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掩丑陋 作品

第189章 重找靠山

颙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太子,此事不可更改。乾隆必定会将皇位传于颙琰,这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年仅四十五岁的和珅,当然不想在将来沦为新君眼中的前朝老臣而不被重用,更不想成为许多新旧皇权交替时的牺牲品。于是,和珅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自己府中,每天都闷闷不乐、忧心忡忡。

在和珅那奢华的府邸书房中,烛火摇曳。和珅背着手,眉头紧锁,来回踱步。管家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轻声道:“老爷,这般愁眉不展,可是有心事?”

和珅停下脚步,冷哼一声:“哼,那阿桂与刘墉,联手与我作对,在朝堂上处处掣肘,我一时难以与他们抗衡,若不想法子,将来恐怕要大祸临头。”

管家思忖片刻,道:“老爷,如今我们有皇上罩着,谁能把您怎么样?现在只要咱们能先寻到靠山,便可保一生安稳。”

和珅眼中闪过一丝毒辣,旋即又化作无奈,缓缓坐下,端起茶盏,却未喝,只是盯着茶水道:“这靠山,自然是当今圣上。只有依附在乾隆爷的羽翼之下,我方能暂保安全。可这还不够,那太子颙琰,将来要是登基称帝,我们恐怕就危险了。”

管家点头附和:“老爷高见,太子那边,也需提前打好关系。只是……这该如何做呢?”

和珅放下茶盏,眼中闪过算计:“去准备一批上等的金银珠宝,再挑选几个色艺双绝的美女,寻个合适时机,给太子送去。只要太子能对我和珅另眼相看,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管家应下:“放心吧老爷,此事就交给奴才,小的这就去办。可阿桂和刘墉那边……”

和珅眼神一眯:“这二人,虽然与我作对,但眼下不能彻底交恶。我也得想办法讨好他们,让他们对我放松警惕。”

数日后,和珅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悄悄送到了太子颙琰的府上。太子颙琰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目光在和珅呈上的礼物与随行的美女身上扫来扫去。和珅满脸堆笑,腰弯得更低了,趋近几步,率先捧起一个精美的锦盒。

“殿下,您瞧瞧这个!”和珅轻轻打开锦盒,盒中是一尊羊脂白玉雕琢的如意,玉质温润细腻,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这可是特地寻来的西域美玉,由顶尖工匠耗时数月精心雕琢而成,寓意着吉祥如意,唯有殿下您这般尊贵之人,才配得上如此珍宝。”

颙琰微微颔首,神色未起波澜。和珅见状,忙又挥手示意,让随行之人抬上一幅画卷。画卷徐徐展开,竟是一幅《千里江山图》的仿品,虽为仿作,但笔触细腻,色彩明艳,将大好河山的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殿下,此画虽为仿品,却也凝聚了画师无数心血。您看这山川河流,描绘得栩栩如生,恰似我朝江山如画,繁荣昌盛。愿殿下日后登基,江山永固,福泽万世。”和珅声音愈发谄媚,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介绍完珍宝,和珅拍了拍手,几位色艺双绝的美女莲步轻移,缓缓上前。她们身着华服,面容姣好,身姿婀娜。

“殿下,这几位姑娘可都是小人心疼寻来的。”和珅指着为首的一位女子,“这位琴艺高超,能弹奏出天籁之音;这位舞姿曼妙,一舞倾国;还有这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定能陪殿下吟诗作对,排忧解闷。”

美女们纷纷行礼,或羞涩浅笑,或眉眼含情。和珅察言观色,见颙琰的目光在其中一位红衣女子身上多停留了一瞬,便赶紧介绍:“殿下,此女不仅容貌出众,且心思细腻,最会体贴人。日后在殿下身边,定能把殿下照顾得妥妥帖帖。”

颙琰看着那一堆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和几个如花似玉的美女,眉头微皱。身边的太监见状,谄媚道:“太子爷,这和珅大人可真是一片忠心,送了这般厚礼。”

颙琰看着和珅,神色淡淡:“和大人,你这礼物,似乎过于贵重了。”

和珅赶忙道:“殿下,微臣对殿下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这些礼物,实在不足以表达微臣的心意。殿下乃国之储君,将来定能开创盛世,微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颙琰淡淡一笑:“和大人,你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本太子皆记在心里。希望你日后能一心为公,莫要辜负了圣上和本太子的期望。”

和珅忙不迭点头:“殿下教训得是,奴才今后定当尽心尽力,做一个忠君爱国的好官。”

颙琰摆了摆手:“好了,你下去吧。礼物本太子收下了,希望你言行一致。”

和珅退出太子府,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心想,只要太子收下礼物,这关系就算是初步搭上了。

和珅离开太子府之后,颙琰差人请来了刘墉。把和珅送礼的事情完完全全告诉了刘墉,问道:“刘大人,和珅送来的东西我都收下了。我做的对还是不对?”

刘墉听后说道:“殿下收下就对了,这些东西原本就不是他和珅的。况且,这点东西对和珅来说,只是九牛之一毛。”

颙琰听后惊奇地问道:“刘爱卿,难道说和珅家里不只是这些?那他的家里到底会有多少东西?价值几何?”

刘墉笑了笑说道:“殿下!据微臣所知,和珅所拥有的财富‘富可敌国’,折算成银子恐怕足足有八万万两!”

“什么?!八万万两?”颙琰仰天长叹,“八万万两呀!和珅!”

和珅离开太子府后深知,光巴结太子还不够,阿桂和刘墉这两大势力也得安抚。于是,他选了个日子,在京城最有名的酒楼包下了一间雅间,邀请阿桂和刘墉赴宴。

阿桂和刘墉接到邀请时,都颇感意外。刘墉笑道:“这和珅,不知又在打什么主意,竟然请我们吃饭。”

阿桂皱眉道:“管他什么主意,且去看看,我倒要听听他想说什么。”

二人来到酒楼,和珅早已在门口等候,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们:“二位大人,今日能请得二位大驾光临,真是和珅的荣幸。”

阿桂冷哼一声:“和大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何必这般客气。”

众人入座后,和珅亲自为二人斟酒,赔笑道:“二位大人,以往多有得罪之处,还望二位大人海涵。和珅深知自己在朝堂上有些行为不妥,今日特向二位大人赔罪。”

刘墉端起酒杯,浅抿一口:“和大人,你这话可说得有些突然。你我之间,朝堂争斗多年,岂是一顿饭就能化解的?”

和珅赶忙道:“刘大人,实不相瞒,和珅近日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如今圣上年事已高,朝堂需要的是团结,而非争斗。和珅愿意与二位大人携手,共同为朝廷效力。”

阿桂看着和珅,目光犀利地说道:“和大人,你真有此心?”

和珅一脸诚恳:“阿桂大人,句句属实。和珅愿以实际行动来证明。”

阿桂与刘墉对视一眼,阿桂缓缓道:“好,既然和大人有此心意,那我们就暂且信你一回。但你若再做出什么不利于朝廷的事,休怪我们不客气。”

和珅忙点头:“一定,一定。来,二位大人,喝酒。”

和珅一方面讨好太子、安抚阿桂和刘墉,另一方面,在乾隆面前更是使出浑身解数。一日,乾隆在御花园散步,和珅远远瞧见,赶忙迎上去。

“圣上,今日气色极佳,想必心情甚好。”和珅满脸谄媚地笑道。

乾隆微微点头:“嗯,这御花园景色宜人,倒是让朕心情舒畅了些。”

和珅赶忙附和:“圣上所言极是,这御花园乃是圣上休憩之所,自然是美不胜收。不过,微臣近日听闻江南一带新培育出了几种奇花异草,若能移植到御花园,定能让这园子更加绚丽多彩。”

乾隆来了兴致:“哦?竟有此事?和爱卿,你速速去办,务必将那些奇花异草寻来。”

和珅躬身道:“是,圣上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

之后,和珅亲自督办此事,不惜耗费大量钱财,将江南的奇花异草运到京城,移植到御花园。乾隆看到焕然一新的御花园,龙颜大悦:“和爱卿,此事你办得极好,不愧是朕的心腹。”

和珅赶忙跪地谢恩:“圣上夸赞,是奴才的荣幸。只要能让圣上开心,奴才做什么都愿意。”

乾隆扶起和珅:“起来吧,如今朝堂之上,朕也需要像你这样忠心的臣子。”

和珅心中暗喜,知道自己依附乾隆这一步棋走对了。

和珅讨好各方的举动,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应。一些和珅的党羽见他如此行事,纷纷效仿,试图在各方势力中寻找平衡。而阿桂和刘墉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和珅的示好,但心中依然对他有所警惕。

阿桂对刘墉道:“这和珅,一贯狡猾,他此次示好,恐怕并非真心。我们还需多加留意他的一举一动。”

刘墉点头:“桂中堂所言极是。不过,他如今又依附圣上,又讨好太子,倒是有些棘手。”

而太子颙琰,虽然收下了和珅的礼物,但对他依然保持着距离。颙琰身边的谋士提醒道:“太子殿下,和珅此人贪婪成性,不可轻信。他此时讨好殿下,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颙琰微微点头:“我自然明白,只是现在不宜与他撕破脸。且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举动。”

和珅在表面上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得看似游刃有余。和珅回到府邸,看着家中的奢华布置,心中满是得意。他觉得自己如今在朝堂上的局势已经大为改观,既能得到乾隆的信任,又与太子搭上了关系,还暂时安抚了阿桂和刘墉。

他对管家笑道:“你看,如今这局面,我和珅已然掌控。只要继续这般下去,荣华富贵自会源源不断。”管家赔笑道:“老爷英明,这都是老爷的智慧和手段。”

与此同时,在宫中,一位太监在给乾隆端茶时,无意间透露了一些和珅在宫外的奢华生活以及一些不太光彩的传闻。乾隆心中虽有些不悦,但并未立刻发作,只是暗暗留了个心眼。

和珅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逐渐陷入了危机之中,依然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美好假象里,继续着他在各方势力间的周旋与讨好,却不知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几日之后,阿桂和刘墉通过暗中调查,果然发现了一些和珅贪污受贿的线索。虽然还没有掌握到关键证据,但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刘墉对阿桂道:“桂中堂,看来这和珅真的是本性难移。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将他的罪行揭露出来。”

阿桂点头:“嗯,只是此事还需谨慎。和珅如今深得圣上信任,若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参奏,恐怕不但扳不倒他,还会打草惊蛇。”

而在宫中,乾隆也开始不动声色地派人调查和珅。他对和珅一直以来都是又爱又恨,爱他的办事能力,恨他的贪婪。此次若和珅真的有严重的不法行为,他也绝不会姑息。

和珅依旧在朝堂上扮演着他那左右逢源的角色,还时不时地在乾隆面前表现一番。翌日早朝,和珅又提出了一个看似能增加朝廷收入的方案。

“圣上,微臣近日想出一策,可在一些重要商路上设立关卡,收取商税,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收入定能大大增加。”和珅得意洋洋地说道。

一些大臣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阿桂却站出来反对:“圣上,此举虽能增加一时之财,但恐怕会影响商业流通,导致物价上涨,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还望圣上三思。”

刘墉也附和道:“阿桂大人所言极是,还请圣上明察。”

乾隆看着和珅,问道:“和珅呐,阿桂和刘墉所言,你有何看法?”

和珅心中一颤,但很快镇定下来,道:“圣上,桂中堂和刘墉大人所言也有道理。但微臣认为,只要合理设置关卡,控制好税率,并不会对商业造成太大影响。而且,这些增加的收入,也可用于民生建设。”

乾隆沉思片刻:“此事容后再议。和爱卿,你下去后再仔细斟酌,拿出一个更完善的方案来。”

和珅心中暗喜,以为此事又被他糊弄过去了。却不知,他在乾隆心中的信任度已经开始动摇,一场针对他的风暴即将来临。

和珅回到府邸后,越想越觉得阿桂和刘墉在朝堂上的反对是故意针对他。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暗中指使自己的党羽在朝堂上弹劾阿桂和刘墉,说他们结党营私,阻碍朝廷新政。

阿桂和刘墉得知后,十分气愤。刘墉对阿桂道:“这和珅,果然是贼心不死,竟敢倒打一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阿桂冷哼一声道:“哼,他想玩,那我们就陪他玩到底。我们加快收集和珅罪行证据的速度,一旦证据确凿,看他还如何狡辩。”

与此同时,乾隆也收到了和珅党羽弹劾阿桂和刘墉的奏章。他心中明白,这其中有诈。于是,他决定派粘杆处的拜唐阿去暗中调查此事。

在这风暴前夕,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和珅以为自己的计划能打乱阿桂和刘墉的节奏,却不知阿桂和刘墉正在加紧准备给他致命一击。而乾隆,也在等待着真相浮出水面,以便做出最终的决断。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一场决定和珅命运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