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我也觉得这主意好。咱村的妇女们手都巧,做袜子肯定没问题。而且有了这厂,咱村里也能热闹热闹,多些事儿干。”刘大妈也在一旁附和道。
“那厂房盖在哪儿啊?这机器咋个租法?”人群中有人提出了疑问。
白天山笑着解释道:“厂房初步打算就盖在村东头那块空地,地方宽敞,也方便大伙进出。
机器的租金呢,颜熙和机械厂那边也商量好了,不会太贵,咱村里负担得起。而且等咱袜子厂挣了钱,这租金也不是事儿。”
“行,我看行!只要能让咱多挣点钱,咱都支持!”王大叔大声说道,还挥了挥手中的筷子,以表决心。
“对,支持!这么好的事儿,咱咋能不支持呢!”越来越多的村民表示赞同,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既然大伙都觉得行,那咱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咱就一起想想办法,把这袜子厂赶紧办起来。”白天山看着大伙热情高涨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队长,这办厂可不是小事儿,机器来了谁会用啊?咱都没见过那织袜机长啥样,咋操作啊?”人群中又有人提出了担忧。
“这个大家不用担心。”白天山信心满满地说道,“颜熙说了,到时候机械厂会派师傅过来,教大伙怎么操作机器。
而且啊,咱村里的年轻人脑子灵活,一学肯定就会。学会了再教其他人,这不就都没问题了嘛。”
“那就好,那就好。只要有人教,咱肯定能学会。咱可不能辜负了颜熙这孩子的一片苦心。”孙奶奶说道。
“对对对,咱肯定好好干。”众人纷纷应和。
“还有啊,这袜子厂办起来,生产出来的袜子往哪儿卖呢?销路咋解决?”又有人提出了关键问题。
白天山笑着说道:“这个也不愁,机械厂那边答应帮忙联系销路,而且咱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找找周边县城的销路,公社那边我也去说说,让他们也帮咱找找销路,咱的袜子质量要是好,还怕没人买吗?”
“说得对,咱就齐心协力把这袜子厂办好,让咱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瞬间引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看到村民们如此热情积极,白天山趁热打铁说道:“既然大伙都这么支持,那从明天开始,咱就组织些人去平整村东头那块地,准备盖厂房。
有啥想法和建议的,大伙随时来找我或者颜熙。”
“好嘞!”村民们纷纷响应。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带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散去。
大家都在憧憬着袜子厂办起来后的美好生活,仿佛已经看到了年底分钱时的热闹场景。
而这一场会议,也正式拉开了红星大队创办袜子厂的序幕,为这个宁静的小村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中,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着。
没过多久,房子建好了,而公社那边也通知让白天山,明天去公社接新的知青,本来这几年就来了不少知青,在知青院里都还有11个人呢,现在又来知青,这住的地方也不够住呀!
只能让他们和老知青挤挤了,又是个事儿,叹了口气,这也没办法,只能明天开车去接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白天山就起身准备去公社。
七月的天气,闷热得厉害,仿佛空气都被煮沸了,一丝风也没有。
白天山和张宝山开着那辆老旧但还算结实的拖拉机,“突突突”地朝着公社驶去。
到了公社,没一会儿,几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便出现在眼前。
她们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有的穿着碎花连衣裙,有的是白衬衫配着蓝布裤子,头发整齐地梳着,在这闷热的天气里,显得格外清爽。
可在白天山眼里,却忍不住犯起愁来,这次一下就分了九个知青,六女三男。
“这一个个细皮嫩肉的,咋看都不像能吃得了苦的样子,这到了村里,可咋整哟。”白天山心里默默想着,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其他大队的大队长也在唉声叹气的,这批来的都是些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哪里吃过乡下的苦呀。
“您就是来接我们的大叔吧?您好呀,我们是新来的知青,以后要在您那村子扎根啦!”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睛大大的姑娘笑着跟白天山打招呼,她的笑容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让人感觉稍微舒服了些。
“哎,我是红星大队的大队长白天山,你们可以叫我白叔。你们把行李放车上吧,咱这就回村。”白天山说道。
看着她们把大大小小的行李搬上拖拉机,心里琢磨着知青院那点地方,要挤下这么多人,着实有些困难。
一路上,拖拉机“突突突”地响着,扬起阵阵尘土。七月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闷热的空气让每个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小姑娘们一开始还兴奋地看着沿途的风景,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但没过多久,就被这炎热的天气折磨得没了精神。
“这天真热啊,感觉都要被烤化了。”一个圆脸的姑娘用手帕擦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抱怨道。
“是啊,没想到这么闷热,这到了村里可咋过呀。”另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知青也跟着附和。
白天山听着她们的抱怨,忍不住说道:“姑娘们,咱农村可不比城里,条件艰苦着呢。这才刚开始,往后的日子还长,你们可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姑娘们听了,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担忧,但很快又坚定起来。
“大叔,您放心吧,我们既然来了,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马尾辫姑娘说道,语气中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终于,拖拉机缓缓驶进了村子。
村里的老知青们听到动静,纷纷从知青院里出来迎接。
看到新来的姑娘们,老知青们热情地打招呼,帮忙搬行李。
“欢迎新知青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啊!”一个老知青笑着说道。
“谢谢大家,以后还请多多关照。”新来的知青们回应道。
可当看到知青院那略显破旧的房子,以及拥挤的居住环境时,姑娘们的眼神里还是闪过了一丝惊讶。