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两半 作品

第349章 黄帝内经!四大臣子!

第349章 黄帝内经!四大臣子!

“诸位都是我人族的大医,乃是我人族医道的巅峰,放眼整个人族,医术无人可及诸位。”

轩辕坐在主位之上,看着下方的众人道。

六人闻言心中暗自欣喜,开口回礼道:“谢陛下夸赞。”

“然,六位医术通天,但我人族医者少之又少,多少人病而无医,无治而亡,我愿和诸位编一本医术,流传天下,以供天下族人研习,让我人族之人,人人皆可寻医,不住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一愣,虽然脸上露出了钦佩之色,“陛下圣德!”

“此乃我等之幸!”

“善!”

轩辕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随即轩辕转头看向六人当中医术最高,被尊为天师的岐伯,开口道:“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闻言,回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轩辕示意一旁的长老以先天道文记录下来,随即再度开口道:“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答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岐伯回答之后,轩辕再度开口问道,就这样,双方一问一答,开始了一场足以流传千古的问答。

轩辕偶尔也会问其余五位,不过最多还是岐伯,众人当中,岐伯的医术最为高超,很多时候,众人会的,岐伯也会,只有少数,才需要其他人出力。

虽然说岐伯没有像鬼叟区那样跟着神农尝百草,但岐伯的医术那是毋庸置疑的,中华医圣,华夏医祖,岐伯的能力可不是吹出来的。

大多数时候,岐伯一人就能回答轩辕的问题。

双方在太昊宫里面一问一答,将整个人族的医学境界都浓缩到这一次对话当中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旁记载的内容已经堆起来一堆了,而轩辕还在和六位当世大医对话,一道道精妙的对话在太昊殿当中响起,每一句话里面,都蕴含精妙的医学知识。

一连十天十夜,轩辕和六位当世大医,还有在一旁记录的长老都全心全意的留在太昊宫当中,所有人都是全神贯注的状态。

十日之后,轩辕问出了脑海当中最后一个问题。

轩辕脑海当中的问题,都是轩辕这些年治理人族,在人族当中发现的症状,还有轩辕下令从九州当中收集过来的病例,涵盖了目前能搜集到的,人族遇到了所有病症。

就在过去的十天十夜里面,轩辕一口气将这些问题全部问完了,而人族当时最顶尖的六位大医,一同对轩辕问出的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

这是整个人族医术的结晶。

随着轩辕停下,虚空当中忽然泛起了一道浓郁的金光,天空之中一道璀璨的功德光柱轰然落下,向着太昊殿而来!

功德金光在虚空当中一分为九,分别融入了轩辕,岐伯等六位医者,还有一旁的记载着,以及堆在一旁的先天道文之上。

随着璀璨的功德金光落下,众人身上瞬间化为璀璨的金色,记载在兽皮之上的黄帝内经也变得金光灿灿的,其上透着浓郁的功德气息。

璀璨的功德金光吸引了整个洪荒的注意力,所有人的目光再度放在了人族身上,功德天降,看来人族第三位人皇又出现了。

扫了一眼人族,一众大神通者也随之收回了目光,这样的场景,人族已经出现了两回了,众人也都见过了,没什么好奇的。

与此同时,人族当中,望着那道落在太昊城当中的璀璨功德金光,一众人族的目光瞬间变得炽热了起来,人皇,果然是人皇,轩辕就是人皇!

天空当中降下的功德,瞬间让轩辕的名号响彻了整个人族。

与此同时,太昊殿当中,众人感受着身上浓郁的功德金光,一个个满是惊喜之色,竟然能收获天降功德,来这里之前众人完全没想到这一步。

“谢过陛下!”

天师岐伯对轩辕拱手行礼道。

其余几位也纷纷行礼道,尤其是那位记录的太乙金仙级别的长老,更是满脸喜色,本以为就是为陛下记录点东西,没想到竟然还能混到功德。

“诸位不必多礼,天道至公,这是诸位应得的。”

“况且,这医学一道,我了解的也不多,能成此书,解决我人族的疑难杂症,,靠的都是各位的本领,若是要谢,也应该是我谢你们才是。”

轩辕坐在主位上,笑着开口道。

岐伯笑着摇了摇头道:“陛下客气了,我们六个的医术,很早便达到了这个地步,但这功德却没有上门,今日能投功德天降,完离不开陛下。”

“用不着谢,天道至公,既然到手了,这便是我们应得的!”

轩辕笑着开口道。

众人也报以笑容回应,不仅为族中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而且还有功德入手,当浮一大白。

众人离开之后,轩辕看着手中已经编好的医术,心中非常高兴。

病痛,这是凡人不可避免的事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洪荒当中的天地灵气不断衰减,人族当中凡人已经成为了主流,天下九成九的人族都是凡人,这个时候,病痛变成了人族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轩辕看着手中的医书,若是能将这些医术传播出去,整个人族因伤病而亡的人将大大减少。不过下一刻,轩辕便发现了新的难题。

这医书乃是由先天道文书写而成,能写先天道文的人,少说也是仙人层次的存在,对于整个人族而言,找出能写先天道人的人确实很容易,一抓一大把。

但这是放在整个人族的层面上而言,人族更多的,是普通凡人,凡人的数量,是仙人的数倍。

靠着先天道文想要将这医术传播出去,有些不太可能。

轩辕顿时皱起了眉头,先天道文乃是法则的显化,想要写出先天道文,至少也需要领悟法则才行,而领悟了法则的,基本上都是玄仙级别的仙人了。

这个层次的修士,看起来确实没什么,人族当中多的是,但凡人更多。

而且玄仙也写不了几个先天道文,想用先天道文来传播医术,有点不太可能。

就好像族中的史书,史书其实早已写好了,不仅仅是记载完全的内史,还有族中专门为了给普通族人们读的外史都准备好了。

但就是因为先天道文的远古,这史书一直在人族中高层当中流转,普通族人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才能了解一些。

轩辕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若是只靠口口相传,这速度也太慢了,族中的史书什么情况,轩辕这个当人王的一清二楚。

可是,也没有别的好办法。

罢了,先这样传播着吧。

轩辕抬手招来周围的侍者,让其召集九州高层过来,将手中刚刚写好的医术传播出去。

作为人族第一本医术,轩辕将其取名为《内经》,交给九州的官员,将其散布了出去。

但轩辕心里很清楚,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用先天道文写成的医术,不可能在人族传播开来的,人族没有那么多的仙人,就算是有,也不能什么都不干,全部用来传播医术,那也太得不偿失了。

需要找到一个更合适传播医术的方法,轩辕脸上露出了思索之色。

不过这个事情,整个人族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想到的。

随着《内经》的传播,虽然没有彻底的普及,但依旧要让人族诞生了不少的医生,极大的缓解了人族的治病问题,一时间,轩辕的名字在人族当中快速传播,同样,轩辕在人族当中的威望也快速提升。

不过轩辕想要解决的问题,依旧没有丝毫头绪。

轩辕苦苦思索不得解决办法,于是乎召集群臣,共同商议此事,看能否寻到解决办法。

一众臣子汇聚一堂,其中有之前和轩辕一起问答形成内经的六大医者,还有风后这等精于易术的臣子,风后修行太清仙道,后经太清仙道转修八卦之道,擅长推演,精通易书。

如今修为太乙金仙巅峰,乃是轩辕手底下的重臣之一,同时,风后也是后天人族当中最顶尖的那一批。

人族先天人族只有三千人,余下的皆是后天人族,这后后天人族虽然修为普遍不如先天人族,双方之间差距较大。

但后天人族数量众多,在大量的数量优势之下,依旧诞生了不少的高手,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如今的巫人族百部首领主绝了。

一身修为高达大罗金仙层次。乃是人族的太上长老,人族绝对的高层。而朱绝

大罗金仙很少,但人族当中太乙金仙却是不少,大罗太乙,一线之隔,天差地别,顶上三汇聚,便可跳出时空长河,不受天地束缚。

想要晋级大罗金仙,难度极大太乙金仙和大罗金仙。大罗金仙放在洪荒任何一个时期,都是无可争议的强者。

而在人族一众太乙金仙当中,风后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距离大罗金仙只差一步之遥,自身实力超绝,极受轩辕的喜爱,隐隐有轩辕麾下人族第一文臣的气象。

除了风后之外,汇聚在此的还有力牧,轩辕麾下的大将,统领九州兵马。由人族其余十二四卫改编而成的九州兵马,都是由力牧统领!

力牧的一身修为,同样是太乙金仙巅峰,而且力牧并非后天人族,而是当初的三千先天人族之一,虽然不是最先由女娲娘娘亲手捏出来的五十位,但也是人族始祖。

一开始便是显脉长老,听过圣人讲道,听过浩风讲武,见识过巫妖大战,知道天倾是什么样子,一身阅历非凡。

最开始修行仙道,至金仙,泯然众人,后专修武道,一飞冲天,一身武道煞气之爆裂,大罗之下,少有人敌,现如今为轩辕臣子,统御九州兵马!

和风后,力牧并排站在最前面的,一共有四人,第三个,名曰常先,和朱绝一样,第一代后天人族,活跃于伏羲时代,极擅长狩猎,对伏羲极为尊崇。

常先的修为同样是太乙金仙巅峰修为,而且擅长制造工具,在伏羲的基础上,又将狩猎工具改进了不少,获得了不少功德。

不过随着神农发现五谷,狩猎被削弱了,常先隐于大泽当中,后被轩辕遇见,带回了太昊城,专为人族改良工具。

至于第一排的最后一位,则是之前的六大上古医者之一的龟叟区,又名大鸿。乃是轩辕麾下四大臣子之一,地位尚且还在天师岐伯之上!

岐伯乃是轩辕麾下医术第一人,抡起医术,曾随着神农尝百草的龟叟区还真不如岐伯,抡起医术,鬼叟区最多也就能排第二,而且还不一定能压住雷公和伯雷。

但鬼叟区可不仅仅擅长医术,除去医术之外,鬼叟区还有别的本领。鬼叟区,擅练兵,曾多次为轩辕训练兵马,所练之兵马,乃是九州精锐!

而且此时众人还不知道的事,后世的鬼叟区,还会专门留下兵法三篇,不过在后世失传了,若是没有失传的话,应当是人族历史上最早的兵书了。

凭借着一手阴阳五行医术,还有经络论,以及一手练兵之法,成为了轩辕麾下四位大臣之一!

这四位,是轩辕麾下地位最高,名声最广的四位臣子,除去这四位,轩辕麾下还有不少的臣子汇聚在这里,比如天老,地典,五圣,知命,窥纪等大臣。

其中,风后,力牧,天老,地典,五圣,知命,窥纪乃是轩辕敕封的七辅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