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说不定就有样学样,朝堂下了他们不爱听的令他们便用武力抗旨。
唐睿宗李旦思来想去,竟觉得唐代宗李豫的处理方式是最好的选择。
“儿子觉得,他已然做了最好的选择。”唐睿宗李旦道,说完他还深深叹了一口气,为唐代宗李豫叹气。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大将来瑱被杀后的一些列的连锁反应。
其一,大将仆固怀恩的造反,说起大将仆固怀恩的,他可算的上安史之乱中名列前三的功臣。
并且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全家四十多口人为过捐躯,这个是《新唐书》中所记载的。
除此之外仆固怀恩还大义灭亲,亲手斩杀了向叛贼投降的儿子仆固玢。
为了大唐,他还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和亲,可以说仆固怀恩前期对大唐的确是忠心。
但为何如此忠臣,最终会背叛大唐,并最终和大唐刀剑相戈呢?】
*
唐睿宗,唐殿
“这是为何?!”唐睿宗李旦听到又一忠臣背叛大唐,心口似乎被什么堵住了一般难受。
后世大唐为何会失人心到如此地步。
“皇帝认为为何。”武则天问李旦。
“来瑱之死,狐死兔悲。”李旦回答道,“朝堂无能,听信佞臣。”
“好一个狐死兔悲。”武则天笑了笑,“说到底只是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罢了。”
武则天的政治觉悟比李旦要高了很多,她看问题向来是从朝堂的角度出发,来瑱之死不过是朝堂削藩的信号。
只能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削藩。
【乾元二年(759年),唐肃宗李亨因为以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有功,因此封他为大宁郡王,领朔方节度使。
从这能够看出朝堂对仆固怀恩的恩宠,但为何仆固怀恩还造反了呢?
接下来咱们看看朝堂除了杀害来瑱外还做什么,以至于让他们君臣离心。】
第308章 忠言逆耳
【安史之乱平定后, 河北的那些叛将开始投唐。
例如,恒阳节度使张忠志、节度使薛嵩接连向朝堂投降,唐代宗李豫派出李抱玉等人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且还接受了他们手下的军队, 夺走了他们的兵权。
但是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仆固怀恩亲自求情的, 让薛嵩等人留在原地当官, 明面是为了安抚他们,但实际上的确卖了人情。】
*
宋
赵匡美只要一听到资治通鉴就会不由的皱起眉头, 不知后世会不会把资治通鉴当做史书来读,真的带有太多的个人偏见。
记录历史就该像神迹这般,不带有什么个人偏见,由着后人自己想。
“三叔,虽然资治通鉴带有个人思想, 但他的推论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赵德芳道, 就这个事而言, 仆固怀恩的确卖了人情。
【虽然《资治通鉴》如此推论, 但是仆固怀恩后期造反并没有联合河北地区的节度使。
可即便大将仆固怀恩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的心思,此行径的确有藩镇割据的苗头。
本来河北就是安禄山造反之地, 朝堂对河北地区的掌控不足, 如今仆固怀恩又给这些降臣求职位。
那这些降臣必定会记仆固怀恩的好, 并且他们孤立无援, 也势必会以仆固怀恩马首是瞻。
如此, 唐代宗李豫会如何猜忌?】
*
唐睿宗,唐殿
唐睿宗李旦不知该说李豫什么说他没有君主该有的度量?
但是前面经历了安史之乱, 唐睿宗李旦想若是换成了自己,怕也会提防这些大臣……
真是不当皇帝不知皇帝的难, 但凡做错一步就是亡国……
唐睿宗李旦再次生出了不想当皇帝的念头,他不由的看向自家母后。
实事求是,自家母后比自己更加适合当皇帝,做事从不优柔寡断。
【随后对仆固怀恩早就不满的辛云京等人向唐代宗李豫诬告仆固怀恩图谋造反,希望朝堂对他严加地方。
而仆固怀恩知道此事后,亦上疏要求唐代宗李豫处置告状的辛云京。
但是唐代宗李豫却并未处置辛云京,当然也没对仆固怀恩做什么,显然此时的唐代宗李豫是想当“和事佬”的。
仆固怀恩见唐代宗李豫竟然怀疑自己,于是上书诉说自己的冤屈。
在这封上书中,仆固怀恩列举自己的六大罪过,咱们一起来看看。】
天幕中出现仆固怀恩的卡通形象,只见他把自己的罪诰书直接扔在唐代宗李豫的跟前。
*
唐太宗,唐
大殿之下,群臣一同观看神迹,脸上的表情都十分凝重。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盛世如大唐,竟然会衰败到如此地步。
藩镇割据,不服朝堂管束 ,大唐的忠臣们都哪里去了,这是他们的大唐,盛世大唐啊!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也一脸凝重的看向神迹,一股压抑浮现心头。
他们兄弟二人同时把自己代入唐代宗李豫的境地,没觉的李豫昏庸,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