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死盯着神迹,心口好似窝了一股气,对对错错,他最烦的便是如此对错。
“那你说朕该如何?!”汉景帝大声问神迹,他厌烦神迹这种高高在上的评判。
汉景帝越想越烦,他本就在纠结杀不杀晁错,让神迹一说,他更加纠结。
他最讨厌的便是干事磨磨唧唧,瞻前顾后。
【但是晁错的死并没有拦住七国叛乱,本来就是以清君侧为借口罢了。
不想汉景帝还真信了,之前大家都说汉景帝腹黑有心机,但从杀晁错来看,当下的汉景帝还挺天真的。
在反贼看来,杀了晁错就相当于汉景帝变相怂了,如此证明汉景帝怕了。
吴王刘濞怎会退军,他们不但不退军,反而士气大增,觉的汉景帝软弱可欺。】
“好你个叛贼刘濞!敢戏弄朕!敢瞧不起朕!”
“好你个叛贼刘濞!敢戏弄孤!敢瞧不起孤!”
不同时空的汉景帝和太子刘启几乎异口同声的爆怒,语气动作一模一样…
汉文帝看到被气的跳脚的刘启,汉文帝忍着没抬头。
当着臣子的面,他总要给刘启留面子。
“如何,你还觉的他们真能退军?”汉文帝声音低沉。
刘启攥着拳头,不语…实际他心里也明白,清君侧是幌子,但…万一呢…
*
汉景帝,内殿。
暴跳如雷后,汉景帝刘启终于淡定下来,这下他不用纠结到底杀还是不杀晁错。
只是,七王终是要反,此刻汉景帝心里没底,也不知他能不能过去这道坎。
此刻汉景帝刘启其实是有些后悔的,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如此冲动。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刘启嘴上绝对不承认。
【就在这时,刘启想到了他的好爸爸汉文帝的话,汉文帝死之前告诉刘启,有事可以找周亚夫,他这个人可以用。
在听话方面,刘启还是可以的,像汉文帝死后 ,汉景帝刘启一直秉承他爹汉文帝的政策,起码大方向是对的。
对他爹选的人,汉景帝开始也是重用的,于是他重用周亚夫,把三十万大军交给他。
同时联合他弟弟梁王刘武一起抵抗七王之乱。】
听神迹讲到对应之策,汉景帝瞬间变的特别严肃,真是一会暴躁如雷一会严肃如斯,仿佛精神分裂。
*
汉殿,汉文帝。
“你还知用周亚夫。”汉文帝心里的怒气消散了不少,还知道听自己的话,不至于太混账。
“那是,儿子何时不听您的话了。”刘启道,他可是个听话的太子,除了某些时候。
【周亚夫这边临危受命,但是吴王刘濞那却是早有准备,毕竟从他儿子被刘启打死后,吴王刘濞就想着造反,同时也准备多年。
吴王刘濞开始造反的计划十分完美,首先他们七王分兵三路。
吴王濞起兵广陵,和楚王刘戊合作,吴国和楚国共三十万人马,渡淮水,攻西面。
齐国则定河间合内,最后与吴楚大军会师洛阳,两路大军合二为一。
而处于北方的赵国则负责联合匈奴,和匈奴一起北下。
如此三方齐下,定能一举攻破京都,到时候他们可平分天下。】
听到七王野心,汉文帝心中一沉,虽找知他们野心,但今日听神迹所说,汉文帝默默握紧拳头,或许,真的是自己太为仁慈,终养虎为患。
【若七王真如计划般三路齐下,就算有神将周亚夫在,这一场战斗也说不准谁输谁赢。
甚至可以说七王的胜算更大一些。
但是偏偏中间出了那么一些变故。
首先是一直想要造反的淮南王刘安,没有造反。】
听淮南王刘安没有造反,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很纳闷。
【汉文帝】:淮南王没有造反?
【汉景帝】:淮南王没有造反?
父子二人同时发问,作为宠粉的主播当然要解答。
【对,最可能造反的淮南王没有造反。
咱们先说说淮南王刘安为什么事最可能造反的诸侯王。
刘长因为造反,被抓后被活活饿死。
对此刘长之死,如今还有争议,到底是他自己绝食饿死的,还是狱卒们得了什么指令不开门送饭,如今也不得而知。
但是在淮南王刘安眼中,他父亲就是被汉文帝所杀。】
刘启一直以为皇叔刘长是自己把自己饿死的,如今让神迹这么一说…
难不成?
刘启看着他爹慈眉善目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有这一瞬间,他好似看不懂他父皇了。
又想到神迹之前说的种种,这下他好似明白他爹的怀.柔政策是怎么个怀.柔。
【淮南王刘安不是不想反,而是他手上的兵没了。】
刘启???
【汉文帝虽没有削藩,但他可不是什么都没做,他当初封藩王的时候,派了官吏到各国,起督察之责,同时也在慢慢的渗透。
中央派去给淮南王做丞相的臣子起了大作用,淮南王刘安爱好文学,不会带兵打仗,但是他又想参与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