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文华门从早上跪到晚上,但是万历帝仍旧不肯露面。
几个月后,这位吏部尚书愣是被活活的气死。
随后爆发了萨尔浒之战,文武百官再次跪在文华门,请求万历出面商讨辽东之事,可是万历仍旧不露面。
当时辽东的官响不足,大臣请求万历拿出自己的内帑,毕竟之前征收的矿税都落在了皇帝的私帑。
可这些奏章直接石沉大海,万历根本不理。】
“这个畜生!”朱棣再次暴怒,朱棣想不通他们大明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后世子孙一个比一个奇葩。
别说什么文官集团误国,若帝王没有治国之心,国何以为国?!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萨尔浒之战大败,自此之后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对明朝更加肆无忌惮,大明王朝彻底走下坡路。
不知是不是这场战败对万历的打击太大 ,在万历四十八年,这位传奇的奇葩君主终于驾鹤西去了。
接下来,明朝最悲催的太子朱常洛终于登基了!】
“这位又是怎样的奇葩?”赵匡美满脸好奇。
【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再说!】
乐瑶如往常一样特别迅速的下了直播,留下满心好奇的赵匡美众人。
特别是李承乾,只要听到悲催太子,他就不自觉的想关心关心,比比惨。
第229章 不用学
神迹消失后, 直播间前的帝王们立马进入工作模式,特别是秦始皇嬴政的。
作为神迹出现最频繁的朝代,秦始皇嬴政虽然听的最多,但处理公务的时间也是最少的。
之前秦始皇嬴政根据神迹所述各朝的科举政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良成了一套适合于秦朝的科举政策。
科举政策一公布, 秦朝一下子炸开了锅, 六国旧臣不敢置信,科举的实行无疑给他们重新打开了仕途之路, 他们的造反之心一下被熄灭了。
除了科举外,秦始皇嬴政还采用了唐朝的府兵制,虽然神迹说过府兵制最后的淘汰是必然的,但当下府兵制是最适合秦朝当下国情。
首先,刚刚建国的秦朝没有后世王朝的土地兼并。
且有了后世王朝的后车之鉴, 秦始皇嬴政绝对不会让秦朝出现土地兼并政策。
所有的土地都归王朝所有, 即便是皇亲贵族也要交税。
秦始皇嬴政下一步的目标是让秦国富足, 然后继续开拓秦国的版图。
除了秦始皇外, 其他帝王也没闲着,而最有紧迫感的当属朱佑樘父子二人。
别的帝王可以把明朝帝王的奇葩事当故事听, 但是朱厚照和朱佑樘父子二人不行。
“爹, 你觉的一条鞭法如何?”朱厚照问朱佑樘。
“神迹说好自然是好, 可…”朱佑樘皱起眉头, 一脸纠结。
“爹, 你有何顾虑?”朱厚照问,神情也变的严肃起来。
“可是张君正怕是还没出生。”朱佑樘一声长叹, 他是觉的一条鞭法不错,但是手下无人。
“爹, 一条鞭法的所有政策我已记下,不是非张居正不可,如此大才,留给后辈子孙用。”朱厚照道。
“留给万历那个小畜生么!!”朱佑樘提起万历就怒气上涌。
“爹,你儿子我又不是没儿子,皇位怎么也轮不到朱厚熜。”朱厚照安抚朱佑樘。
听到大孙子,朱佑樘的神情瞬间亮了,“我的大孙子在哪!”
“你小子,这么大事情竟然瞒着为父,赶紧的,把大孙子抱来。”朱佑樘激动的。
“爹,还不到时候。”朱厚照道。
“什么叫还不到时候?”朱佑樘急的。
“如今天下还未定,且那小子刚满月…”朱厚照有些担忧,毕竟养不养的大还是未知数。
“起码把他娘亲接到宫中,立下如此功劳,必须册封。”朱佑樘道,朱佑樘可不想让他的皇长孙的母妃身份地位,虽不能册封皇后,起码得是个贵妃。
“父皇,她是将臣之女。”朱厚照道。
“将臣之女怎么了,咱大明不讲究这个。”朱佑樘一脸无所谓,大明的皇后根本不讲究门第,门第越低越好,如此才能断绝后宫干政。
“父皇若让文官集团知道儿子的皇长子的娘亲是武将嫡女,您觉得皇长孙还保的住么。”朱厚照神情相当严肃的问朱佑樘。
朱佑樘沉默不语。
“儿子,你如何找将门之女为妃。”朱佑樘心中担忧。
“儿子就是要找将臣之女。”朱厚照要扶持武将集团,就必须把自己的的利益和他们紧紧联系到一起。
虽然有出现外戚的风险,但就大明如今的局势而言,扶持武将集团更为重要。
“父皇,当务之急还是变革。”朱厚照把话题又转了回来。
“你要为父为你做什么。”朱佑樘一脸决绝,“为父就算拼了老命,也定要为大孙子铺路!”
“一条鞭法的根基是银子,如今咱们大明没那么多银子。”朱厚照摩挲着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