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先天八卦图与众人真灵转世
西昆仑山外面,金木水火土五道先天神光衍生,化作了青黄赤黑白五色光华,映照而出,将山外照耀的五彩斑斓。
从中显出来一位俊美的道人,自五色光华之中走出,伴随阵阵凤鸣声音响起。
“是孔宣小友来了,不愧是道友门下弟子,竟有此等道行修为!”玄阴道人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神色,仅凭传来的气象,已然超脱大罗金仙境界之上。
“孔宣小友的先天五行五色神光,越发精进了!”镇元子看了一眼宫外,忍不住赞誉了一声。
对此,李玄阳笑而不语,仅是挥手将先天五方旗与三十六混沌诸天收了起来。
此时苍鸾又惊又喜的来到山外,见到一位道人站立在祥云之上,正打量着西昆仑山,周身被五色神光环绕,气势极为不凡。
“苍儿见过太子,娘娘与玄阳真人已知太子前来,特命苍儿前来接引,还请太子随我入内!”苍鸾满脸喜悦向着孔宣躬身行礼,语气十分欢喜。
“苍鸾!”见苍鸾不仅言语得体,更是凤族出身,孔宣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好感,也不拿捏身份,向着她微微拱手还礼,“有劳仙子了。”
说着话,孔宣伸手从衣袖里面取出一件果篮,看上去是由灵竹编织而成的,将其递给了苍鸾,“这是九羽托贫道带来的一些灵果,还请仙子收好。”
苍鸾一直待在西昆仑山,从未前往过洪荒内陆,少与外人接触,倒是当年跟随李玄阳前来的九头羽虫,二者有着不错的交情。
“多谢太子!”苍鸾伸手接过竹篮,不由想起来了,当初九头羽虫提起过的火枣,脸上越发欢喜起来。
当即带着孔宣走入西昆仑山中,一路上,苍鸾为孔宣介绍着山中各种景致,一直走到宫殿门前,方才停了下来。
“娘娘与玄阳真人,以及诸位真人正在宫内论道,还请太子自行入内。”苍鸾伸手指着宫内说道。
“多谢!”孔宣与苍鸾点了点头,迈步走入宫内,只见李玄阳、西王母、镇元子、伏羲几人,正含笑向着自己看来。
“弟子见过老师,见过娘娘与诸位真人!”孔宣目光落在伏羲身上时,仿佛略微停顿了一下,方才恭敬行礼。
“小友无需多礼,不妨与我等一同入案落座。”西王母轻笑一声,伸手指着一张空闲桌案邀请说道。
“多谢娘娘!”孔宣见李玄阳笑着点了点头,便迈步走入桌案坐了下来,向着自家老师看去,不知为何突然唤自己前来。
见到孔宣的目光,李玄阳呵呵一笑,简单说了说苍鸾,便对孔宣问道:“先前你不是说,得了一部先天道法,想要将其传授给金鹤、银鹤童子!”
一说起先天道法,几人不禁双目一亮,齐齐向着孔宣看去。
“说起来,此事还跟老师与伏羲圣皇有关。”孔宣神色似乎变了一下,沉声说了起来。
“此先天道法乃是伏羲圣皇降生之时得到的,乃是以乾坤入道,不入阴阳五行,本为一缕乾坤之气,沾染了先天法则衍化而成,乃是真正的先天道法,蕴含着先天乾坤之道,并非出自先天神魔。”
先天乾坤之道!
李玄阳双目闪过一丝异色,乾坤之道,本就不凡,何况是先天乾坤之道。
如此来说,这部先天道法倒是有着不凡之处。
洪荒之中的先天道法,除了昔年鸿钧道祖传授下来的以外,几乎都是先天神魔等大神通者,将自身天生蕴含的先天法则或是神光,从中感悟推衍而出的修行之法,最终成就各自的先天道法。
可孔宣得到的这部先天道法,则是乾坤之气,沾染了一丝先天法则,天生衍化而成的,可谓是天地孕育出的先天道法。
“此道人身怀此等先天道法,定然有些跟脚,你日后行走洪荒之时,当需小心一二。”李玄阳对着孔宣嘱咐说道。
其余几人亦是面露异色,难怪刚才孔宣会说,此先天道法与李玄阳、伏羲有关,看来天皇证道归位,并非是看上去那么平静。
“弟子明白!”孔宣点了点头,随即周身先天五行五色神光一闪,显出了元神三,半亩大小庆云之上,一团乾坤之气汇聚而出,时而化作无数先天符箓,时而化作先天法则,极为玄妙。
“确有不凡之处!”李玄阳点了点头,同样显出了元神三,一亩大小庆云之上,先天阴阳两仪神图与先天玄阳神光冲天而起。
几人见状,齐齐各自显出了元神三,宫内顿时神光冲天,阵阵仙音作响,将西昆仑映照的一片祥瑞,无数金落下,朵朵庆云高悬,各种异像齐出。
下一刻,乾坤之气缓缓展开,化作一片朦朦胧胧的光华,彻底展现在几人面前。
“果然是先天而成的先天道法!”李玄阳元神刚一接触到,便感觉到无数先天法则衍生,其中以先天乾坤之道,最为完整,可为一部先天乾坤道法,其余先天法则显得十分杂乱无章,只能作为参考,并无大用。
此外其中还蕴含着数种先天神通,亦有不凡之处。
李玄阳元神刚与其接触,便隐隐生出一丝感悟,神游太虚,仿佛见到洪荒天地初开,乾坤衍化而出,呈现诸般玄妙。
看上去,跟先天阴阳两仪之道,十分相似。
不过二者究竟不同,先天阴阳两仪之道,乃是一阴一阳,阴阳两仪互相生克,亦可各自独立,而乾坤虽分阴阳,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承载。
由此可见,先天乾坤之道的玄妙不凡。
即便是以李玄阳几人的道行神通,依然觉得颇有收获,逐渐将心神沉入到了里面。
久而久之,李玄阳干脆以元神推衍起来,以成道法器中的先天阴阳两仪之气,幻化做乾坤之气,以其衍化先天乾坤之道的各种玄妙。
片刻之间,就见李玄阳元神三之上,逐渐生出一道神光,时而乾坤一体,时而互相承载,尽显乾坤变化,而每一次生出来的变化,其中都蕴含着一种先天神通。
此时李玄阳也不急于将其衍化到了极致,仅是将每种先天神通都幻化出来了一遍,尽数感悟一番,方才将元神寄托到虚空之上,彻底将先天神通的威能,显露出来。
让元神与先天符箓交融,渐渐将先天乾坤之道衍化到了极致,化作一道乾坤神光,犹如蕴含着天地初开,乾坤衍生之妙。
先天乾坤道法里面蕴含的先天神通虽多,可让李玄阳感兴趣的,唯有这道先天乾坤神光,逐渐将其化作了乾坤道法的总纲,有点类似太清仙光,以便日后传授给门下弟子。
“先天乾坤神光,起!”李玄阳忽然轻喝一声,一道神光冲天而起,直入天际,化作了一片光华,弥漫开来。
见到了这一幕,李玄阳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此先天乾坤神光,不仅蕴含着先天乾坤法则,更能借助天地间乾坤之道的威能。
让生灵修士无声无息之间,化作一片飞灰,真灵不存,端是一等一等的先天神光,威力惊人,几乎不在先天玄阳神光之下。
其余几人则是各有感悟,皆有所收获。
此时,八宝灵山之上,接引与准提相视而坐,正谈论着圣皇尊位与人皇之事。
“师弟,你可曾考虑清楚了”接引道人突然向着准提道人开口问道。
“此番唯有以善恶自我三尸之一,进入轮回之中,我等西方教方才能够从中得到一位圣皇尊位。”准提道人目光坚毅,让接引道人不由一怔。
“师弟,你当年已经被李玄阳夺取去了一枚元神舍利,若是再将善恶自我三尸之一,进入轮回之中,只怕会影响到自身道行境界!”接引道人看着准提道人,忍不住劝解起来。
听到此话,准提道人神色不变的说道:“师兄无需担心,我等圣人已将元神寄托天道之上,即便三尸之一受到损伤,也并无大碍。”
说到这里,准提道人目光一凝,继续开口说道:“那太清道人以三尸之一坐镇天庭,李玄阳的三尸,更是坐镇天庭与幽冥地府,化作紫薇大帝与酆都大帝,我的善恶自我三尸之一,如何不能成为人皇,证道圣皇尊位”
“再说,如今李玄阳以崆峒印与伏羲引动了人族气运,将关于人皇的天机,尽数遮掩起来。等到他们察觉到了,只怕菩提道人已经证得了圣皇尊位,为时晚矣。”
“难为师弟了!”接引道人摇了摇头,虽说西方教有着数位门下弟子,可终究比不上人阐截三教,跟一众准圣大神通者与先天神魔,唯有身为圣人的准提,以善恶自我三尸之一转世,方才有机会得到人族气运认可,证得圣皇尊位。
“何来的为难”
“此事乃是贫道与菩提道人的机缘才对!”准提道人笑着与接引道人拱手作揖,起身驾驭祥云,向着幽冥地府而去。
此事看似容易,可想要瞒过孟婆与酆都大帝、平心娘娘,绝非一件易事,唯有准提道人亲自走上一趟。
幽冥地府,平心大殿之中,平心娘娘缓缓睁开双目,望着轮回之地,眉头微微轻皱起来。
“又是一位准圣大神通者真灵,进入到了轮回之中,看来也是为了圣皇尊位而来,不久之后,人族定然生出一场风波不可。”
虽说平心娘娘并未前往东昆仑山,可整个幽冥地府都是她身躯所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难瞒过她的感知。
何况是一位位准圣大神通者真灵转世,引得幽冥地府气机生出变化,平心娘娘想要不关注都不可能。
不过每一道真灵轮回转世,皆有天机遮掩,她也难以察觉出各自的跟脚身份。
这时轮回之地上空,又有一道泛着金色光华的真灵,来到奈何桥上,随即落入轮回之中。
虽然感觉不到这道真灵的气息,可平心娘娘心中却生出来了一丝异样感觉,仿佛察觉到了一丝天机变化。
“不知是哪位准圣大神通者,竟有如此道行修为!”平心娘娘心中微微一惊。
“可惜,巫族没有元神,无法轮回转世,谋取不了圣皇尊位。”平心娘娘轻叹了一声,收回了目光,便不再理会此事。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自有一线生机。
那些人巫二族结合生下来的巫族,天生有着一丝真灵,只要补全魂魄之后,自可轮回转世而去,争夺圣皇尊位。
西昆仑山中,李玄阳将先天乾坤神光,在宫外虚空之上,彻底显化出来,几人也将各自参悟出来的先天神通,于虚空幻化而出,直到百余年的时间过去,方才各自散去神通,收回了元神三。
李玄阳突然睁开双目,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向着几人看去。
“妙,妙,此先天乾坤道法,果然不凡!”玄阴道人轻笑起来,不想此番受邀前来西昆仑山相聚,收获不菲,不仅有缘参悟了一番先天道法,更从中悟出了数道先天神通,唯独感到有些美中不足。
“确实不凡,不过这部先天乾坤道法终究有着不足之处,无法修行到准圣境界,对我等来说用处不大。”李玄阳感到略微有些可惜。
这部先天道法仅能算是一部大罗真经,顶多是修行到大罗金仙境界,并未涉及到准圣道行。
“道友不必如此,我等能够得孔宣小友的机缘,参悟一番先天乾坤之道,已然算是难得可贵了。”镇元子面露喜色,感到心满意足。
先天乾坤之道,乾者为天,坤者为地,跟他一身先天戊土大道有着相似之处,算是颇有借鉴作用。
“道友说的不错。”西王母轻笑说着,亦是感到收获匪浅。
“千年时间已过,想来诸位道友真灵已经尽数轮回转世而去,如今贫道也要回去安排一二了。”这时烛龙起身向着几人此行,想要尽快回到东海之中,准备应对接下来的人皇之争,免得波及到龙族。
然而,不等烛龙说完,就见刚才已经收回元神三的伏羲,忽然再次显出了元神三,一亩大小庆云之上,瑞气丛生,光华耀眼,无数神光衍化,三之上,更有伏羲琴与羲皇剑高悬而出。
“伏羲道友这是”李玄阳微微一愣,向着伏羲元神三之上看去,只见其上的景象一变,无数神光逐渐化作了一幅图录,呈现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法则玄妙。
见此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由大吃一惊。
李玄阳的先天阴阳两仪神图与先天五行阵图,皆是以先天之气铸就而出,对于眼前的景象十分熟悉,一看到伏羲元神中衍生出的图录,便想到了先天八卦阵图上面。
“伏羲道友,可是打算祭炼出一幅阵图”
听到李玄阳的话,几人齐齐脸色一变,刚才几人与孔宣还以为伏羲仅是忽然有了一些感悟,没想到竟是打算祭炼出一幅先天八卦阵图。
“正如道友所说!”这时伏羲逐渐睁开双目,看到众人如此惊讶的表情,不由露出一丝笑意,“先前得到玄阳道友指点,让贫道冥冥之中感应到了一丝机缘,如今又得孔宣老师的先天乾坤道法相助,以乾坤衍生先天八卦,千余年时间下来,终于有所收获。”
“此图录名曰先天八卦图,既是阵图,又非阵图,蕴含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可谓是包罗万象,正合贫道的先天八卦。
伏羲将先天八卦图的各种玄妙之处,跟几人讲了出来。
听到伏羲竟有如此机缘造化,李玄阳不由双目一亮,称赞不已,“此图录暂时仅是一幅坯胎,尚缺数种先天之气祭炼,道友莫非是打算让贫道等人相助一二”
“正是,贫道仅有一道先天雷精与先天巽风,可以做为代替,尚缺天地水火山泽属性的先天之气。”说话间,伏羲看向孔宣与乾坤之气,说道:“还请孔宣老师赠予一丝乾坤之气”
“圣皇,孔宣怎可当得如此称呼。”孔宣苦笑一声,伸手一指空中的乾坤之气,从中分离出来一丝流光,落入伏羲跟前,被他收入到先天八卦图里面,化作乾坤,散溢出来阵阵光华。
如此以来,此图仅缺水火山泽。
“倒是让道友说着了,贫道正好有着先天丙火之气与一元重水。”李玄阳说完,便笑着向镇元子看了过去。
“贫道也可赠予道友一道先天戊土之气,跟玄阳道友的一元重水化作山泽。”看到李玄阳的目光,镇元子不由笑了起来。
“如此一来,倒也算是勉强凑齐了,不过若想将此图录祭炼出来,还需要诸位道友相助,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尽数衍化而出,锁入图中,使其相融一起,日后道友只要苦心祭炼一番,自可将其彻底祭炼圆满。”
李玄阳参照祭炼先天阴阳两仪神图与先天五行阵图的方法,将自己推演出来的祭炼方法说了出来。
“大善,伏羲还请诸位道友相助!”伏羲自是喜不胜收,向着几人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道友无需如此!”几人各自躲开,“我等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伏羲面露感激,伸手一指元神三,将先天八卦图展开,显出自身道法神通,尽数衍化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等变化,彰显先天八卦的玄妙。
李玄阳几人互相点了点头,便与镇元子、伏羲各自将先天丙火之气与一元重水、先天戊土之气、先天雷精、先天巽风祭出,落入图中。
几人各自结出道印,打出一道道先天符箓,跟诸多先天之气相合,以乾为天,以坤为地,以震为雷,以巽为风,以坎为水,以艮为山,以离为火,以兑为泽,逐渐将其融为一体。
足有千余年的时间下来,先天八卦图逐渐形成,但却始终无法祭炼完事,仿佛尚缺一丝契机。
“莫非要以阴阳做为契机”伏羲恍惚之间,似乎有所领悟。
可下一刻就见李玄阳,忽然祭出了一道混沌元气,落入先天八卦图里面,位于中央之处,化作了混元一片,呈现阴阳未分状态,周围环绕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混沌元气!”西王母双目露出一丝异色,忍不住向着李玄阳看去,“玄阳道友,何处得来的混沌元气”
虽说混沌元气谈不上多么珍贵,但却极为罕见。
如此又是百余年的时间过去,李玄阳几人逐渐各自停了下来,先天八卦图上面的各种光华一敛,全部隐入图内,变成混元八卦模样。
打量着祭炼出来的先天八卦图,李玄阳不由称奇不已,“先天混元八卦,没想到,道友的先天八卦之中,竟然蕴含着一丝混元之道。”
“可惜,贫道已经将乾坤鼎还给了鸿钧老师,不然倒是可以将其逆反先天,化作一件先天灵宝。”李玄阳略微感到有些遗憾。
“此番能将此先天八卦图祭炼出来,贫道已然心满意足,岂可贪心不足。”伏羲收回了元神三,将先天八卦图捧在手中,向着几人行礼称谢。
“道友太过客气了,我等不过仅是略微相助罢了。”镇元子呵呵一笑,说道:“再说,以我等亿万年的交情,何须道谢。”
“不过,贫道倒是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道友见谅。”
“道友何须见外!”伏羲笑着向镇元子说道:“有事大可直接说出就是,何来的不情之请!”
“呵呵!”听见二人的话,李玄阳忽然呵呵一笑,指着镇元子说道:“道友可是打算借取先天八卦图参悟一番,图中蕴含的混元之道”
此言一出,烛龙、西王母、玄阴道人、孔宣无不是双目一亮。
虽说几人皆曾听过鸿钧道祖、女娲、三清讲解过混元道果,甚至是与李玄阳衍法论道,但终究是隔着一层迷雾,并未真正接触过混元之道。
若是参悟一番先天八卦图,以图中蕴含的混元之道做为参照,对于几人自身道途大有益处,远胜先前参悟先天乾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