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旭进彩荷院前,斜阳西下。
出彩荷院时,天色已暗,周遭景色隐在朦胧夜色中,却还未到点灯笼的程度。
他把帖子扔给了身后东阳。
东阳接过打开一瞧,笑道:“颜小姐请五小姐明儿小聚,是好事啊。”
文润却是莫名一笑:“我看未必。”
东阳看他:“此话怎说?”
北云接了话茬:“今儿咱们主子与颜小姐说了退婚之事,晚间对方就送来帖子,哪有如此巧合之事,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东阳沉脸,他性子虽直,却不是傻子,北云如此一说,他哪里想不明白对方意欲何为。
把那帖子塞到袖中,准备回去处理掉。
“但是颜小姐不仅给五小姐送了帖子,还给沈二小姐,沈四小姐都送了帖子。”
“无妨,不用担心她二人。”沈淮旭清冷声音似这朦胧夜色,幽冷异常。
北云三人对视一眼,默默闭了嘴。
他们主子实在偏心的没边了,颜小姐邀五小姐前去,他说不妥。
邀请沈二小姐,沈四小姐前去,他就说无妨。
这五小姐若不是主子的继妹,他们都怀疑主子喜欢五小姐了。
沈淮旭到慈安院时,沈老爷正巧也在。
父子二人虽住同一屋檐下,却极少碰面,关系自也谈不上亲近。
见到沈淮旭,沈老爷面色不变,没多少笑容,但也不显冷淡。
“父亲。”沈淮旭朝之抱拳。
沈老爷嗯了一声,算是应下:“你才回府?可曾用膳?”
沈淮旭坐下,下人给其倒了香茶:“儿子用过晚膳了,父亲呢?可曾用膳?”
沈淮旭说话时嘴角一直带着笑意,他平日里不怎么爱笑,所以今儿带着笑容与沈老爷说话,沈老爷总觉对方的笑是另有隐喻。
他白日与沈氏去处理了凌瑶的事,心里有事,看什么都不对劲。
“我也用过了。”
沈淮旭似笑非笑的端起杯盏来,扫了扫其上茶叶,缓声道:“父亲近日繁忙,都不曾见在府中用膳,外面的饭比不得家中,父亲瞧着都瘦了,身子要紧,凡事可莫要贪图方便啊。”
他此话乍一听不觉有异。
可细细一品,却能品出其中不对劲之处。
更何况沈老爷心头本就有鬼,自是觉得沈淮旭此话意有所指,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是对沈淮旭的不满。
身为其父,自是不喜自个儿子如此说道自己。
别人不认同就罢了,自个儿子也与自己不在一条船上,沈老爷自是不悦。
没等沈老爷发作,沈老夫人接了话茬:“元祉说的对,你这几日可都没曾回府用膳啊,事务繁忙也得好生照顾自个,我瞧你也是略微清瘦了些,可是没曾好好用膳导致的?”
沈老夫人一开口,沈老爷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对沈淮旭虽有不满,也只得忍了。
“母亲不必担忧儿子身子,儿子一日三餐不曾落下,只是奉州洪灾着实牵连甚广,儿子忧心,便略显憔悴罢了。”
“如此就好。”沈老夫人点头,然后话锋一转:“虽忙事务,也莫要冷落家里人,沈氏进府几月了,半点动静都没有,老婆子我还想抱孙子呢,实在不行,你找个郎中好生给瞧瞧,瞧瞧到底是什么毛病。”
提及孩子,沈老爷轻叹一声,因他想起了凌瑶肚子里的孩子,那分明也是自己的孩子,却不得不委屈对方。
凌瑶若非身份实在难上台面,否则就算抬了妾也无妨。
他沈家簪缨世族,家学渊源,家门清秀,可娶商户之女,可娶亡夫之人,偏不能娶那青楼妓子,有辱门楣。
沈老夫人也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妓子进沈家大门。
当初娶沈氏时,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劝说沈老夫人都没点头。
若非沈淮旭道了句:“沈氏亡夫乃是赫赫有名的柳举人,其编纂的《文治》不仅深得先帝赞扬,更是得陛下钟爱,对方在江宁名声极好,若娶其寡妻,可助我沈家。”
就因为有这句话,一直没点头的沈老夫人才点头同意沈氏进门。
但凌瑶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有一个举人丈夫。
沈老爷本是打算待凌瑶生了孩子,想法子变更了她的黄册,叫她成了良家子,然后藏个两年,再借由别的身份娶进府内。
如今肚子里的孩子还没生就被沈氏发现了。
怕是这辈子他都没法子叫凌瑶进门了。
沈老爷身居高位,可有些事也是身不由己,他若一意孤行,恐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特别是沈淮旭,他这个儿子让他得意却也让他头疼。
有时候沈老爷甚至觉得他不像他父亲,哪有做父亲的如此憋屈的,说话还没有儿子管用?
“儿子已经找郎中瞧过了,大夫说珠儿早年间滑胎伤了底子,需得养一养才好要孩子。”
“滑胎?”沈老夫人皱眉:“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不知沈氏还滑过胎?”
沈老爷本也是无心之语,未曾想那么多,只是说完才惊觉不应该如此说,但说都说了,也没法子,只得解释道:“是生了柳丫头没多久,身子未养好又有了孕,因身子虚弱,这才落了。”
沈老夫人心头堵得慌,沈老爷正值壮年,什么模样的女子找不见,非得找个寡妇,找个寡妇不说,还是个身子不好的寡妇,她哪里能舒坦了。
但人都进了门,说再多也无用。
沈老夫人重重叹了口气:“既然知晓原由,那便好生养一养,也不知你当初瞧上沈氏什么了,要我说,我也没瞧出对方有什么好的。”
眼下屋中只有沈淮旭与沈老爷所以沈老夫人才如此说。
毕竟他二人一人是自个的儿子,一人是自个的孙子,都是亲上加亲的关系,说什么也无妨。
平日里沈老夫人就算对沈氏不满,也不会当着对方的面发作。
但所有人都能瞧出来,沈老夫人对沈氏的不喜。
沈老爷不知说什么,只得默默喝茶。
沈淮旭笑而不语,手指摩挲着杯壁。
要说沈氏,确实没什么好,但她应该庆幸她嫁了个好人,养了个好女儿。
否则他还真想不到她还有什么资格能进入沈家,让他唤她一声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