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

嬴政来了兴趣。

之前神迹所说大多是李渊的一双儿女,对李渊提及不多,嬴政好奇,有如此儿女的李渊到底是何水平。

但从神迹的只言片语间,嬴政觉的李渊的能力似乎一般, 不知是不是自己过于看轻李渊。

朱元璋那边还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 已然顾及不了神迹说什么……

【作为开国皇帝, 李渊的存在感着实很低。

像大家提到其他的开国皇帝,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六国的君主,明太.祖是第一个白手起家的平民皇帝, 宋太.祖则让人想起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但是到了李渊这呢, 似乎就剩下生了个好儿子。】

李渊……

【但是李渊能力真有这么差么?

这倒不见得, 毕竟能成为开国皇帝, 能力绝对是有, 起码平衡打压的能力还是有的。】

听神迹话锋一转,李渊的脸色好看了些许, 但是听最后一句,好似不是在夸自己。

想到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如此, 李渊只觉的心口堵了一口闷气,什么叫做自己只生了个好儿子。

【李渊是如何把他得好儿子一点点逼的叛逆了?

咱先从李渊的个性说起,作为君主,生性多疑,但是对于亲近之人却又特别宠爱,咱们举个例子。

众所周知,李渊晋阳之兵,功臣除了李世民外,另外两位是裴寂和刘文静,但这二位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裴寂是李渊的故友,因此李渊对他特别照顾,比如裴寂率军大败后,李渊对他半点惩罚都没有。

但是刘文静就不行了,同样战败,刘文静立马被贬官,虽然后面官复原职,但和裴寂已然不能同日而语。】

【要说功劳,主播觉的刘文静比裴寂要大不少,就唐初李渊交好突厥之事,刘文静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裴寂呢,似乎只有拥李渊为帝。

但是论赏赐,裴寂却是第一位,像李世民打了胜仗,裴寂明明没干什么,李渊却赏赐给裴寂可以随意铸造铜钱的大鼎,可见对裴寂的喜爱。】

提到裴寂,众臣都有种不可言的感觉,众人皆知裴丞相的地位,绝对是陛下身边第一宠臣。

忽然被神迹提到,裴寂面上有些挂不住,自己何事战败过?简直胡说八道,他根本没有带兵出征!

因为神迹的蝴蝶效应,李秀宁代替了李元吉,因此晋阳没有失手,所以裴寂为曾出兵。

但是李渊对他这个老友的偏爱却半点不少。

【如此差别待遇,刘文静不可能不嫉妒,于是醉酒后就抱怨几句,说日后定要弄死裴寂。

讲真,其实也能理解,就好似咱们拼死拼活的为公司做贡献,最后却比不过老总他小舅子。

所以,有谁能不嫉妒么?】

说到这,乐瑶有点感同身受了,哪个公司没几个特权户,仗着和老板关系好,干活的时候没有他们,发奖金的时候却排第一…

听神迹这一问,众臣更加沉默,说不嫉妒的那是假的。

虽然裴寂作为开国功臣,可说到底就动了动嘴皮子,也没见他对大唐做何贡献,偏偏是众臣之首。

【刘文静这酒醉之话被他府上的小妾听见,于是告发了刘文静。

其实本来就是一件小事,但是裴寂却和李渊说,刘文静这人虽有才,但是性格阴霾怕当真有造.反之心,此人不能留。

于是李渊便杀了功臣刘文静。】

刘文静之死众臣都知,以造反之名,但是具体的细节他们却是第一次知道。

【有人说,李渊之所以杀了李文静是因为他和秦王李世民交好,杀了刘文静借此敲打李世民。

但是刘文静死的时候为619年,那时候李世民的功绩还未到让李渊忌惮的地步。

还有一种说法,说李渊猜忌刘文静,总觉的他和突厥间有什么,于是借着这个由头就把刘文静给杀了。】

【总之刘文静死的很冤枉,刘文静之死也让李世民很难受。】

听此,李渊看向众臣,观察他们的反应。

众臣低头,不敢看李渊,生怕一个表情不对让李渊猜忌。

“你难受什么,你觉的朕冤枉了他?”李渊质问李世民。

“儿臣不敢。”李世民道。

“还有什么是你不敢的。”李渊阴沉着脸,方才还敢和自己顶撞,如今又说不敢。

【除了刘文静外,杜伏威之死也颇有争议,杜伏威为唐初割据势利之一,手握江淮地区,却在巅峰的时候投奔了李渊。

622年上书请求入长安,李渊自然高兴】

果真,听到杜伏威投靠自己,李渊的眉头终于舒缓开来。

【李渊】:他到底是臣服于朕的。

【路人甲】:难道不是怕自己再不投靠,会被李世民揍么?

路人甲的字幕飘过天幕。

李渊的脸色再次变的难看,李世民又是李世民。

【但是杜伏威这一走,随即江淮地区大乱,再次造反。

可想而已,李渊对长安的杜伏威会如何猜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