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刷个存在感

第165章 刷个存在感

张勇亮还是有点小激动的,经过两年的努力,自己也从一个开中介的,慢慢朝开发商的身份转移了。

新钢市的三个项目同时启动,其中所有的人员琐事不可能全靠郭继民一人操持。

张勇亮也安排了一个五六人的建筑团队过来帮忙,这些人都是以前碧海云天出来的,通过周悦的关系把他们又集中了起来。

也算是知根知底,与郭继民的团队一共十多人,足够三个项目的同时启动了,因为这三个项目都是建高层。

郭继民的建筑公司没有具备此等资质,所以都是一股脑儿转包给了新钢市的一家国营建筑公司。

这十来人的团队,除了一些日常的管理之外,就是做物料对接了,也就是所谓的甲方爸爸。

“张总,郭总,你们来了。”

新钢市这边的负责人段总,他是郭继民的得力干将,跟了郭继民好几年,张勇亮自然也不陌生。

“哟,老段,一段时间不见,你怎么也向老郭看齐了?”张勇亮目光一扫,落在了段总那日渐稀疏的头顶上,忍不住打趣道。

段总一愣,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顶,尴尬地笑了笑:“嗨,这不是最近项目忙,压力大嘛!您也知道,咱们干这行的,哪个不是操碎了心?头发啊,都是一把一把地掉。”

“哈哈,看来这‘聪明绝顶’还真是咱们这行的标配啊!”张勇亮哈哈一笑,拍了拍段总的肩膀,“不过老段,你可得注意身体啊,别太拼了,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没办法啊,我不拼,你们这些做老板的,怎么开奔驰宝马!”段总摇头晃脑的说道。

张勇亮:“呃~”

郭继民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插了句:“老段,你可别听张总瞎说,他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等哪天他也秃了,看他还怎么嘚瑟!”

“哈哈老郭,你这是嫉妒我头发多吧?”张勇亮笑着回怼,几个人说说笑笑,气氛倒是轻松了不少。

寒暄过后,几人便开始步入正题。

段总领着张勇亮和郭继民,一边参观工地,一边介绍着项目的进展情况。

张勇亮点了点头,他对郭继民的团队还是比较放心的,更何况他自己也放了人在这边,算是相互监督。

不过张勇亮还是多了句嘴:“老段,这物料对接方面,没出什么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咱们和新钢龙建公司合作得很愉快,他们提供的物料都是符合标准的,而且价格也公道。”段总连忙回答道。

“那就好。”张勇亮放下心来。

他知道,建筑行业的水很深,物料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

参观完工地,几人回到了临时搭建的办公室。

段总拿出了一份详细的项目进度表,向张勇亮和郭继民汇报了近期的工作。

“张总、郭总,目前这三个项目的进展都比较顺利,因为咱们工期不紧,所以刚才去工地上也看不出什么效果,不过按照现在的进度,预计后年年中就能全部竣工。”段总说道。

“嗯,不错,质量关一定要把好,这个你们比我专业,我就不多说了。”张勇亮翻看着进度表,对段总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

刷了个存在感之后。

下午,张勇亮、郭继民和段总一行人,驱车来到了柳溪村。

这个柳溪村就是新钢市这边邀请他们改造的一个古村。

刚一进村,张勇亮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只见村子里,古树参天,溪水潺潺,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地方,还真不错!”张勇亮忍不住赞叹道。

新钢市是钢铁城市,有山的地方基本都被勘探过了,东一个坑西一个坑,很少有这种保留得这么原始的村落了,所以才显得比较难得。

“是吧?我也觉得这地方很有潜力!”郭继民笑着说道,“如果能把这个项目拿下来,赚不赚钱另说,成就感还是蛮会有的!”

“哦?没想到你老郭还有这样的觉悟,不错不错。”

“啧,老弟你可别门缝里看人。”郭继民白眼道。

“哈哈哈……”

几人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仔细考察了村子的整体情况。

张勇亮发现,这个村子的基础设施确实比较薄弱,很多房屋年久失修。

另外就是这里的村民也不多,满打满算估计就是30来户,家家户户也是老人孩子居多。

“老郭,这个项目,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张勇亮对郭继民说道,“在不破坏这里生态下,我估摸着新钢市政府的深层次意思还是想吸引年轻人回来创业,所以得做点可持续发展的东西,旅游这东西,说实话,应该还没那么快有收益。”

郭继民听闻之后,赞同的点点头,道:“嗯,晚上我约了新钢旅游局的的焦副局长吃饭,他是这个项目的对接人,咱们到时候再跟他合计一下。”

新钢市最大的痛点除了工业污染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人口稀少。

不仅仅是外地人不喜欢来,本地人也不喜欢待在家。

到晚上的话,除了老城区之外,别的地方基本都是一片死寂。

要不然最开始的时候,新钢市的地皮十万一亩都没人要。

这里缺的不是钱,是人!

……

从柳溪村返回市里之后,时间还早。

张勇亮便去了一下这边分公司。

两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

张勇亮看着眼前这位妆容精致、谈吐干练的表姐罗春梅,几乎不敢相信她就是当初那个围着灶台和孩子转的家庭主妇。

还记得两年前,张勇亮刚来这边找上她时,她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怯生生的味道。

说话声音没有底气,眼神也总是躲躲闪闪,不敢与人对视。

那时候的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和家务打转,几乎与社会脱节。

可即使做了这么多,婆家人还总是对她说三道四,认为她哪里都没做好。

而今她整个人不管是外在还是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那些瞧不起她的人,不但不敢再对她指手画脚,甚至还要舔着脸来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