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过窗帘的缝隙,在顾言的书房里洒下一片柔和的光晕。顾言坐在堆满资料的书桌前,手中紧握着一份刚刚收到的邮件,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经过数月的日夜钻研与反复打磨,他撰写的关于行业前沿技术应用的论文,不仅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还收到了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的邀请。
“简悠!”顾言兴奋地大喊,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快过来,有好消息!”
简悠正在厨房准备早餐,听到顾言的呼喊,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进书房。“怎么啦,顾言?看你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重大发现?”简悠好奇地问道,眼中满是关切。
顾言将邮件递给简悠,激动地说:“我的论文被选中在学术会议上演讲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展示机会,也是对我这段时间研究成果的极大肯定。”
简悠接过邮件,仔细阅读起来,脸上也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顾言,你太棒了!我就知道,你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这次演讲意义重大,咱们得好好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里,简悠和顾言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讲的筹备工作中。简悠凭借着敏锐的审美眼光,为顾言挑选了一套合身的深蓝色西装。这套西装剪裁精致,面料质感十足,穿上后既能凸显顾言的沉稳与自信,又不失时尚感。
“顾言,你试试这套西装,看看合不合身。”简悠拿着西装,笑着对顾言说。
顾言接过西装,走进试衣间。不一会儿,他穿着西装走了出来,整个人精神抖擞,气质不凡。简悠走上前,帮他整理领带,满意地说:“这套西装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制的,穿上它,你一定会在演讲台上大放异彩。”
在演讲稿的准备过程中,顾言遇到了一些难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晰地阐述复杂的研究内容,同时又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成了他面临的最大挑战。简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主动提出帮忙:“顾言,我虽然对专业内容不太懂,但我可以从演讲的逻辑和表达方式上给你一些建议。咱们一起头脑风暴,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思路。”
于是,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开始讨论演讲稿的框架。简悠认真倾听顾言对研究内容的介绍,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以先从行业的现状入手,引出你研究的问题,然后再详细阐述你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这样既能让听众对背景有清晰的了解,又能突出你的研究价值。”
顾言眼睛一亮,点头赞同:“宝贝,你这个建议太棒了!这样的逻辑结构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让听众理解。”
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顾言常常为了一个专业术语的表达,或者一个案例的选择,反复思考,犹豫不决。简悠总是耐心地陪伴在他身边,给予鼓励和支持:“顾言,你对学术的严谨态度让我敬佩。不过,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相信自己的判断。”
为了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简悠还建议顾言在演讲稿中加入一些实际案例和生动的比喻:“这样可以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概念,也能增加演讲的趣味性。”
顾言采纳了简悠的建议,在演讲稿中加入了几个实际项目中的案例,并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专业术语。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演讲稿终于定稿。
演讲的日子越来越近,顾言开始进行模拟演讲。简悠充当听众,认真倾听他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演讲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顾言,你在讲到某个部分时,语速有点快,可能会让听众跟不上节奏。还有,你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加丰富一些,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顾言虚心接受简悠的建议,反复练习,不断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肢体语言。在简悠的帮助下,他的演讲水平有了显着提高。
演讲当天,简悠陪顾言来到会议现场。看着顾言走上演讲台,简悠的心中既紧张又骄傲。顾言站在演讲台上,自信满满,声音洪亮地阐述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台下的听众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演讲结束后,顾言走下演讲台,简悠立刻迎了上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顾言,你太出色了!演讲非常成功,我为你感到骄傲。”
顾言紧紧抱住简悠,感慨地说:“宝贝,没有你的支持和帮助,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你的建议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日子里,顾言和简悠再次感受到了彼此陪伴的力量。他们知道,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携手共进,相互支持,就一定能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