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夏L 作品

第339章 五福临门66

却见刘素仰不慌不忙,缓缓出列,他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臣认同沈大人对杜仰熙的罪责判定,但对其言论,却不敢苟同。臣以为,正因我等读书识得义理,方更能体察女子存世之艰难,更能感念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苦楚,更能体会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儿女之不易。

母亲生养之恩情,重如泰山,怎可因通晓义理,就将其置于卑下之位?若真如沈大人所言,那臣宁可不通这义理,也不愿成为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之人。”

刘素仰看了眼沈慧照,一甩袖子,站回了原处。

紧接着,齐衡大步上前,他面带怒色,厉声斥道:“沈大人此等高见,吾等实难认同。敢问沈大人,难道你读过的那些圣贤书都忘诸脑后了吗?如此荒悖无理之语,竟还有人跟着附和,实在可笑至极。试问,羔羊尚且知道跪乳之恩,乌鸦尚且知晓反哺之义,身为人子,却连这最基本的恩情都不愿感念,连禽兽都不如,那要这满腹经纶又有何用?”

沈慧照正要出列辩驳,盛长枫抢先出列,恭敬施礼后,朗声道:“启奏陛下,臣有异议。”

赵仲针微微颔首,“舅兄请讲。”

盛长枫拱手道:“沈大人所言杜仰熙之罪,臣不敢苟同。臣以为,父母之恩情,本就如日月同辉,理应同等尊崇,又何来先后之分?

《礼记·内则》有言,‘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问所欲而敬进之’,要求子女平等侍奉双亲。故当父母同尊,无分先后。而杜仰熙自小由义母抚养长大,以子告亲父,虽有违父孝,却也是为了事生母孝。

《礼记·礼运》又有言,‘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故,臣认为,杜仰熙罪不至死。而虞惟义有妻更娶,如今又以权势逼迫探花郎休妻,属“挟势强娶”,不仅干预司法,还破坏纲常伦理。

虞惟义虽是杜仰熙亲父,但《荀子·子道》有言‘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故,臣以为杜仰熙当从轻发落,并恢复与其原配婚姻。”

齐衡出列拱手,“启奏陛下,臣认为盛大人所言极是。虞惟义忘恩负义,有妻更娶,擅权弄法,胁迫杜仰熙休妻,当重判。而杜仰熙以子告父,属不孝重罪,但因其为母伸冤,其孝心可嘉,当酌情减刑。”

“臣等附议。”众臣纷纷出列,齐声附和。

赵仲针静听群臣之言,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虞惟义停妻再娶,擅权弄法,着流放三千里,其妻梁氏同流放两千里。”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杜仰熙的方向,语气稍缓,“杜仰熙,你子告亲父,虽属不孝之罪,但念及你为母申冤,情有可原。姑且酌情减刑,官降一级,即刻生效。同时,恢复其与原配的婚姻,以示公允。”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炬,扫过众臣,,“各位卿家,《孝经》开篇便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曾分说父精母血孰轻孰重?母亲慈爱温柔,父亲威严坚毅,二者一柔一刚,一慈一严,虽表现各异,却相辅相成,恰似日月并辉,缺一不可。为人子女者,当永铭父母鞠育之恩,侍奉双亲当一视同仁,绝不可厚此薄彼。

诸位卿家身居朝堂,肩负家国重任,理应以孝悌为本,树德立范,为天下百姓作出表率。孝道之行,始于家庭之内,却波及四海之远,此为人伦之根本,家国之要道。望诸位卿家切记于心,勉力践行!”

朝堂之上,一片肃然,众臣皆俯首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