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者区欠弓长 作品
第226章《逝者如斯》a
天空中传来古老的《图图谣》,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如同今天彝家人过火把节一样的场景,龙山人跳起悲壮的“图图舞”。
马文庸轻声说:“家人们,今天我们赶上了一个龙山人的葬礼,就让我们看看,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如何进行火葬的吧。”
桫椤山寨的人们倾巢而出,为逝者送葬,场面庄严肃穆,令人动容。去世的是一位龙山人的男性长者,尽管他实际上不过只有40岁左右,但在与野兽的激烈搏斗中,为了保护族人,他英勇牺牲,成为了族人心目中的英雄。
科考探险队的队员们也怀着沉重的心情,默默跟随着龙山人越过一道又一道山梁。最终,人们来到族巫大人精心选中的一块宁静之地。
作为通晓天文地理、备受族人尊崇的族巫西摩拉姆,庄重地前来主持这场丧事。
龙山人怀着崇敬之情,为死者用九根木头搭起了九层高台,西摩族巫身着庄重的服饰,用古老而神秘的古龙山语开始虔诚地祈福,祈求神灵保佑逝者的灵魂得以安息,保佑族人平安顺遂。
科考险队的所有成员被眼前的场景深深触动,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他们怀着敬畏之心,肃立默哀。但令包天喜深感疑惑的是,除了先前见过的那些精美玉石之外,西摩拉姆族巫为何要在桌子的中央,恭恭敬敬地放上一个色泽鲜艳的紫红色葫芦呢?他哪里知道,在龙山的文化中,他们把葫芦看成是自己祖先居住的神圣之地,是他们的信仰和精神寄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图腾。他们坚信,葫芦曾在远古时期拯救过人类,是生命的守护者和希望的象征。
马文庸博士也陷入了沉思,他想,葫芦或许真是怀孕母体的象征,是孕育和保护人类的伟大母亲。就像曲木戈武所说,人死以后是要“魂归壶天”的,而“壶”很可能就是葫芦的“葫”,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后人理解错了。
像这样充满文化底蕴的葬礼就连鹤云飞和曲木戈武也从未参加过。戈武越发觉得龙山人与自己的老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彝族祖先一直都对葫芦怀有深深的崇拜之情。这小小的葫芦确实承载着人类对生命起源和归宿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无尽的文化内涵。
死者庄严而安静地躺在一个用树枝精心捆扎成的担架上,他的身上和四周放满了刚刚从山中采来的娇艳鲜花,这些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仿佛在诉说着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和深深敬意。
西摩拉姆族巫神情庄重,用龙山土酒为死者仔细消毒,并以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方式,将土酒缓缓撒向死者身上和四周,寓意着为逝者洗净尘世的污浊,让他的灵魂得以纯净地升入天堂。
陈苗苗对着镜头,轻声解说:“在龙山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遭遇疾病困扰,还是迎来生儿育女的喜悦、操办婚丧喜事等重要时刻,都会恭请西摩拉姆族巫到场做法事,祈求神灵的庇佑和祝福。人们尊称她为‘诺西姆’,也许这其中蕴含着西摩神的神圣寓意,寄托着龙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当熊熊烈火燃烧起来时,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怀着敬畏之心,默默地为他祈祷。死者的灵魂似乎随着一缕缕袅袅青烟,缓缓融化在湛蓝的天空中,而龙山人心中的悲痛与不舍,也随之飘向遥远的天际。
陈苗苗的旁白声在空气中回荡:“龙山人是一个对火无比崇拜的族群,在他们的信仰中,是大神羲慈悲地赐给了人间火种。这火种让黑暗的世界变得明亮起来,让人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吃上了美味的熟食,还成功赶走了凶猛的野兽,为人们营造了温暖、安全的家园。所以,无论是举办喜事,还是操办丧事,火在龙山人的生活中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的源泉。”
一个巨大的由高大树木燃烧起来的火堆,宛如一只熊熊燃烧的巨大火把,照亮了整个天空。
看着高高架起的火葬木架,马文庸的旁白充满感慨:“世界上有许多崇拜火的民族,但像龙山人这样,对火的崇拜如此深入骨髓,仪式如此庄重的,恐怕只有中国的彝族可以与之相媲美……”
他想,是漫长的生活实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火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白垩纪,由于空气湿热,尸体极易腐烂,从而引发疾病的传播。只有借助火的力量,才能消除这些不祥与瘟疫,让逝者得以安息,让生者远离病痛的威胁。
曲木戈武满怀深情地解释道:“在这里,我们惊喜地发现龙山人的很多习俗与我们古老的彝族极为相近。他们同样以奇数为尊,男人死后要用九根木头搭起九层架子,女人则要用七根木头搭成七层来进行火化。据说,这是老祖宗们经过漫长的岁月和无数次的实践计算出来的,只有遵循这样的传统,龙山人的灵魂才能顺利回到他们原来的世界,得以安息。”
对于这样的说法,耗子邓达抢白曲木戈武:“不对呀,他们可不只是你的祖先,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祖先。”
苗苗也在一旁点头赞同:“耗子哥说得太对了!他们是我们所有人的祖先。但龙山人最好的归宿不在这里,不应该让死者永远留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陌生世界,他们的灵魂应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刻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和身边的人。
班玛多吉的思绪飘向了转经路上邂逅的无数玛尼堆,那些玛尼堆层层叠叠,每一块石头上镌刻的经文,都承载着朝拜者炽热而深沉的心愿。他缓缓闭上双眼,双掌虔诚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咏颂起古老的佛经以及那蕴含无尽奥秘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
大家想到了失去的好兄弟,佛爷邢僧福。
多吉心中笃定,这看似简单的六字箴言,实则蕴含着浩瀚宇宙的大能量、大智慧与大慈悲,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亦是其微妙本心。岁月更迭,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寻得心灵的慰藉。
“逝者如斯夫。”马文庸的旁白也悠悠响起,“死亡,就在天地中央,在这触摸心灵的地方。怀疑,只能使灵魂恐慌,理念的激荡,在一个族群的血液中流淌……”
西南科学研究院的会客厅里,气氛凝重而热烈。林一洲原本紧盯着转播屏幕的目光缓缓收回,他若有所思地开口:“人生呐,就是这般模样,你不勇敢闯荡,就永远抓不住机会。生死不过是转瞬之间,可其中蕴含的意义却天差地别。”
苏春阳微微颔首,接过话茬:“云飞他们意外闯入中生代,还能成功把信号传送回来,这无疑是我们中国人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看来,这些年我们在超时空领域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都没有白费。”
林一洲眉头轻皱,眼中满是忧虑:“话虽如此,可我们总不能让他们永远被困在白垩纪吧!”
瞧着林一洲忧心忡忡的模样,苏教授胸有成竹地一笑:“我的林院长大人,您就放一百个心!我既然有本事把他们送过去,自然也有办法把他们安全带回来。”
林一洲敏锐地察觉到苏教授话里有深意,追问道:“这么说,你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能量?”
恰在此时,影片播放暂时告一段落,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苏教授身上,满是期待与好奇。苏春阳清了清嗓子,沉稳说道:“大家请放心,关于科考救援队返回的问题,我们已经展开了多方面的论证和项目分析,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到底是什么情况?”林院长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脱口问道。
“我们之所以能接收到他们的信号,是因为喜马拉雅超磁能量源还未完全释放,整个时空镜像原点依然存在。”苏教授有条不紊地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这场超级磁能风暴很快就要结束了?”林院长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
苏春阳神色凝重,认真地点点头:“没错。而且在丁教授的协助下,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微子反物质丢失的原因……”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纷纷出声询问究竟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