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还真 作品

第118章 折柱(上)

第118章 折柱(上)

就在吕尚一鞭打杀沙图射时,‘于都斤山’上的铁木尔、哈立德,神容大变。

他们同时起身,看向身旁祭台上的纯白圣火。只见原本纯净无垢的圣火,陡然间蹿起三尺黑焰,火苗扭曲,发出噼啪爆响,似愤怒咆哮。

“不好,”

哈立德低呼,道:“气数有变!”

铁木尔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翻腾的黑焰,看了片刻,缓缓道:“是有大气数之人身殁了,此人应该是天数降下,兴盛突厥的关键人物,与突厥气运相连。此人身殁,突厥气运大损。”

“是谁殁了竟然引得圣火异变,这是伤了气运根本啊!”

铁木尔缓缓转身,居高远眺,目中有神光,望向突厥王气。

轰!

目中神光显化,映照千里山河,天地山川在他眼中,已然换了一个色彩。

待铁木尔看金山时,就见本已接天连地,呈现苍狼之象的突厥王气,竟出现了萎靡之态。

苍狼轮廓渐渐模糊,狼眸愈发暗淡,长嗥之时,也无往日的慑人夺魄的气势。

“此人之殁,竟让苍狼出现颓败之象,难道真的是天不佑我突厥,让我突厥折柱,痛失大将”

铁木尔双拳紧握,骨节泛白,周身散发肃杀之气。

哈立德面色阴沉,站在祭台之前,久久不语。

‘于都斤山’之所以被称为突厥圣山,不只是因为‘于都斤山’是大可汗驻地,是突厥政治中心,更是因为‘于都斤山’的‘勃登凝黎’峰,供奉着突厥的圣火,关乎着大突厥命脉,受到祭祀。

突厥兴,则圣火兴,突厥衰,则圣火衰,哈立德与铁木尔这两位巫教大巫,之所以常年坐镇‘于都斤山’,也是为借用祭台圣火修炼巫道。

所以,眼见圣火异变,铁木尔、哈立德才会如此惊怒。

哈立德冷声道:“铁木尔,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铁木尔面沉如水,平息胸中杀机后,道:“咱们还能怎么办”

“杨林这次亲率大军征北,显然是想彻底消除北疆之患。他的来历你不是不知道,天上人间,都有他的旧友,咱们如何能斗得过这个老匹夫”

哈立德冷哼道:“那也不能就这么遂了他的意,”

铁木尔见老友陷妄执之中,叹了口气,道:“事不可为,又何必强求呢,你我都是大巫,驻世长生,有的是寿数,何须在意一时成败”

“咱们总不能像阔阔真一般,冒着触犯天条的危险,对凡人军队施法吧”

“天条不可犯,我前日听闻上界的真武元帅,奉玉帝敕旨,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在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剪伐天下妖邪。”

“咱们若是在这个时候,触犯天条,怕是不待教中前辈向上界乞情,咱们就被真武元帅当作妖邪剪伐了。”

“可恨!”

哈立德恨声道。

与铁木尔只是一心坐镇圣山,借圣火修炼不同,哈立德与达头可汗牵扯极深,已与达头可汗气数相连。达头可汗若能统一突厥,作为扶持者的哈立德,甚至能凭着这反哺,脱去人劫。

与哈立德一般,沙钵略可汗的扶持者伊尔迪兹,也是如此,只要沙钵略能再度统一大突厥,借着反哺的气数,伊尔迪兹也能脱去人劫,神通法力大进。

见哈立德满是不甘,铁木尔叹道:“势不如人,还能如何”

“趁着你我手上,还有些筹码,向杨林请和吧!”

巫教虽被称为传承最久远的大教,在三界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如今的三界,真正的主宰是佛道,三清四帝,五方五老,非佛即道。巫教与佛道相比,差的太远了。

哈立德想了想,颔首道:“那就请和吧,只求杨林那老匹夫,早点回归本位,若非杨林那老匹夫给隋朝助势,你我身为大巫,又怎会这般束手束脚。”

铁木尔幽幽道:“谁让他是大曜计都降世,大曜计都可不好惹啊,”

若是二十八星宿一级的神仙,铁木尔、哈立德还不至于像现在这般顾虑重重,但这是九曜之一的计都,地位远在二十八星宿之上。

要知道,三界之中,至尊至贵者,是谓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这是上界真正的核心高层。

今日落了计都的脸面,来日计都归位,他们就是有师长庇护,也要吃苦头。

哈立德道:“罢了,我这就去寻惠琳,惠琳曾是僧稠禅师的弟子,与隋朝大有渊源,若能说动惠琳代咱们向杨林请和,有事半功倍之功。”

“惠琳,”

铁木尔听到这个名字,神色复杂。

“确实,也只他出面,或能代咱们斡旋一二。”

惠琳,北齐僧人,曾被佗钵可汗劫掠到突厥,在流落突厥后,惠琳对佗钵可汗讲说因果报应,促使佗钵可汗信佛,并派人到北齐求取《净名经》《涅槃经》《华严经》和《十诵律》。佛教在突厥由此而兴。

佗钵可汗笃信佛法,广修寺庙,召集众多高僧讲经说法,并将佛教的教义揉入突厥的律法中,与周边信奉佛教的国家往来密切,促使佛教的势力不断壮大,佗钵可汗在位时,佛教在突厥的势力,一度压过了作为突厥国教的巫教。

哈立德、铁木尔是巫教大巫,对惠琳这个蛊惑佗钵可汗的北齐僧人,自然有怨怼之心。但此刻为了大局,也只能按下厌恶。

谁让惠琳与隋朝渊源极深,他们要向杨林请和,惠琳实在是不二的人选。

“僧稠禅师,”

铁木尔呢喃自语:“谁能想到,这个北方禅法之祖,竟有这般大的机缘,发大愿来世为大力长者,却是转世成了隋朝的开国之君,佛家的轮转圣王,真是时也,命也,”

“这可是一朝开国之君,虽然不得长生,但有大福源,其福报深厚,远非常人所能企及。”

“佛教虽经太武灭佛,以及周武灭佛,但都是越灭越兴盛。北周宇文邕灭佛时,怕是不会想到,仅过数年,他的江山就会易主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