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0

有点担心,如此会不会影响士气,毕竟神迹所述下的燕王如此神勇,而他们陛下…

“朕定不会败,决不能败!”朱允炆不信命,“派人下去,只要找出奸细,贼军绝不是朝堂的对手,咱们还有多少人,还有多少。”朱允炆问齐泰。

“陛下,咱们至少还有四十万大军。”齐泰粗略的算了一下,白沟河之战虽然大败,但战损最多二十万,虽然这二十万都是精锐…

六十万减去二十万,还有四十万大军,以四十万敌对方十万大军,优势还是朝堂。

“定要找出这四十万大军中的奸细,严惩不贷。”朱允炆是认定了军中有燕王朱棣的人,“举报者,重重赏之。”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有臣子立马进谏反对。

但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听不下任何劝,他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这一道圣旨下去,让本就涣散的军心更加涣散,众将领觉得自己拼命为朝堂死,如今他们拥护的朝堂反过来怀疑自己?

不但如此,朱允炆还不听神迹所言,继续给江南百姓降低赋税。

即便大明内战如火如荼,朱允炆的仁政不能变。

俗话说得好,得百姓者得天下,自己作为仁君受百姓爱戴,到时候百姓就会自发的拥护自己。

朱允炆一度把江南之地赋税降低的只有朱元璋事情的百分之二十。

但这一顿的操作,让国库告急,朱允炆竟然拿不出多少银子,于是开始拖欠士兵们的军饷。

不发军饷定顶多让士兵埋怨几句,但是没银子买粮草却是大事,总不能让士兵们空着肚子打仗。

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以朝堂名义,强行征收粮食。

且南方降税,北方却不减。

原因是朱允炆听了臣子劝谏,觉得北方乃是燕王朱棣的根据地,朝堂不征收只能便宜了燕王朱棣。

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北方的税收,再次激化矛盾。

北方百姓开始一路逃到北平,要为推到昏君政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此时,李景隆已经逃到了德州,眼看燕军一副不追到自己不罢休的样子。

李景隆心中异常纠结,已知燕王朱棣是明君,那自己要不要直接降了算了。

【明惠帝朱允炆进入直播间】

不一会,粉丝朱允炆他又回来了,乐瑶看了一眼,寻思是不是粉丝的信号不好。

神迹再次出现,虽然乐瑶这离开了一会,但同为平行世界的建文年又过去了两个月。

【刚刚说到明太宗大败鞑靼,除了胜利外,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一次的北伐让鞑靼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之前鞑靼和瓦剌势均力敌,双方一直相互制衡。

如今却成了瓦剌一家独大,于是瓦剌的野心再次燃起。

瓦剌趁着明军横扫鞑靼之时,趁机侵占了不少蒙古领地。

等着明太宗朱棣班师回朝,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带着瓦剌骑兵继续作战,侵占原来鞑靼的领地。

瓦剌首领马哈牡觉的自己可以,相当的可以,可以到能和明朝来上一战!】

乐瑶放出小动画,一个外族的可汗打扮的小人走到天幕中央,相当嘚瑟的抖啊抖的,头上几个大字,“我可以!我相当可以!”

第125章 掩耳盗铃

看见天幕上蹦跶的外族卡通小人, 还有他头顶上大大的我可以。

朱元璋真想伸手亲自把贱兮兮的小人给拽下来,可以,他可以个屁!

“五哥,你猜他会不会被咱四哥打的落花流水。”湘王朱柏已经迫不及待。

“那必须的, 咱四哥是谁!”朱橞满脸自豪!

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 就比朱允炆大两岁而已, 别看朱橞小但是心眼可是不少, 如今眼见是他四哥得势力,他立马开始墙头草。

也不知现在讨好还来不来得及, 毕竟之前神迹说了,他先是投靠了朱允炆,但后期又和李景隆一起开了城门。

功过相抵,算的上无功无过吧?

跪在地上的朱允炆见朱橞这幅嘴脸,真想怒骂一声小人!

虽然朱允炆已经被贬为庶人, 但朱元璋还是让他把神迹看完, 他得让这个不肖子孙看看真正的帝王应该是什么样子!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把储君之位给老四朱棣。

废长立幼的确有背礼法, 但是当下情况不同, 他的四子朱棣是被老天认可的帝王,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坐这个皇位。

朱元璋开始打量晋王朱棡, 若还有孽障有别的心思, 他这个当爹的不介意替四子朱棣扫平障碍。

朱元璋这人偏起心来那是真偏心, 之前他是防备朱棣, 怕朱棣对朱允炆不利。

如今是防备其他子嗣, 怕他们对朱棣有造反之心。

不过和朱允炆不同的是,即便其他人有造反之心, 朱棣也有能力把他们摁死。

【觉得自己特别行的瓦剌首领马哈木,觉得胜利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