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
卡通李治头上写着几个大字,“放过他们吧!”
而卡通长孙无忌则一脸铁面无私,头上明晃晃的两个大字,“不行!”
听到这,秦始皇嬴政开始比较相权和内阁,相比之下,嬴政觉的明朝的内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避免了唐朝和汉朝的相权。
“扶苏,一个对王朝忠心但大权在握的臣子,你如何对待。”秦始皇嬴政随机提问扶苏。
公子扶苏思考片刻,“儿臣会夺权。”
若是之前,公子扶苏必定会犹豫,毕竟他的观点是以仁治国,信任众臣。
但是听神迹所述了整个大明朝历史,扶苏明白若自己想有一番作为,权利就必须集中在自己手中。
秦始皇嬴政眼中难得露出赞赏的目光,看来这阵子他没白带这小子。
【除了以上皇亲国戚,江夏王李道宗被流放,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薛万彻弟薛万备这几人都被流放。
其中最为可惜的便是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前咱们唠大唐的时候说过李道宗,当真是一命猛将,可惜他死在了这次流放的途中。
高阳公主谋反之案,可谓给大唐朝堂来了一次大洗牌,也算是权利交接中的一环。
事实求事,在这场洗牌中,唐高宗李治是得了好处的,铲除了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人。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也铲除了和自己意见不和的众臣党羽。
这么看这应该是场双赢,但是如何成为皇权和臣权的导火索呢?】
天幕中卡通李治和卡通长孙无忌中间突然出现一条深沟。
【从表面上看,唐高宗李治和权臣长孙无忌的利益是一样的,但是长孙无忌错就错在越过了皇权。
在唐高宗下场求情的情况下,仍旧严厉处置了“造反”之人,让臣权一下越过了皇权。
这可不是唐高宗李治想看见的,哪个当皇帝的也不想傀儡。
于是唐高宗李治就把武则天推了出来,在立皇后这件事情他绝不做半点妥协。
这点就想嘉靖帝朱厚熜的大礼仪之争,他争的并不是他爹的身份,而是自己话语权。
唐高宗李治也是如此,或许其中掺杂着对武则天的感情,但更多的是权利之争。】
唐高宗李治没想到神迹会如此评论自己,评论一阵见血,毫不犹豫的揭开了他的伪装。
在朝堂之上,唐高宗李治一直以“仁”治国,唯一叛逆的之事也是因为“爱”而已。
李治直起身来,目光深邃的看向神迹,心道,“不愧是神迹。”
武则天听此并没什么强烈反应,她一早就知道自己亦是李治的一颗棋子。
【从权利的角度,咱们把唐高宗李治还有皇后武则天以及长孙无忌划分一下阵营。
唐高宗李治代表的是皇权,皇后武则天则代表于关陇贵族对立的寒门,而长孙无忌代表的则是豪门士族。
从三人的阶级上,咱们一起来看看为何武则天必定为后,而长孙无忌必死。】
第251章 当真懦弱?
听到长孙无忌死, 唐高宗李治目光明显一震,不是因为长孙无忌之死,而是因为神迹预测未来之事。
敢问世间哪个人不想知天命,特别还是君王。
【有人说唐高宗李治针对长孙无忌完全是因为武则天, 其实唐高宗李治从登基开始就有夺权之心, 只不过他的这些举措已然被他和武则天之前的情爱所掩。】
天幕中再次出现卡通唐高宗李治, 此时的他手中多了一朵黑色的莲花。
【在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初, 他便下令将被贬的大臣李勣召回长安,并担任宰相一职。
大臣李勣和长孙无忌一下, 也是开国功臣,为唐太宗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和长孙无忌不同的是,他和房玄龄、魏征等人为山东集团的代表,当然了,他们虽然代表了山东集团, 但是他们本身并不是山东集团的士族出身。
从代表的阶级角度, 大臣李勣和长孙无忌虽然同朝为臣, 但是两人却是政敌。】
“不管哪个朝代都是权利之争。”朱佑樘不由感叹。
“所以要不断扩张, 有共同的利益才不会有内部的党政。”朱载城道。
别看朱载城小小年纪,但是他野心却不小。
“父皇问你, 安史之乱为何爆发。”朱厚照问太子朱载城。
“回父皇, 因为节度使。”朱载城应的特别快, 唐史他已读过, 对于大唐的覆灭朱载城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那明朝为何要启用节度使。”朱厚照问。
“要提防外戚, 同时加强边境…”说到这,朱载城顿住,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一味的领土扩张固然弘扬国威,但是能打也要能守的住才行, 这点是朱载城之前没有考虑过的。
果真,爹就是爹!
朱载城带着崇拜的目光看向朱厚照,朱厚照有点受之有愧,毕竟他能有今天的感悟全拜神迹所赐。
【唐高宗李治把李勣召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