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亲爹靠谱多了呀,他爹就想跑,要不是自己抱的紧,他爹怕要就跑了。

“皇弟!”赵光义也眼泪汪汪,同样是兄弟,看看赵匡美这个弟弟,再看看赵匡胤这个当哥的,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皇兄,你前面有黄袍加身,后面再亲手弄死这两孽障,那些史官文臣该怎么写你呀。”赵匡美替赵匡胤着想,“不若给他们安排个造.反的名头,名正言顺的杀呀!”

赵光义……我的好弟弟…

赵恒……我的好叔叔…

赵匡胤自然知道,不若这般他早就送二人去西天了。

别看赵匡胤武将出身,但是心思却缜密,从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就能看出,此次持剑,实在是让赵光义父子二人气的破防了。

赵匡胤没有动手,赵德昭却上前,“大宋罪人!”他大吼一声,随即抬手给了赵义光一个大嘴巴。

打的那叫一个响亮!

赵光义屁股被他哥打麻了,腿被他儿子抱麻了,脸被他侄子扇麻了,整个人都麻了……

打完赵光义,赵德昭又狠狠给了赵恒几个大嘴巴,“泰山封禅,你怎么有脸!泰山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咋们继续说宋真宗怎么有脸去泰山封禅,实际上正是因为没脸他才去泰山。

壇渊之盟,宋以区区三十万为代价换来了边境和平,宋真宗本来挺高兴的,还封赏了功臣寇准。

毕竟,没有宰相寇准,宋真宗怕早就迁都了。

此时,宋真宗和寇准的君臣关系是相当和谐。】

“还知道封功臣,没过河拆桥,难得难得。”赵匡美开口讽刺,在他看来他这个侄子人品不大行,不对,确切的说是赵光义这一脉都不大行。

*

秦殿。

听神迹强调宋真宗和宰相寇准的关系和谐,嬴政道,“后世昏君怕是要听谗言废忠臣。”

嬴政边道边用竹刀刻字,他正在研究神迹之前所诉科举之策。

秦作为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局势与后世不同,嬴政想制定出符合当下大秦之策的科举制度,而不是盲目的照搬。

自打神迹出现后,嬴政基本是以殿为家,神迹出现之时就带众臣看神迹,择后世之良策,避后世之昏政。

神迹不出现时,嬴政带领众臣制定各种新政,并研究神迹所述的一字一句。

眼看嬴政和众臣子的黑眼圈越来越深,特别是正在制定统一文字的李斯。

今个已经是他熬的第三个大夜,好在神迹所述的昏君让人提神醒脑。

就那高粱河战神便把李斯气的血脉喷张。

明成祖朱棣那也差不多,神迹出现便带着朱高炽和朱瞻基和臣子看神迹。

如此肯定会压缩朝政,于是朱棣又带着朱高炽熬夜加班,如此,朱高炽又又又瘦了一圈。

*

宋殿。

又听神迹提壇渊之盟和泰山封禅,赵恒打死神迹的心都有,哪壶不开提哪壶呀。

赵恒肿着一张脸,满脸的委屈,不就是去个泰山么,多大的事,神迹都说了他的澶渊之盟带来百年和平,就这一点也足够去泰山封禅了吧。

心里这么想,但是赵恒可不敢说,他怕赵德昭再打他……

【眼看寇准得了赏赐,有些人不愿意了,其中以王钦若为首。

大臣王钦若为逃跑派,之前劝宋真宗迁都,寇准以丞相之权直接把他发配前线。

王钦若这梁子算和寇准结下了。

于是王钦若找准机会开始给寇准上眼药。】

赵恒有不好的预感,赶紧站起来,正面抱着赵光义,把脸埋进他爹怀里,这般赵德昭就没法打他的脸了。

“我错了,我知道错了,哥哥饶我!”赵恒边躲边求饶。

“你,你,你抱我作甚!”赵光义咬牙切齿,这孽障还抢了他的词,他也想和他哥赵匡胤求饶呀!

【王钦若先扬后抑,他吹捧了寇准,对宋真宗道,官家如此重视宰相,宰相真有大功,乃是一代名臣呀!

宋真宗肯定,寇准的确为一代忠臣,特别是壇渊之盟。

王钦若话锋一转,别的事寇准可以说有功,但是壇渊之盟…

官家呀,壇渊之盟您不以为耻,如何还认为丞相有功呀!

明明大获全胜,还要给辽国银子,如此大耻,千古未有呀!】

“这王钦若是个马后炮呀,壇渊之盟都结了,他才说,有啥用,有本事当时劝呀。”赵匡美吐槽。

【宋真宗一听,立马破防了,宋真宗又不傻,他自然知道自己赢了还签这个壇渊之盟是耻辱。

但当时他太畏惧辽军,就想着赶紧回京,不想承担一点风险。

回京后,主和的大臣天天吹宋真宗英明,吹的宋真宗还真觉得壇渊之盟不错,于是大封赏。

如今被王钦若解开遮羞布,宋真宗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还知不好?”赵匡胤冷笑。

赵光义见他哥的笑,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孽障!你还不跪下认错。”赵光义急眼了,见赵恒抱着他不放,气的直接低头咬这个畜生的肩膀。

啊啊啊啊啊!!

赵恒疼的崩

起来,“爹,你是畜生么,怎么还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