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灯笼

第197章 灯笼

嬴政看着那双发亮的眼睛,昧着良心点了点头,“还.....可以,继续练吧。”

哦吼!政哥夸我了,看来我也是有一些天赋的嘛

哈哈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小写字轻松拿捏。

“政哥,你的名字如何写了,能不能写一遍给我看看?我觉得练习两个字比练习三个字要更简单好练一点。”

嬴政挑眉,他的名字可是比许诗诗名字更加复杂。

不过他还是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一笔一划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许诗诗看完以后两眼一黑,后悔了,这笔画比自己名字复杂多了,可是话都说出口了也不好反悔吧?这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吗?

“练吧”嬴政说完丢下笔,坐在对面去,拿起看了一半的书,继续观看起来,他不想在盯着许诗诗那狗爬一样的字体了,太有魔力,看完以后满脑子都挥之不去。

许诗诗拍了拍自己的小脸,开始练习起来,不一会儿,案桌上满是纸张,上面全部都是嬴政的名字,扭曲的印在纸张上。

越写越困的许诗诗,看了看政哥,努力的想睁开眼睛,可是慢慢的,慢慢的脑袋越来越低,最后直接抵在案桌上,睡着了。

嬴政看着书,时间悄悄流逝,当他有一会没听到许诗诗的动静以后,放下手中的书一看,只见案桌上,许诗诗握着笔的手已经松开,笔杆躺在她的手心,额头趴在案桌上,睡得香甜,脸上,手上都是沾染的墨迹。

嬴政看了看手腕的时间,微微叹了口气,才过去一个多小时,居然睡着了?白天到底干什么去了,不过他并没有叫醒她,而是轻轻的将她抱了起来,掂量了一下,怎么又轻了,看来以后得好好补一下了,一边想着一边往兰迟宫走去。

内侍掌灯,脚步轻轻的在前面引路。

到了兰迟宫以后,他用面巾轻轻擦拭着许诗诗脸上的墨汁和手上的墨汁,小翠默默的站在身后,大气都不敢出,刚刚她在殿门口等着国师回来的时候,忽然看到陛下走了过来,怀里还抱着国师,吓得她差点叫了出来,好在自己忍住了没有惊醒国师。

收拾好一切以后,嬴政踏出了房门,“明日一早不用喊她起床,让其睡到自然醒,莫要告知朕来过。”

“诺!”小翠轻声的回复。

嬴政回到咸阳宫以后,看着满桌子凌乱的纸张和笔墨,他走到了案桌面前,将写有他名字的纸张全部收了起来。

随后简单的洗漱了一下,休息了。

次日一早,许诗诗迷迷糊糊的醒来,一睁眼就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床幔。

恩?

我....

如果没记错的话,昨天好像在政哥那里练字来着。

后来越来越困,难道我当着政哥的面睡过去了?

许诗诗瞬间惊醒,小翠听到动静以后,推门而入。

“国师,你醒了?”

“小翠,我昨日是如何回来的?”许诗诗连忙着急追问。

小翠平静的开口,“昨日你在陛下宫里睡着了,是我将你抱了回来,可是那里不舒服了?”

许诗诗听到这话依旧担心的问道:“那..昨日你去抱我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陛下生气?”

小翠摇了摇头,“没有的国师,陛下心情挺不错的,国师问这个做什么?”

呼~

许诗诗松了口气,还好,政哥没生气,她还以为自己练字睡觉,政哥会生气来着。

“没什么,小翠,你准备点纸张,一会我要画点东西,你在去找工匠李良培过来,就说我找他说点事情。”许诗诗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洗漱了起来。

“诺!”

洗漱完,简单的吃了点早食又喝了补药,许诗诗坐在了桌前,开始画起了图纸。

过年了怎么能少的了红灯笼呢?烟花有了,鞭炮有了,红灯笼有了,这才像过年嘛。

最好在做一些各种各样子的花灯,与民同庆才好。

许诗诗一边画着一边想着。

不一会儿当她画好所有的图纸以后, 扶苏带着李良培和小翠走了进来。

恩?

扶苏怎么也来了,这一大早的,这么快就帮政哥忙完了吗?

“扶苏,你这是事情忙完了?”

“没有,我今日正和李大人商量事情呢,就看到小翠来找,说是你找李大人有事情要说,我就顺道过来看看。”

“这样,正好,都坐,都坐,你们一起帮我看看我画的如何?”许诗诗说着就将桌子上的纸张递给了扶苏和李良培。

扶苏看了看上面的图案,龙他是知道的,其他的几个小动物也都知晓,就是这个圆圆的是何物?

扶苏将纸张放下,指了指一个图案,“师父,这是何物?”

李良培也好奇的看了过去。

“这个是灯笼,这不是快过年了吗?我想这坐一些灯笼挂在咸阳城增加喜庆,于民同乐,而那些小的小动物啊,小花啊就是花灯一类的,至于那两条大的龙,就是龙灯。

李良培和扶苏听了瞬间来了兴致,“这灯笼要如何制作。”

许诗诗开口,“灯笼的框架,将竹条用小火烘烤,使其变得柔软,然后根据设计好的灯笼形状,就是我画的这种,进行弯曲,然后用铁丝将竹条的交界处紧密缠绕固定,确保光加结构牢固。”

“像这种圆形的灯笼,可先弯出几个大小相同的圆圈作为灯笼的上下边缘和中间支撑,再用纵向竹条连接固定。”

“最后用选好的宣纸或丝绸裁剪成合适大小,用浆糊均匀的涂抹在框架表面,小心的将纸张或丝绸贴合上去,抚平褶皱和气泡,确保外皮平整,待其晾干,使外皮与框架紧密结合。”

“这样子灯笼就制作出来了,至于灯笼表面的图案,你们可以选择画一些,云纹增加美感。”

“最后就是在灯笼顶部系上结实的丝线,方便悬挂,在灯笼底部四周挂上流苏,增加美观度和飘逸感。”

“至于里面的光源,想必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如何弄了。”

许诗诗说完以后,李良培和扶苏点了点头,原来这就是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