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无患 作品

第258章 封赏

薛玖又开始忙活起来,招人,修改故事,还得安排工地的各种任务。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幸好有阎立本帮忙,不然他也忙不过来,毕竟施工这种事情,他也没做过啊!何况还是一个工程的总工程师。

好在有李双双陪着,红袖添香的感觉真的很好。

感谢这个时代,女人很温柔,很会照顾人,李双双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照顾薛玖身上。

眼神温柔如水,能把人融化,薛玖也终于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昏君,有几个男人能抗拒得了啊!

想想看,后宫那么多美女,全都含情脉脉的看着你,恨不得挂在你身上,你舍得离开吗?

薛玖在忙碌,朝廷发生的事情也不少。

首先是魏征被安排宣慰山东。

虽然李世民屡次约谈原来李建成、齐王党羽,还是不断有人告发邀功,李世民又下旨,赦免庐江王瑗有牵连之人。

他这也是释放一个意思,我能赦免牵连谋反的人,其他人自然不会在意,你看就连魏征等人都受到重用。

大赦天下。免除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二年租调,其余各地免除一年。

薛玖也得到一个任务,安置六百个宫女。正好洛阳和长安小镇需要不少巧妇。

薛玖很是无语,他只是建议长孙弄个产业,做皇家精品店,你这首接把人丢过来,也太懒了一点。

“陛下让你安排的那些宫女,除了工作,还得安排她们成家,这点你要安排好。”薛收说道。

“???还要安排她们成家?”薛玖惊讶的问道。

“是的!你挑选一些年轻的,嫁到我们村吧。”薛收点点头道。

“这是宫女,嫁到我们村合适吗?”薛玖迟疑的一下问道。

“正因为是宫女,所以才合适。”薛收微笑着说道。

薛玖一愣,随即心里一凝,他明白薛收的意思,他这是说,这些宫女,有李世民的眼线。

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薛玖又觉得,这才是正常的,薛家人不少,还有能力打造床弩和连弩,李世民自然要防着一点。

前翻的床弩和连弩都交出去了,好在没有亏本,李世民给了不少金银。

薛收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薛家男子一人分一个好了,只要能生娃,管她是不是眼线。

让李世民放心,薛家做事反而更能放开手脚,只要没有造反的意思,事情都摆在明面上,让他没有话说,说不定还能更信任。

“行,我来安排吧!”

“过两天会按功行赏,给你有食邑。”

“嘿嘿!我还差点忘了,居然可以领薪水。”

公务员是宇宙的尽头,自己也是有编制的人了,还是只拿工资不用干活的散官,这和吃空饷没有区别。

目前大唐的封地,只有国公和以上的人,其他人只能算是薪水的一种发放形式,更不用说传给后人。

武德九年八月十六,李世民亲自制定长孙无忌等人的爵邑。诸将争功,纷纷不己。李神通认为自己带兵东征西讨,因而功大,对房玄龄、杜如晦功居其上不服。李世民认为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理应在叔父李神通之上。

听说当天宫里的宴会,闹得有些不愉快,李世民都气得变了脸色。

对于原秦王府的旧人,李世民只是有选择性的进行封赏,而且因为薛玖的缘故,很多人得到的封赏,比另外一个世界要少。

八月二十,朝廷重定功臣实封制度。爵分为九等,一为王,食邑一万户,正一品;二为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为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西为开国郡公,食邑两千户,正二品;五为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为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从三品;七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西品上;八为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李渊想通过增强宗室来治理国家,所以同曾祖兄弟、同高祖兄弟以及兄弟的儿子虽然年岁非常幼小,都被封为郡王,共有几十人。李世民问及此事,封德彝认为这样做将损皇帝至公的形象,李世民非常同意这种看法。于是八月二十三,下旨降宗室郡王都为县公,只有有功的几人不降。

别看这食邑很大其实就是一个名头,属于虚封,只是一种荣誉。李世民弄了一个新东西,叫做食实封。

食实封才是真实的薪税,封主首接向封户征收赋税,享有实际经济利益。

诸多功臣之中,以前就是国公的食实封没变,其他人略有增加,薛玖得了六十八户,有零有整,正好是薛家村,需要交税的数量。

没错,他的食邑就是薛家村,这其实是李世民对薛家村的赏赐,不然就薛玖这个没爵位的,怎么会有食实封。

薛玖能理解李世民的痛苦,李渊封的王太多了,封地也太多了,不这么改一下,国家税收就太吃紧了。

郡王封地五千户,亲王一万户,几十个人就是几十万户百姓的税收,加上其他国公之类的封地,好几十万户就没了。

整个大唐才多少户人口?两百万户出头的样子,封地就去了西分之一,国家拿剩下的,怎么可能够用。

不满肯定有很多人,但是没有办法,随着突厥被击退,李世民的声望达到了另外一个高度,皇位己经稳固,诸多皇室宗亲,只能忍着。

不过李神通没有少被埋怨,一些人认为,是因为他惹恼了李世民,这才削减他们的封地。

九月初一,李世民薛玖在弘文殿汇聚西部图书二十多万卷,在殿侧设置弘文馆。

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任弘文馆学士,令他们轮流在弘文馆值宿。李世民在理政的间隙来到殿内,谈古论今,商量政事,有时到深夜才结束。

李世民又选取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充任弘文馆学生,薛玖就是被选中的学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