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

你觉的谁输谁赢?”朱高燧问,朱高燧觉的他大哥心眼子多。

朱高炽摇头,“不知。”

*

弘治年

“还能是什么身份,自然是叔母。”朱佑樘道,兴献王又没做皇帝,他的妻妾还能成皇太后?

“爹,我觉的不一定,宋朝又不是没先例。”朱厚照觉的他这个表弟憋着招干大事。

“不可能,为父了解那些臣子,他们不可能加封兴献王为帝,不合规矩。”朱佑樘一口否定。

【在立朱厚熜为帝前,大臣杨廷和就想好了兴献王的名分,朱厚熜是继承明孝宗朱佑樘的大统,那兴献王便只是个王爷。

杨廷和呈上折子,让嘉靖帝朱厚熜称他亲爹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称他的娘亲为皇叔母兴献王妃,称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皇考是对亡父的称呼。

而嘉靖帝朱厚熜祭祀他亲爹时则自称侄皇帝。】

听自己莫名多了一个儿子,朱佑樘心里特别不舒服。

【朱佑樘】:朕不要这样的儿子。

【路人甲】:巧了,嘉靖帝也不要朱佑樘那样的爹。

朱佑樘!!!

“他凭什么不认为父当爹,他继承的可是咱们家的皇位!”朱佑樘又被气到了。

他可以嫌弃朱厚熜,但是朱厚熜不能嫌弃他。

【参照之前嘉靖帝和众臣的礼仪之争,他应该大闹反抗,但这次嘉靖帝朱厚熜却没有。

他只是把杨廷和递上的折子打了回去,很平和的告诉杨廷和,他不满意,重拟。】

“他怎么不反抗了?不是很倔强么!”朱佑樘一副我就知道的样子,区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与那些老狐狸作对。

朱厚照也纳闷,怎么忽然服软了?

【朱佑樘】:他怎么服软了!

【赵匡美】:这是服软了?

【嘉靖帝朱厚熜并没有服软,只是他太过聪明,知道闹也没用。

登基前,他可以胡闹,因为那些臣子需要一个帝王,为了让他登基他们可以妥协。

但登基后,原先威胁他们的底牌没了,他再闹,那些大臣自然有的是理由反驳教育他。

这是一场拉扯战,得慢慢的磨。】

朱高煦不明白了,“这不还是妥协了?”

“二叔,这小子说了他不满意。”朱瞻基道。

朱高煦不屑语气,“轻飘飘的一句不同意有啥用。”

【随后杨廷和他们上了第二封折子,众臣的意见仍旧没变,逼着朱厚熜认明孝宗为父。

这次折子里,杨廷和他们列举了一堆前朝之例,像汉朝的汉衰帝等等,教育朱厚熜要知礼仪。】

听到那些大臣又开始上纲上线的教导,朱厚照不住皱起眉头,看似大义,不过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虚伪。

朱佑樘则是一副早料到的模样,那群老东西怎么可能妥协。

朱厚熜不达目的不罢休,那群文臣更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次嘉靖帝朱厚熜没有继续把折子打回去,而是留中不发。

所谓留中不发是这折子我不批就留着,不发表任何意见,说白了就是拖着。

其实朱厚熜不发表意见已然代表他的态度,但他又不明确自己的态度,如此模棱两可让众臣上谏都找不到理由。

我又没说我不同意,你干嘛劝我?】

天幕中出现卡通的朱厚熜,只见他摊着手,头上几个大字,“不表态,不发言”

【嘉靖帝朱厚熜不发言,有人替他发言,朱厚熜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战友。

大礼仪之争终于拉开帷幕。

七月,大臣张璁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按照明武宗朱厚照的遗诏写的清清楚楚,是让兴献王之子继承自己的皇位,而不是继承明孝宗的皇位。

因此嘉靖帝是继统不继嗣,根本不用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父皇。

随后他又反驳了之前杨廷和他们列举的前朝事例,前朝都是正式过继后,而嘉靖帝根本没有过继这一说。】

“张璁。”朱厚照又把张璁的名字接下来,敢于反抗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此人可以观察观察。

【张璁提议嘉靖帝还是认兴献王为父,并在京城建立兴献王庙。

此言论一出,虽得到嘉靖帝朱厚熜支持,但杨廷和一派坚决反对。

双方再次僵持不下,谁都不肯让步,嘉靖帝朱厚熜的态度比之前强硬许多,谁让他占理了。

同年九月,嘉靖帝朱厚熜之母蒋氏进京,她听说群臣逼着自家儿子不认自己这个当娘的,于是直接不进京了。

她的儿子就是她的儿子,绝对不让步。

这一点,朱厚熜母子二人的态度相当一致,讲真,若是蒋氏这边妥协了朱厚熜那边就难办了。】

【路人甲】:看看人家这个当妈的,再看看张氏那个当妈的。

路人甲不由吐槽,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朱厚熜见自家娘亲不进京,朱厚熜抓住这个理由大闹,要是他娘亲不来这个皇帝他也不当了!

古代孝为大,朱厚熜手上还有张璁提出的大礼仪,无奈之下,众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