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四九 作品

第171章 萨里尔山口?

荷花谢了,胡杨黄了,秋风卷着细碎的沙粒吹过,叶尔羌河畔的水稻弯下了沉甸甸的腰。

一转眼,姜南和倪女士在南疆已经生活了三个月。古丽依然下落不明。有时候,姜南真的怀疑,这个女儿是否真的存在。

倪女士的记忆像被风沙侵蚀的壁画,模糊不清,只留下零碎片段——古丽爱笑,古丽的眼睛乌溜溜如葡萄,古丽的小手小脚会随着她哼唱摆动,她给古丽的襁褓绣过玫瑰,用的是最朴素的十字针法……

姜南很想提醒老太太,这个玫瑰花襁褓是她在农一师时,给弃婴古丽绣的。也许后来又给亲生的古丽绣过,也许只是记忆太过混乱,自动移花接木。

但是她不敢。

因为梳理记忆,倪女士已经病倒过一回。

当时她把“阿米尔”作为关键词,问倪女士能不能想起什么。老太太的确想起来一堆:又高又帅,眉毛浓密,笑起来有点孩子气,是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他们第一次相见,就是在阿米尔驻扎的萨里尔山口,“他骑着黑马跑来,像一阵风。”

姜南兴冲冲打开导航软件,去搜寻“萨里尔山口”,搜索到的结果竟然为零。

也许是军事重地不对外公开?也许是时过境迁,地名也变了?

于是她向霍雁行这位“老司机”请教,在南疆,尤其是帕米尔高原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霍雁行遗憾地告诉她,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帕米尔高原上的确有边防战士,但是边防部队和生产建设兵团是两个系统。倪女士的调动只可能在兵团内部,而边防部队驻扎在国境线上,远离人烟。

他当兵的那几年,就驻扎在喀喇昆仑山上,深知驻边的滋味:“一个月能来一趟邮车,收到个包裹就是最开心的时候。这还是六七年前,七十年代只会更艰苦。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纪律规定,都不可能允许他们相遇,更不要说相恋还有一个孩子。”

姜南又向远在阿克苏的徐英华打听,信件来往中倪女士是否提到过阿米尔或萨里尔山口。

徐英华一听就笑了:“小姑娘,你去看看《冰山上的来客》。”

于是姜南找来那部老电影,看了个开头就恍然大悟:萨里尔山口是电影中边防哨所的驻地,倪女士描述的阿米尔,同电影里的这位几乎一模一样。

又是一次典型的记忆错构。

就连倪女士唱过的那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是电影歌曲。这就很难判断,老太太唱歌时感觉到的酸酸楚楚,是因为真实的过往,还是代入了电影中阿米尔的恋人。

偏偏倪女士还要追问,有没有找到萨里尔山口,她的古丽很可能就在那里。

为了不刺激老太太,姜南没有说那只是个虚构地名,只说帕米尔高原上有很多山口,每个山口又有好几种名字,找起来比较麻烦。让倪女士再想一想,她同阿米尔第一次相见时,周围是怎样的环境。

就这么一个问题,倪女士突然就僵住了,呼吸变得又浅又快,像只被追到绝路的兔子。

“阿米尔……”老太太呢喃着,声音轻得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一只手按着胸口,老年斑在剧烈颤抖的手背上跳动,青色的静脉扭曲如蚯蚓。

下一秒,她弓下腰,在沙发上蜷缩成一团。

那天倪女士的收缩压飙升到220。尽管及时服药,还是头痛心悸了半天,午饭也吐了个干净。

后来医生说,这是老太太本身脑血管脆弱,脑部供血不足,努力回忆时血压必然增高,继续而诱发一系列应激反应。比如肾上腺素激增引发心跳加速,自主神经紊乱导致手部颤抖。

另外,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也可能是因为回忆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创伤事件,回忆会让她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和痛苦。

姜南的心理医生,也给了类似的意见:“你说她把支边的事遗忘了很多年,直到老年犯病才恢复了部分记忆?如果不是年轻时脑部受伤损害了海马体,那她的记忆受损很可能是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太痛苦了,所以选择性遗忘。回忆时也会有回避行为,主动避开和创伤事件有关的线索,所以会导致记忆错乱。如果强行回忆,就会这样情绪爆发,出现生理病态反应。”

医生们都不主张让老太太继续回忆。年纪大了,过度刺激和持续应激会引发严重的身心疾病,甚至加速海马体的萎缩。

姜南也赞同,相比已经不可追回的往事,应该优先保障当下的安全与生活质量。

于是她一边私下继续调查,一边借口寻找回忆,带着倪女士四下游历,走走停停。今天去看新时代的防沙造林,明天造访学生的学生的支教课堂,去巴扎摸一摸绵羊肉乎乎的屁股,在老茶馆点一壶茶,就着刚出坑的热馕……

丰富多彩的南疆生活,果然成功转移了老太太的注意力。姜南自己的相机里,也累积了上千张照片——戈壁滩的日出日落、荒废的兵团土屋、新兴的绿洲城市、巴扎上说要请客的孩子,说请把我拍好看的拾棉女工……

她还学会了用红柳枝拨弄馕坑余烬,在大巴扎上用生涩的维语说“便宜一点”,经常去的那家茶馆,老板偶尔会多给她一碟杏干,笑着说:“古丽别总皱着眉头,南疆的风会把人吹老的。”

渐渐的,倪女士不再提起古丽,也不再追问姜南的线索调查到了哪一步。

如果日子就这样继续下去,也是相当美好的生活。

但是姜南知道,古丽从来没有被真的遗忘。无论在哪里,老太太目光停留最多的,就是女孩和五十来岁的女性。

有一回,在喀什老城,几个穿着艾德莱斯长裙的女人正在拍照。她们腰身已经臃肿,脸上也有了皱纹,却嘻嘻哈哈,腾挪舞步,快活得就像小姑娘。

注意到倪女士在看,其中一个女人扬起脸,冲老太太灿烂一笑。那一瞬间,姜南分明看见倪女士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